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方物

【漫谈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之二:无锡义庄留下的三大文化遗产

时间:2018-03-30 13:57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李湘云

  “义庄”是宋代以后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源自于宗族制,表现为同族救济,结果是安定农村,化解社会矛盾。
  中国义庄首现宋代苏州范仲淹的范氏义庄,其后,无锡华氏义庄、怀海义庄,以及常州盛氏拙园义庄等,与范氏义庄一起,将江南义庄发展到极盛,创造了中国民间救济事业的奇迹。
  江南义庄主要分布在无锡、吴江、常熟、武进等地。无锡荡口古镇当年就以义庄集聚出名,有华氏义庄、徐义庄、钱义庄、襄义庄等,各义庄的田产少则数百亩,多则数千亩,华氏义庄当时就有3598亩义田,规模仅次范氏义庄。江南义庄的职责普遍表现出给族内无助的老弱病群体提供赡养,为无衣御寒者提供棉衣,为贫家子弟提供教育,为穷人设置义冢,为乡里修路建桥等。
  无锡华氏义庄的救助内容包括族内人生活、上学和婚嫁,甚至延伸到捐出坟地8.22亩以助族中亡人体面离世。由于华氏义庄规模大,救助名目繁多,且族内人口众多带来救助需求量大,结果,族内绝大多数人都需要也能得到义庄的救助。这一点使胡适和陈独秀等人认为江南义庄是一种具有一定福利性质的救济,从而引发“养成依赖性也”的担忧。
  位于无锡七房桥村的怀海义庄是江南又一著名义庄,为钱令希的族人所创办,族内钱穆兄弟、钱伟长都是在义庄的资助下得以上学。钱穆12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本想靠自己纺纱织布拉扯儿子长大,但亲族坚持让钱穆依例取义庄之抚恤,使其免于匮乏而安心读书,最终成就了一位国学大师以及一大批成功的后裔,这一惊人的家族成就,使义庄“养成依赖性”之说法失去了辩护理由。
  无锡义庄给后世留下的文化遗产有三:
    一是乡村社会组织较为完善。江南族田义庄创建人多为“乡绅”群体,他们拥有大量的田地,也受过一定的教育,其身份近似于民但又在民之上,虽不是官但又与官场有着割不断的联系,特殊的身份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担起延续宗族使命、和谐社会秩序的使命。有着这一段发达的乡村组织的特殊历史,为改革开放后的无锡率先出现一批带领本地村民发家致富的乡镇企业家和乡镇企业打下了基础。

  二是孕育出人们的商业契约精神。无锡义庄的运行是由义庄主出租义田和佃户上缴租息的行为共同完成,在这种租佃经营模式中孕育出浓浓的现代商业契约精神。当时,在无锡许多义庄的庄规中都可见“义田与私产不同,私产供一家之用,租缺尚可别挪,若义田缺租,公用何从支给”这样的宣传,将佃户交租行为纳入道德情感范畴促其遵规守约。而义庄主对守约佃户的奖励则更体现了现代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如宜兴陈氏义庄“冬至前半个月内佃户自行送到庄内,给以茶饭,每亩照例让三升”,荡口华氏义庄对提前缴租者额外让收,故“各佃踊跃争先”。于是,这里的村民虽生于乡土,但商业契约理念却由此生成。
  三是培育了人们视耕读为合理生活方式的价值观。江南义庄除了置公田以事族人稼穑,另一不可少的内容是办义塾以育族人礼义,这就使得“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的耕读文化在无锡有了实现的可能。义庄所办的小学也称作义学、家塾、义塾等,族内孩子可免费入学,伙食以及纸墨笔砚书籍等也均由义庄置办。义塾主要教孩子识字习礼、熟读经书,有时还教些农作和手工技能。
  这种由义庄带来的义学文化,一方面实现了无锡居民“耕读传家”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乡民的整体素质,带来了后世此地区名人辈出的集聚效应、温文尔雅的人文环境、注重创新的发展能力。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党校教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