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艺文

冯其庸的紫砂情缘

时间:2017-06-06 07:22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一】
    年初,当得知冯其庸先生驾鹤西归的消息时,宜兴市“陶协”正在考虑《江苏陶艺》《宜兴紫砂》两刊的合并之事,因冯老是《宜兴紫砂》的顾问之一,《江苏陶艺》的刊名又是冯老书法的集字,说明冯老与宜兴紫砂、与陶都的关系非同一般。

  当两刊合并甫定后,今年第一期《江苏陶艺》的卷首语中,编辑部对冯老的逝世表示了沉痛的悼念,但第一期的版面已敲定,未能加入相关纪念文章,是为憾。
  本文在写作前,上门走访了紫砂界相关业内人士,在外地的则以微信、电话作了联系。并再次阅读了徐风的传记著作《布衣壶宗》中有关冯老与顾景舟大师交往的章节。应该说在冯老生前,徐风是去采访这方面题材的第一人。由于要赶稿,本文的采访很不全面,加上有些外地的联系不上,只能挂一漏万了。

   【二】
  冯其庸先生是无锡北乡前洲镇冯巷人,曾祖父有过功名,家庭也算富裕,在当地是比较有名望的。但到祖父一辈,尤其父亲冯祖懋一辈,家道开始中落。冯老幼时即喜欢读文史、学画、学诗词,还痴迷戏剧。1943年考取无锡工业专科学校,学印染,仅读了一年,因交不起学费,便辍学回家教书(前洲小学)、种地。1946年考取无锡国专,后转入上海的无锡国专分校。毕业后不久,无锡解放,冯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被部队留在无锡市第一女中任教。1954年被调到北京,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教师。冯老研究《红楼梦》 是从1954年的“批俞运动”(指俞平伯)开始的。(冯老当时还没有认真读《红楼梦》,当时学校有许多教师希望他写批判文章,但他觉得自己都没有下功夫去研究阅读,就要去批判人家,心里实在说不过去,所以整个运动期间,他没有写过批判俞先生的文章。反而和陈从周去俞先生家探望过几次。)1963年被抽调到中宣部写作组。1975年国务院成立《红楼梦》校订组,冯被调入,经四十多年的努力,著述等身,创办《红楼梦学刊》,成为蜚声中外的大红学家。

  冯其庸先生是一位兴趣广泛、知识渊博的学者,除红学外,戏曲、文学、考古、摄影、诗书画等都有涉及,早年还喜欢听阿炳的二胡和琵琶演奏。对宜兴的紫砂他也情有独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他还在无锡第一女中教书时,在朋友高石农(书法、金石家)的引见下,就结识了顾景舟,从此两人间的友谊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三】
  1957年顾景舟和任淦庭、朱可心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顾还去拜访了已在中国人民大学执教的冯其庸先生,并对存世“供春壶”的真伪提出了质疑,认为是后人高仿,并非原作。让冯其庸感到很惊讶,也很佩服顾景舟,当时还建议顾景舟研究一下陆羽的《茶经》。这一场围绕供春壶真伪的探讨,在数十年后冯其庸的回忆中,仍觉得是他俩性格上有共同的文化信仰。

  “文革”风暴中,这两位老友都受到了冲击。冯其庸的影印庚辰本《石头记》被造反派抄走,而且当黄色书展览了。令冯伤心的是,他在讲中国文学史的课《红楼梦》时,全校愿意听的学生都来听了……那时候把《红楼梦》评价为国家最宝贵的一部书,最了不起的一部书,结果“文革”一来,把它当黄色书,他觉得毁灭一种文化也很容易。于时,他就私底下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庚辰本的影印本,从1967年12月3日起,一直抄到1968年6月12日,在夜深人静时,用好墨、好笔、荣宝斋的老纸,将整部《红楼梦》八十回全部抄完,有时抄到凌晨一点。抄完后,还写了一首诗:“《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刚好抄完,冯即被通知到江西干校劳动去了。
  无独有偶,偏安一隅的顾景舟,也一笔不苟地在夜雨秋灯下,手抄茶叶专家张志澄悄悄塞给他的一本紫砂古籍《阳羡名陶续录》。1972年11月,冯其庸结束了三年的干校生活回到北京,次年便悄然来探望顾景舟,冯的到访令顾景舟大喜过望。冯说到《红楼梦》又可以“内部出版”了,且毛泽东要求许世友对此书“起码读五遍”云云。还将自己抄书之事告诉了顾……这使顾景舟十分感动,顾也将自己的抄写手稿拿出来给冯其庸看,冯看后,拍案称绝。顾景舟感慨道:“我要开始做壶了!”不久顾景舟便创制了“上新桥”“雪华壶”。这不能不说是冯其庸手抄《红楼梦》的精神激发了顾景舟被压抑的创作热情。

