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方物

历经沧桑的万安桥

时间:2018-02-01 14:42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沈俊鸿 文

  坐落于江阴夏港河上的万安桥,始建于宋代,原名夏港桥,历史上曾称延陵桥。它是目前江阴境内最大的一座古桥,也是硕果仅存的一座联拱型石桥,虽历经沧桑,风姿犹存,实为江阴桥梁中之一绝。1982年,万安桥被列为江阴县文物保护单位。

  屡建屡坍的夏港桥
  夏港旧名夏浦,是江阴城以西第一条通江河道。相传夏禹到过江阴,开凿了这条夏港河。
  宋代的夏港河,是江阴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正因为河大,河口靠近长江处宽阔,呈喇叭形,一到涨潮时,江水进入夏港河,便发生涌潮,水流湍急。又因河口堤岸为沙质土,容易坍塌,所以难以架桥。
  但是,夏港这个地方,是古延陵驿道必经之途,河上必须有桥。为方便驿邮和行人,大约在隋唐甚至更早,这夏港河上就架起过桥。究竟何时开始有桥?已无从查考。只知道这桥架起来不久,就被江潮冲坍了。坍了再架,架了再坍。夏港人的祖先很有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就这样屡建屡坍,屡坍屡建。
  现在从志书上能查得到的,这夏港河上最早的有名有姓的架桥者,是宋代宝庆至绍定年间的江阴知县林庚,这是一位很想为地方上干点实事的父母官。绍定二年(1229),他克服资金和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在夏港河上建起了一座石桥,人们称它为夏港桥。
  为了缓解江潮的冲力,林庚将桥址从原先的位置往南移了五十步,也就是移到现今万安桥的位置,即夏港集镇老街东首,北距长江约一公里。满以为这下子总该牢靠了吧,哪知道这座石桥还是敌不住汹涌的江潮,建成不久,桥就坍了。
  紧接着,下一任江阴知县高不俦同知军史寯之继承林庚的事业,于绍定五年(1232)在旧址重建了一座夏港桥,长三十五丈。不料,后来又在江潮冲击下坍塌了。
  据志书记载,到了明永乐三年(1405),当地居民周道通在原址复建了一座木桥,结果仍旧没有能摆脱崩塌的命运。
  这下子没辙了,人们暂时放弃了架桥的念头。但过河还是要过的呀,既然架桥行不通,那就在河上置只渡船吧,照样能达到过河的目的。
  于是,直到明正德、嘉靖年间,夏港河上的这段河道均以舟渡过河。
  说到这舟渡,自然没有从桥上过河方便。更令人提心吊胆的是,这摆渡船要是中流突然遇到湍急的江潮或暴风雨,就会随时翻船甚至淹死人。这性命交关的事情,令人不寒而栗。

