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方物

【无锡国专精神漫谈之“颠沛流离”】续如缕不绝之国命

时间:2018-04-10 10:3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杨永立

  “七·七事变”后,无锡国专开始了长达八年多的颠沛流离。从长沙艰难转徙到桂林五迁校址,从无锡本部到“沪校”、“桂校”并立,无锡国专迁徙流离、苦难备尝,但却凭“明耻教战、振兴中国”的理想信念,在烽火岁月中固守了民族气节、开创了广西学风。这其中所呈现出来的明耻教战、弦诵不辍和坚韧卓绝的精神,不止是国家危难时期救亡图存意志的光大,也是蓬勃发展时期国富民强的保障,是社会转型时精神迷失的“清醒剂”和品德堕落的“救心丸”。
  明耻教战,振兴积弱中国。八年抗战期间环境艰辛、物资匮乏,无锡国专在多次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仍时刻坚守“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意旨,目的就是为了储备人才,从而振兴积弱中国。今天的我们虽生活安顿、物资丰盈,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高端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在于人才培养,只有第一等人才方能造就第一等国力。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虽然近百年受尽屈辱、积贫积弱,但重温汉唐盛世的光荣,引领世界潮流的梦想从未改变。知耻近乎勇,正确审视现有的不足,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从自我做起,从教育做起,用奋斗获取幸福,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是最佳的选择。
  弦诵不辍,续缕不绝国命。广西“桂校”,冯振治校不忘保国粹责任,招新生,集流生,开五年制先河,虽四周沦陷、烽火连天,早操后仍能书声琅琅;上海“沪校”,唐文治校长双目尽盲仍坚持讲学,广邀名家授课,致力于阐扬固有文化,提倡民族道德,与“桂校”相应成风。烽火岁月的弦诵不辍,源于创馆所立“振起国学、修道立教”的使命,而背后则是对传统文化的绝对自信,这个自信带给无锡国专的是精神饱满、干劲实足!于今日而言,这种绝对的文化自信同样尤为重要。文化的特征之一是“自为中心”,“中国”也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因此,今天我们所要提倡的文化自信,看似为目标,实则是起点。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如无锡国专一样“虽戎马转徙,未尝一日废弦诵”,才能真正将传统文化融进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韧卓绝,弘扬民族气节。冯振的诗篇道出了西迁的艰险:“铁鸟盘空瞰不休,相机逃命夜难留。”“常州戚墅惊心骨,伫待招魂到润州。”实际上,不止是转徙途中苦难备尝,在全国最高学府中无锡国专亦是顶穷的学校。1942年,面对汪伪南京政府要挟,唐文治表示“余虽贫困,岂求升斗之水,以效涸辙之鲋乎?”1943年,“沪校”改回原校名,坚持不向敌伪当局登记立案。这种不畏强权、凛然正气的民族气节使无锡国专在苦难之中焕发出蓬勃新姿。当前,我们在享受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奋斗成果的同时,部分人却一味追求感官上的肤浅快乐和物质上的巨大成功,以至道德沦丧,斯文扫地,民族气节荡然无存,这与“国专人”有着云泥之别。要纠正这一风气,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就是要抵得住物质诱惑,经得起人情考验,守得住道德底线,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实现这一目标,营造和谐社会的最佳落脚点。
  无锡国专颠沛流离八年多,却未尝一日废弦诵,实以为续如缕不绝之国命。这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对于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我们而言,对此进行很好的总结并创造性转换,是增强民族自信力和自尊心的有效手段,也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