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无锡映山河
时间:2018-01-08 15:46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
陈振康 文
【一】
无锡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公元前11世纪末,陕西周部落首领?父的长子泰伯,为让位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东奔江南,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一带),筑城立国,其城为“太伯城”,国号为“勾吴”,就此拉开了无锡历史的序幕。
光阴似白驹过隙,又如弹指一挥。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在无锡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篇篇逸事,处处陈迹,古街旧巷,小桥流水,成为我们永远怀恋的记忆。
映山河是无锡的一条千年的古巷。它就在无锡盛巷、园通路的东面,东西向。在清代道光《锡金志外》中记有映山河,说:“映山河西通盛巷,旧名闾窑庙巷。”在清代光绪《无锡金匮县志》 中也如此说:“映山河,通盛巷,旧名闾窑庙巷。”再往前查看元代王仁辅《无锡县志》:“闾窑四郎君庙巷(在东门里)。盛巷(韩修桥下)”这映山河真是饱经千年岁月沧桑了。
【二】
无锡的一些历史文献对映山河多有记载。清代光绪《锡金识小录》记载:“映山河旧广五丈,其水清甘,遥见九龙诸峰,参差隐映,两岸有芙蓉,游观者不绝。”《锡山景物略》记载的更详细:映山河,在宋代初只是一个方的池塘。到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池塘内竟出现蛟,破坏民房,池塘也形成了长渠,因此就名蛟河。这河宽五丈多,长不过百尺,河水清澈,在蛟河山人所撰写的《映山河记》中还说,此河的河水“旱不凋,潦不溢”。晴朗的天气,在河中竟可看见无锡龙山(即惠山)九峰。于是,每当风和日丽,游人蚁集,都来观赏河中惠泉山的倒影,掩掩映映,摇曳多姿。因此就将蛟河改名为映山河。居民又在两岸遍植芙蓉花,夏季浓阴覆地,消炎清凉;秋季花团锦簇,形色兼备;山影花容,争奇竞胜,美不胜收。
在《锡山景物略》对映山河的记载中,讲到了“蛟”。我们看到《锡金识小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南门外宋代秦显官的庄园,庄近巨潭,常蛟璃之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故事说,在晋代,宜兴名人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现代人看法,蛟只是我们前人对水中不名凶兽,在以鳄鱼为原型的基石上,综合大鱼、蟒蛇、牛等动物特点后形成的一种怪物。但我国古代文献中对蛟屡有记载,且常被人们目击,多说这种怪物栖息在湖渊等聚水处,也会悄悄地隐居在离民家很远的池塘或河流的水底。时而兴风作浪。我们前人和自然界的斗争还是很艰苦的。
人类还是战胜了自然界。当年映山河给治理好了,竟还成为无锡城里的一座无比美丽的花园。明朝初年,无锡县学训导王达有诗赞映山河:“秋尽霜零渠水清,九龙遥映水中明。山间古木皆能见,顾恺丹青画不成。荷销萍断水逾清,两岸芙蓉绮绣成。花映岸头山映水,谁知城市有蓬瀛。”诗中的顾恺是指无锡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王达将当年的映山河美誉为无锡城中的蓬莱仙境,真是将映山河赞绝了。
【三】
无锡侯氏又将映山河美丽的风光锦上添花。在明代末年,映山河两岸土地均属世居驳岸上(今人民路东段北侧)的无锡望族侯氏。据考查,侯氏是在宋元期间,由侯德宗从河南迁到无锡的锡山东里,侯德宗为元高士,“世有懿德高行,喜劝人为善,里人咸宗依之。”明万历八年(1580)侯氏出了第一名进士侯先春。侯先春字元辅,历任礼兵吏户等科都給事中(都给事中,官名。六科的长官。),钦差阅视辽东,后贈太僕少卿(官品正四品)。这之后,侯氏就成为世代的书香门第,进士、举人接连出现。侯先春的曾孙侯杲(读gǎo,1624—1675),字仙倍,号霓峰。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他晚年筑园于映山河北岸,聘当时造园名家张南垣的侄子张鉽(读shì)设计,并仿惠山秦氏寄畅园而建园,故名为“亦园”。康熙《无锡县志》卷七《园亭》记载:“亦园,侯礼部杲仿寄畅为之,亦张鉽作,富池、亭、花、石,而无古木,在映山河上。”