  刘知县题名“延陵桥”
  难道这夏港河上就只能一直靠摆渡船过河了吗?不行!明隆庆四年(1570),终于又有人站了出来,向夏港河发起挑战。此人名叫吴宏学,是夏港的一位地方人士,他倡议在夏港河上重建一座石桥,并带头捐款集资。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么多年来,靠舟渡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无桥可通的罪算是受够了。所以,建桥的方案一经提出,便深得人心,当即获得了众人的响应,其中有一位道士盛元操和他的徒弟孟子文主动为建桥募缘相助。
  资金到位,材料备齐。这一年八月开始动工建桥,历经2年时间,到隆庆六年(1572),终于竣工。一座雄伟的石拱桥矗立在夏港镇老街东首的河面上,桥长五十余步,高四丈八尺多,桥的两侧有石栏,桥下有水门五个,皆巨石虹跨。
  这是宋以来历经三百多年夏港河这段河道上重新出现的一座大石桥,在当地算得上是一件轰动四乡的大事,当时的知县大人刘守泰亲自将这座新桥题名为“延陵桥”。
  刘知县为什么要将夏港桥更名为“延陵桥”呢?他的理由是:此桥距申港镇上的延陵季子墓二十里,是江阴城前往季子墓的必经之道; 而发起建桥的吴宏学正好又是延陵季子的后裔。将夏港桥改名为“延陵桥”,目的是“使往来者知建桥之意而慕古人之风焉”。
  原以为这座延陵桥可以抗得住夏港河桀骜不驯的江潮了,岂料64年后,此桥便在崇祯九年(1636)与此前建造的夏港桥一样,又一次崩塌了。
  石桥坍塌后,当地人缪应魁在崇祯年间倡捐百金,很快建起了一座木质延陵桥。
  到了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经夏港秀才缪泓倡议,将木桥重新改建成石桥。据康熙《江阴县志》记载,缪泓自己捐出了五百金,当地百姓也纷纷解囊相助,当时驻节江阴的江苏学政张能鳞,也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百两银子捐建这座石桥。
  大桥落成后,建桥捐款者的姓名和捐款数额都刻在桥洞两侧内壁上,每一幅字的边框上端均为云朵花纹,下方则刻有一朵莲花,以表示对每一位捐款者的善举给予永久褒扬。
  缪泓倡建的这座联拱型石桥,迄今三百多年,再也没有坍塌,昔日不可一世的夏港河终于被夏港人征服!
  据前些年文物管理部门实测,大桥全长50.7米,共有3个券洞,中孔跨径12.8米,桥高7.6米,顶宽4.5米,共有石阶82级,其中,东坡为38级,西坡为44级,左右有花岗岩石栏柱24根。
  建成的新桥恢复了夏港桥的称谓,不过也有人仍把它叫作延陵桥。
  道光二十八年(1848),建于顺治年间的这座大型石拱桥将近200岁了,乡人吴凌云、朱显扬倡捐修葺,更换过桥面石栏。

  劫后幸存的万安桥
  当年的夏港桥,如今称之为万安桥。夏港桥什么时候改名为万安桥的呢?
  清道光二十年(1840)编成的《江阴县志》上写道:“夏港桥,亦名延陵桥。”这里没有提到“万安桥”。接下来的一部县志是光绪志,编成于光绪四年(1878),上面写道:“万安桥,即夏港桥,亦名延陵桥。”
  显然,夏港桥是在1840年至1878年这38年间改名万安桥的。具体哪一年?到目前为止尚不得而知。至于为什么要改名?迄今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一般来说,人们经历了大灾大难之后最渴望平安,那就查一查上述38年间江阴发生过哪些大灾大难。
  据志书记载,道光二十九年(1849),江阴“大水陷城,海潮泛滥,田禾淹没,饥民遍地”;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三年(1864),洪秀全的太平军同清王朝的军队多次在江阴发生激战,战乱中,大批房屋被毁,大片土地荒芜,民众大量伤亡、外出逃难,苦不堪言。江阴全县人口从道光年间的97万,至同治三年(1864)战乱结束时锐减为10万人,这战争的恶果够严重的了。
  夏港桥之所以改名为万安桥,或许是在经历了道光二十九年那场大水过后,更有可能是在咸丰十年至同治三年的那场战乱结束之后,人心思安,人心思定,将桥名改为“万安”,寓意万事平安,表达了人们对未来愿景的一种美好期盼和祈求。
  然而,在此后的岁月里,万安桥并没有给民众带来安宁,万安桥本身也多次面临险境。
  民国十四年(1925)1月,军阀混战,战火殃及江阴,夏港首当其冲。齐军溃退前,将夏港河上的北新桥、闵家桥尽行毁断,以阻止奉军追袭。所幸万安桥在这场劫难中保存了下来。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这年冬,守卫江阴的抗日部队为遏制日本侵略军西进,临撤退前在万安桥东坡石板下埋了地雷,后因导火索失灵,未能引爆。与此同时,距万安桥东南不远处,葫桥的石拱桥就被炸毁了。
  尽管再次避过了一劫,但是,就在这一年的12月9日,万安桥遭到日本占领军的破坏,桥上的石栏被推入河中。1942年,经地方人士发起,损毁的石栏得以修复。
  岁月悠悠,三百多年前重建的三孔万安桥,历经风雨沧桑,如今依旧昂然屹立在夏港河上。2012年,夏港镇政府投入巨资整治夏港河,对万安桥进行了修葺,清理了周围环境,并围绕大桥新建了一系列配套设施。
  古桥获新生,旧貌换新颜,夏港河上的这座万安桥,已经成为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