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艺文

无锡新运河的开辟与影响

时间:2017-06-02 10:38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汪春劼 文

  近现代历史上,对无锡地理影响较大的事件当推新运河的开辟。这是一个土方量巨大的工程,费时费力,从1958年冬开挖到1983年冬正式通航,长达25年;其投入使用后,在方便航运、排洪的同时也让无锡东西沟通多了一个“拦路虎”,由是一座座造价不菲的大桥横跨其上。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建于隋朝,其串联起中国几十座城市,运河河道一般都在城市边缘,惟有无锡例外,它是穿城而过,从北门经中直河(即现在的中山路)到南门,明朝开始,船只改道走城东的工运桥、亭子桥、羊腰湾,进入南长街古运河河道。康熙乾隆下江南,就是从这条河上经过。

   【大跃进下的“蛋”—— 开挖新运河】
  新中国建立后,为解决无锡市城区段运河桥多、湾多、河浅、水急等问题,无锡市有关部门规划对城区段进行改道整治。当时无锡地理教材是这样描述的:“新运河由吴桥以东的黄埠墩南折,过食品机械厂、蓉湖公园、锡山,再向西南经扬名新村、动力机厂西南,至下甸桥入老运河。其规格为:河底宽60米,河面宽102.6米,约需运土方15100多万公方。在新运河上将建造大桥10座,4个大型装卸码头。全部工程将于1959年春季完成。到那时,3000—5000吨的轮船可在运河内通行无阻。”(无锡市教育局编《无锡地理教学参考资料》,无锡人民出版社,1958年11月)新河全长11.24公里,其中梁溪河以北4.04公里,梁溪河以南7.2公里。
  1958年10月在大跃进的热潮下,无锡市、县组建大运河工程指挥部,抽调市、县二级162名干部和技术人员(其中无锡县13人)参加指挥部工作,动员了民工2万多人(其中无锡县5650人)投入施工。11月底前完成了测量和拆迁工作,共拆迁1403户居民、27家工厂、3个仓库、23家商店、1座变电所、3处工人宿舍,拆除楼房316间,瓦平房1520间、草房557间,征用土地1900亩,赔偿费用108.33万元。位于蓉湖庄的蓉湖公园化为乌有,此公园原是大企业家唐星海的私家花园别墅,花园部分较大,为日本式庭园,里面有池塘假山,芳草茵茵。
  新运河土方工程于12月1日正式开工,平均每天出工2.4万人,下旬在开挖了土方58万立方米后,因农村抗旱和其他水利工程同时开工,劳力严重不足而被迫停工。
  1959年冬,整治工程恢复,集中开挖梁溪河至下甸桥段新河,按四级航道标准施工,需挖土500万立方米,组织了民工1.4万人(其中无锡县1万人,江阴、常熟各2000人),但不久因大跃进的后遗症爆发,填饱肚子都很困难,1960年春节后,大运河工程停工,仅完成土方278.5万立方米,其中人工开挖250万立方米,机械挖土28.5万立方米。那时生产力非常落后,“除了调集民工,还时常号召机关、学校、部队、企业来义务劳动,搬运土方。大家都是肩挑手提,很少有什么机械,就连卡车也很少。我也参加过多次这样的劳动。当时把这么多的土搬到哪里去都是个难题,记得后来是把这些土运到砖瓦厂烧了砖,造了居民房才‘消灭’掉的。”后来担任副市长的薛成志回忆道(见《江南晚报》2015年2月5日,汪自力的采访报道)。
  由于仓促下马,河中坝埂众多,深浅不一,河虽成形而未通,未能使用。为尽快发挥工程效益,决定将四级航道标准下调为六级航道,于1963年继续施工,主要用机械施工,两年内挖土3.5万立方米(其中水下方2.5万立方米),并建红星桥、金星桥、下甸桥等三座低标准公路桥,于1965年秋挖成通航。自此,京杭运河无锡段改由江尖经西门桥、西水墩、梁溪桥(现健康桥)转向新运河至下甸桥接南门运河。原莲蓉桥、工运桥、亭子桥、跨塘桥、清名桥至下甸桥段改称“老运河”。文革期间,十几万无锡人离开城市到苏北去下乡插队,大都在西门轮船码头上船,这里是运河的主航线。

