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之三:东林文化涵养的家国情怀
时间:2018-03-30 13:53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李湘云
东林书院位于今天无锡市的市中心,掩藏在现代化林立的楼宇之中,静谧似红尘俗世中的一方净土。然而400多年前,这里的每一堂讲学都可能传至千里之外的朝野,每一次发声都可能改变时代的命运。东林学派的出现,成就了明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演绎了民族一个家国情怀的生动故事。
从宋代理学家杨时兴建书院起,东林书院和全国其他书院没有什么两样,仅是普通的讲学场所,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顾宪成的出现,这里的一切才慢慢开始改变。
顾宪成主持下的东林书院,聚集一群儒家道德情怀和理想主义的学子,他们试图通过自己和书院的影响力重树道德权威,建立一个以道德为标准的社会秩序体系,故书院仍袭讲学传道之风。然而,明末黑暗的现实和混乱不堪的时局,使被罢官回家的顾宪成虽身处故地而忠心不衰,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使这个讲学团体表现出强烈的政治追求,他们以讲学传道表家国情怀,以所读之书论当下现实,乃至被人以“党”论之而蒙遭迫害。《明史纪事本末》云:“今日之争,始于门户,门户始于东林,东林始于顾宪成”。那么,顾宪成和东院书院的影响力来自于何处?为什么时至今日,书院门口的“三声三事”对联仍让定睛于前的人怦然心动、激动不已?
一为浓厚的家国情怀。孟子的一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将家国一体的理念注入中国人的血脉,家国情怀成为每一个人的基本情感。顾宪成所在的明代末年,皇帝任性而为,宦官肆意擅权,社会矛盾激化,大批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旨归的学子仕人为此焦虑悲愤,东林书院的“家事国事天下事”情怀一方面深契了中国人的基本情感,另一方面因暗含以天下为主而不是以愚君弄臣为上之义,在混乱的时代得到了正人君子们的呼应,使他们于各地出发云聚东林,发起清议,表达情怀。今天,一个书院和一副对联,能把人带回历史的记忆中,更能激励人们入世进取、忧世救生的情感,而正是这种家国情怀,使我们这个历经苦难的民族能生生不息走向富裕和文明。
二为可敬的担当精神。顾宪成虽被皇帝削籍归里,但他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理想,以“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勇气,于千里之外的东林书院发起清议,目的是匡正时弊、讽议朝政、重振纲纪。他们以德政为标准,推行为政以德和廉正奉公,要求朝廷振兴吏治,严惩朝中权贵贪赃枉法。为此,所有东林学子,无论在朝在野,皆做清官廉吏,皆尽人力臣能,一心只想改变当时“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的混乱局面。遗憾的是,由于只有道德的理念而没有有效的政治手腕,这群奉“仁义礼智信”为主臬的儒家士大夫最后一个个遭到了专权的魏忠贤阉党残忍迫害。
美国汉学家贺凯在《明末的东林运动》一文中说:“明末东林运动的失败,代表传统儒家价值观念与现实恶劣政治势力斗争的一个典型,他们是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但不是一个改革政治的士大夫团体。”东林学子们虽然最终抱着“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之憾,先明朝一步而湮没,但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己身正而后正人”的坦荡、不畏奸贼邪臣及万刃加身不改其志的勇气,成就了东林文化,演绎了民族精神的一曲悲歌,给后人留下了感动,留下了景仰,留下了思考,留下了一种无形的文化影响力。
一个诵读儒学评议朝政的地方,一副既有诗意又有深意的对联,一群胸怀道德理想、立志恢复朝代荣光的儒士,东林书院,记载着一段中国历史,涵养着一种家国情怀。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党校教授)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