   【四】
  1973年5月19日,组织上对被批斗的冯其庸也作出了“‘文革’中没有任何问题”的结论,冯其庸被彻底“解放”了。在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当时“人民大学”被解散)和被调到北京市委写作组之前,乃至上世纪80年代期间,人身自由的冯其庸会经常到紫砂厂来看望顾景舟。每次来,求他墨宝的,请他在紫砂坯器上题字画画的人也很多,他也喜欢,来者不拒。据徐秀棠说:“有的人是拿了一板盘的紫砂壶坯来请他题画,他也乐此不疲,反正也不收一分钱。”

  他给顾景舟、徐秀棠、汪寅仙、高海庚、周桂珍、张红华等都写过对联、条幅,画过中堂。在紫砂壶器上有过书画合作。在釆访中,徐秀棠还讲述了几件冯老的往事:
  一是1966年,中央文革小组下过一道调令,要调冯老到文革小组去工作,当时人民大学的校长是吴玉章,常务副校长是郭影秋。校党委开会,大家一致通过。徐秀棠说,他已记不清了,不知冯用了什么办法,被他“滑掉了”,没有去成。(经查资料,冯老是借口“还要上课,他走了,学生怎么办?”;另就是反复跟校领导说“我不知道什么叫‘文化大革命’,怎么去工作呢?”)
  二是徐秀棠女婿高振宇在日本留学于1993年3月回国后,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就职,当时无住房,冯老便将自己红庙住房中的书房腾出一角,让高振宇先住下来。这令徐秀棠、高振宇全家大为感动。
  三是1995年,徐秀棠到北京,冯老弄了一辆车子亲自陪同徐、高俩,到北京通州的张家湾去看古城墙,以及藏于当地镇政府的曹雪芹墓碑(此墓碑是1968年当地平坟地时,在曹家大坟挖出来的一块石头,上面刻有“曹公讳霑墓”几个字,左下角刻了“壬午”两字。1992年冯老去看了,他认为这块石头证明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上的“壬午除夕,芹泪尽而逝”,是可信的。)这让徐秀棠感到冯老的研究精神确实可敬可佩。但此行一路颠簸,尘土飞扬,有时路桥是危桥,为防意外,人还得先下来,等空车慢慢过桥后,人再上车,同样给徐秀棠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四是冯老对家乡、对江南的眷念,他特别喜欢宜兴的塌菜(宜兴话)、雪里蕻、竹笋,要是有便人带去或寄上一点,他会当个宝,赞不绝口……

  1999年9月—10月,为迎接新世纪到来,由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南京博物院主办了“江苏陶艺展”,展览会标是冯老在北京写好后寄来的。2000年12月在上海图书馆、2015年6月在上海朵云轩,徐秀棠举办紫砂陶艺个展和“十指参成”徐秀棠从艺六十周年大展时,冯其庸特地从北京寄来诗、联表示祝贺。2001年5月周桂珍在北京珍宝馆举办紫砂精品个展,冯其庸专门题写了“工极而韵,紫玉蕴光”条幅表示祝贺;并为作品集题名、作序,序中深情追忆了他和顾老及英年早逝的高海庚之间的友谊,并分析了周桂珍制壶艺术上的几次飞跃。对其“玉匏提梁壶”还作了精辟的点评,认为这种藤蔓三叉的提梁,前人早已有过,如清咸丰年间的“葫瓢提梁壶”,款署“曼陀华馆”,但未能解决好形似与神似的问题,致在壶身、壶盖、提梁与壶嘴的处理上,都不能达到和谐统一,形神兼似。而周桂珍的这件作品,不仅造型上美观适度,而且制作艺术上也是严谨而又简净,工细却不露痕,颇有“大匠不雕”的风度。2001年10月汪寅仙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举办紫砂精品个展,冯老题赠了“紫玉之英”。

   【五】
  冯老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学者,为人立德,宽厚仁慈,关爱后学,一生追求学术报国,是一位真正勤奋做学问的文人,文人与紫砂的结合是紫砂文化的精神内涵。冯老与紫砂的结缘已有六十多年,他与紫砂的故事肯定还有许多,以上只是片鳞半爪,有些还是紫砂的题外话。

  谨以此文对冯老表示追思和深深的怀念。

 参考文献:
  1.《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宋本蓉记录整理,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出版
  2.《布衣壶宗:顾景舟传》,徐风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6月第1版
  3.《周桂珍紫砂精品集》,周桂珍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4. 徐秀棠、汪寅仙、周桂珍、高振宇、姚志源、徐立、史学明等提供的口述、图片等资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