张南垣(1587—1671),单名涟,字南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末清初的造园叠山家。张南垣30岁时就是造园名家,后成为我国首屈一指的造园叠山大师,他的造园叠山作品水平高、数量多,他创新一个流派,对我国的造园叠山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当时和后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的事迹后来被写入《清史稿·艺术列传》。张南垣的成就,还在于带出了一个造园家族,如儿子张然、侄子张鉽等都是造园名家。江南名园寄畅园始是张南垣的作品,后又经其侄张鉽改建,以借景、引泉、掇山、理水及树木取胜,成为江南私家园林的典范之作。清康熙、乾隆两帝每次南巡,均来此园,倾情欣赏,流连忘返。
张鉽对侯氏的亦园就是仿惠山寄畅园设计而建园。《映山河记》中说,建园时,在映山河的西端曾置一龙头,引古杨巷玉泉之水入河,再经亦园,向东流入弓河(原无锡东门的环城河),河水十分清澈。园内又遍种梅花、修竹,香草、名木,秀美芬芳,满园春色。亦园内有百尺楼、避尘处、冰谷居、夕佳轩、落雁峰、鱼跃厅、于野草堂等景点。亭台楼阁,石泉陂池,花木掩映,为江南名园之一。清康熙年间出任无锡知县的吴兴祚也常到亦园闲游,并撰文《亦园避尘处小记》,大加赞赏。
【四】
侯杲真是个情趣中的人,他不仅兴趣于园林,还钟情于昆曲。亦园内养家乐昆班,园中的“百尺楼”是个戏台。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早在元朝末期(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开始只是民间传唱,后因其优美使影响逐渐扩大。明代万历末年流入北京,而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被称为“昆曲”。我国很多剧种都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之称。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是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侯杲蓄养的家庭昆班,称为侯杲家班,在昆曲史上留有名声。词曲家万树(万树1630—1688,字红友,宜兴人。清初著名诗人、词学家、戏曲文学作家)在康熙十三年(1674)以前,就住在亦园,与侯杲之子侯文灿切磋词曲之学。之后,万树创作了《风流棒》等传奇剧。黄昂《锡金识小录》卷十记载:“国朝惟侯比部(比部,官署名,属刑部)杲梨园数部,声歌宴会,推一时之盛。”当年,许多文人雅士聚集这里唱和诗句,歌声宴会推一时之盛。侯杲《亦园春日》中写:“选地移修竹,为园拟辟疆。城阴开野色,山影动波光。丽日融兰畹,香风暖药房,莺声催送酒,留客醉壶觞。”
吴兴祚任无锡知县时与侯杲为知交,他们爱好相投,意气相许。他常到亦园赏曲赋诗,吴兴祚有诗作《侯比部仙蓓新创亦园索咏》:“此地何如金谷中,连霄花月几人同。销魂最是氍毹(读qú shū,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上,乱舞灯光一片红。落花乱向绮筳飞,急管繁弦秦夕晖。漫道亦园多胜事,主人忘客客忘归……”
侯杲长子侯文灿(1647―1711),字为光,号亦园居士。曾任官浙江嘉兴、海盐等地知县。归田后养老于亦园,刻印书多种,如《唐宋十名家词》《亦园诗选》等,并帮助万树编辑《词律》。
侯杲弟侯晰(1654―1672),字粲辰,号惜轩。辑《梁溪词选》十八卷,其最后还收了一卷《中秋唱和词》,记录了康熙二十六年(1687)八月十五在亦园的一场中秋赏月会。那晚,张凤池等众多名流与侯氏子弟共计30位聚会于亦园。这是一场赏月的盛会,晚风轻凉,丛桂飘香,天上一弯斜月。在侯家亦园内,八尺楼戏台上是演员的“品竹弹丝还按板,倩歌喉、应节频吹月”;台下是文人墨客的“群贤争溶溶月,尽飞觞、赌酬佳句”。他们斗酒飞觞,挥毫泼墨,相互唱和,赋宵月,写下了珍贵的《中秋唱和词》,流传于世。映山河一时风光无限。
【五】
咸丰、同治间,亦园毁于战火,仅存泉石池台。同治以后,侯氏后裔虽数度修复并曾建映山草堂,但终未能再现当年盛景。亦园被毁后,成为里弄名,叫亦园里,沿用至今。据1982年所编印的《无锡市地名录》记载,该里弄长约30米,宽仅2米。
经历了咸丰十年太平天国的战乱,亦园遭毁后,映山河也逐渐淤塞,映山河附近十分荒凉。到二十世纪初,映山河周围陆续盖起了民居。无锡民族工业兴起后,无锡是烟囱林立,烟囱内冒出的滚滚浓烟,污染大气,从此映山河再也见不到倒映锡惠山麓的胜景。对此,居民竟流传说石龙头上的两只眼睛,原来是一对明珠,可以倒映山影,结果被识宝的江西人偷走了,从此映山河再也不会有“映山”的景象出现了。后来,城中公花园建成,原在映山河的那个石龙头,移至公园中“多寿楼”东边的荷池边。公园经过多次改造,荷花池被填塞,石龙头也不知下落。
日本侵华战争,映山河又遭毁,原有河身仅存一条二十多丈的臭水沟,抗战胜利后,被彻底填没,开辟了映山河路。1950年,路分为东西两段,分别称为“东映山河”和“西映山河”。如今,这里尚存一定数量的传统民居建筑。东映山河南侧花园弄全称为东映山河花园弄,南北向,其南口在今人民路东段,全长135米,宽也为2米左右。
千年古巷映山河已风光不再,但她曾经的美丽永远留在无锡人民的心里,成为千百万无锡人魂牵梦萦的故乡情。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