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史事

“和平”电影院往事

时间:2018-03-28 17:18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不经意间它已陪伴倷伲70年

寻找无锡和平电影院远去的记忆:手绘海报说明书、电影票价仅几角、消失的职业“跑片员”

  从1948年3月16日皇后大戏院开业算起,无锡和平电影院经历数次更名、改建,不知不觉中迎来了自己的70周年庆。当年开业时首映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万人空巷轰动全城,让无锡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地址:书院弄34号。70年过去了,它依然屹立于此处。
  本月16日上午,记者打车至和平电影院,司机好奇了:“你那么早去电影院看电影吗?和平电影院,小时候一直去看电影,如今都好久没去了。”记者说了是去采访时,他不免感慨:“原来它已陪伴无锡人70年啦。”

  40年代无锡城里开出首家设有软座的电影院
  相信大部分无锡人,都对和平电影院有不少的回忆。无锡和平电影院负责人严达明介绍,上世纪3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无锡电影业的发展势头就不容小觑。当时,不少上海人会特地坐火车来无锡看电影。1948年,和平电影院的前身“皇后大戏院”开张,虽取名为“大戏院”,其实是当时无锡一座较大规模的专业电影院,也是当时无锡城里第一家设有软座的电影院。1953年,“皇后大戏院”改名为“和平电影院”,并成立了“和平电影院股份有限公司”。
  本月16日,有不少老无锡电影迷来到和平电影院参加70周年活动。和平电影院内的走廊两侧,有不少老物件,如最早的放映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手绘电影海报、1953年电影的说明书……70岁的钱老师是超级影迷,用他的话说,3岁开始就进电影院看电影。“我小时候,无锡的电影院基本上都没有空调设备,可是就算天气再冷或再热,电影院总是满座。”那时的剧场都会安装数十只电风扇,大热天一到,电风扇启用,以此来驱赶热量,电影一放映,风扇声音特别大,不少观众座位因为离电风扇较远,观众宁愿自带扇子。

  50年代很多电影海报和说明书都是手绘完成
  翻开和平电影院的资料库,记者发现保留了不少手绘海报和电影说明书。严达明表示,那时的电影说明书包含了演员、剧情、时间,都集中在一张纸上,跟当时的万年历有点像,其中有的说明书也会通过手绘完成,如1949年10月18日的《三毛流浪记》、1951年2月20日的《七十二家房客》、1949年2月2日的《丽人行》等。
  提起电影海报,不得不提到和平电影院的老美工周文斌。周文斌1972年6月到和平电影院工作,一直从事美工工作,2001年退休。其作品多次参加无锡市、江苏省举办的海报展览,其中《向导》成为江苏省第一届电影海报展览入选作品,并被选登在1983年七月号《电影介绍画刊》三版上。采访中了解到,以前的电影海报是根据故事梗概和剧照手绘完成,和平电影院在40周年庆时,门头那幅7米乘3米的巨型《超人》海报,就是周文斌在脚手架上创作了将近半个月才完成的。如今,周文斌家中有上百幅手绘电影海报,有先前工作时留下来的,也有退休后在家消磨时间画的。

  60年代和平电影院还实行过“赊票”观看方式
  严达明是1980年参加工作的,被分配到影剧公司做放映员。“胶片电影需要两台放映机轮番交替放映。上世纪90年代,一盘片子放映9分钟就需要换盘,现在的胶片一盘能放映20分钟。”严达明说,两盘胶片切换的时间需6秒钟,当一盘胶片即将放映结束前6秒钟,在读取到胶片上的指令信号后,另一台胶片放映机就会打开灯光,2秒后马达开始转动,然后在一瞬间完成两台放映机的声光门切换。这一切,沉浸于影片情节的观众是觉察不到的。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一场电影的票价,新片为2角钱,复映片为1角5分钱,而看一场新闻电影只需5分钱,这在计划经济年代一直没有变动”,严达明说,遇到“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节日,不少工厂工会就会统一到电影演买票,请职工看电影,职工们都把这看成是一件开心事。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有的电影院如和平电院等还实行过“赊票”观看方式,观众可以先看电影再付钱,检票员也不设了。可这种方式实行了没多久,工作人员就发现,一场电影,1000多个座位坐得满满当当,票房收入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是“白看电影”的人太多。没多久,“赊票”看电影的方式就“寿终正寝”了。另一种形式却延续了好几年,那就是有些电影院在门厅辟出专栏,举办观众影评活动。一位和平电影院老员工说,当时活动一个月举行一两次,观众可以对当时上映的新片写成“观后感”,由影评组审核后,将质量较好的稿子贴在《观众园地》专栏橱窗内,配上影院美工的装扮。

  70年代无锡电影院有30人的专业跑片员团队
  “上世纪70年代,电影拷贝远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还有‘跑片员’。”严达明说,其实准确的说法是拷贝调度员或影片管理员。过去电影用胶片的时候,因为拷贝少,热门影片上映时,几家电影院用一个拷贝,于是电影院就设置了跑片员这一岗位。“一家电影院先上映,第二家影院比第一家晚一会儿,等第一家放了几本拷贝后,第二家影院的跑片员就骑着车,把第一家影院放完的那几本拷贝拉到第二家放映。”一个电影跑片员要不停的往来两家影院好几次,如果路上遇到堵车等突发状况,第二家影院就会因为没有拷贝而暂停播放,这时一般电影院会用幻灯片在银幕上打出“跑片未到,暂停片刻”,或者“跑片未到,请耐心等待”等。严达明回忆,那时无锡影剧公司有一个专业的跑片员队伍,有近30名跑片员为各家电影院服务。当他们每天骑着轻骑疾驰在大马路上时,不少路人会看着他们,感觉他们很拉风,因为那个年代骑轻骑的人很少。
  随着无锡电影院逐步有了多个放映厅,跑片员这个职业已消失了10多年。和当年放电影不同的是,如今放电影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了。严达明说,现在有新片上映了,各家影院都能在同一时间上映,现在放电影不用拷贝,而是用移动硬盘代替。这些硬盘都是在上映前几天由快递送上门的,而且不能提前放映,这些硬盘上都有密钥的,必须在上映的那个时段才能放映。

  (晚报记者 璎珞)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