   【再战“下半场”】
  为及早改善无锡大运河航运条件和解决城区河道阻水问题,1976年起实施了开通黄埠墩至梁溪河4.04公里改道段工程。一共征用土地1005亩,其中河埒公社700亩,黄巷公社、城郊蔬菜管理区305亩,市财政拨款30.15万元,作为土地青苗补偿费,平均每亩地补偿300元(时工人工资每月30元,猪肉每斤0.7元)。
  这期工程,郊区分作两段施工:第一段工程,以梁溪大桥桥基为基点向南北两侧开挖,1976年冬开始至1977年春完成40余万土方。1977年夏紧接进行第二段工程,以锡山大桥桥基为基点,向两侧开挖,完成30多万土方,两段工程合计70万土方。
  施工期间,常驻工地的郊区民工有1500多人。并集中一段时间,动员组织区、社机关干部、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进行了万人开河大会战,还动用了五十多台拖拉机、推土机、卷扬机等机具投入施工。
  工程于1977年秋天基本结束(梁溪、锡山两座桥基尚未开通),共挖140万土方,郊区占其中50%,其余50%的土方工程量,由无锡市大运河指挥部组织常年民工完成60万土方,驻锡部队和市级机关干部等完成10万土方。市财政局按郊区每完成一个土方拨款补贴0.4元,0.5市斤粮食,实际各社队再补贴1元左右。郊区用去工程经费近百万元,其中市拨款28万元,区社自筹经费投入70余万元。这段河道的开凿建设全市总投资为2700万元(至1983年)。
  土方基本完成后,因建锡山大桥、梁溪大桥和驳岸工程施工,河道未完全开通,直至1983年两桥建成,河床清理全部完成,于12月6日举行了通航典礼。当时的媒体这样写道:
  昨天上午,晨雾飘洒,梁溪、锡山大桥下的宽阔河道上,彩旗缤纷,锣鼓阵阵,一条条“向参加和支持运河建设的各行各业人民群众致敬”、“热烈庆贺京杭大运河无锡新建段通航”的巨大横幅,在旭日中分外夺目。由三只航道监督艇为前导,“太湖”“梅里”“湖越”三艘客轮、三十二条钢驳船组成的两个货运船队组成的整齐队列,在热烈的乐曲和鞭炮声中,气势壮观地首次通过锡山大桥和梁溪大桥。大运河工程指挥部在水上举行了隆重的通航典礼。(《无锡日报》1983年12月7日)
  新运河通航,无锡轮船客运站也由西门外、火车站旁移到新运河边(梁溪大桥南),客运大楼1983年5月动工,历时3年,1986年年底建成,它是无锡市第一座最高层框架结构建筑,也是全国内河客运标志性建筑。建筑平面尺度宽24m,长138m,高61.2m,主楼18层(连地下室),底层有面积为2416㎡、层高12.6m、跨度24m的候船大厅,可同时容纳2000名旅客。每到春运期间,此处人气甚旺,常常一票难求,但红火时间并不长。
  1984年无锡实现了乡乡通公路,1986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虽然标准比较低,以砂石路为主,但总算是解决了通的问题。随之在公路的冲击下,到1984年底,无锡县客运站经营的班轮全部停航。境内水上客运主要靠无锡市江南航运公司通往溧阳、华墅、高塍、江阴、苏州、杨舍、南桥、顾山的过境班轮。1990年,水运客运量比1985年下降79.2%。1991年9月,无锡至后塍、杨舍两条航线撤销停航。至此,无锡地区经营的内河客运航运全部撤停。新建的轮船客运站由盛到衰如此迅速,使用时间只有十来年,“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当年的主事者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

   【有得就有失】
  新运河的开通,让京杭运河完全绕城而过,不但航运条件大大改善,堵船现象减少,而且缩短北部涝水入湖的距离,清除市区狭窄河道的束水现象,大大改善汛期的排水条件,京杭运河的改道整治在航运和水利上均发挥巨大作用。

  有得必有失,新运河的开通也带来了两个难题。其一:大运河水向城区新运河大量分流以后,导致太湖来水和大运河上游水流向古运河的流量锐减,致使城区古运河东、中线流速锐减,许多支流及其河浜变成死水一潭,黑臭期逐年增加,黑臭度愈来愈重。黑臭天数已由1983年的4天发展到1988年的201天。80年代中期,政府采用一控、二清、三调、四治对策,但收效甚微。“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河水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不洗马桶盖”。1969年7月16日,无锡3000余游泳爱好者举着毛主席画像与五星红旗,在运河中一展身姿,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3周年。可现在我们看到的运河水已完全不同。
  其二:新运河使无锡东西部的交通变得困难,以前城里去惠山,经棉花巷与五里香埂,很快捷,建新运河后,秀美的五里香埂被拦腰截断,成为历史记忆。通往荣巷的开源路也被运河一截为二,虽建了梁溪桥,但也比以前的开源路要绕要麻烦。
  为了解决新运河两岸的交通问题,本世纪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新建与改建多座大桥,使11公里的新运河上间隔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座桥梁。从北到南,具体如下:
  蓉湖大桥:2003年12月竣工通车。
  锡山大桥:1980年动工,1982年建成通车。
  梁溪大桥:1982年建成。
  开源大桥:2008年1月通车。
  红星大桥:1965年建,1990年重建。
  盛新大桥:2009年建成。
  金匮大桥:1988年通车,2010年重建。
  清宁大桥:2007年12月通车。
  金城大桥:1986年通车,2004年重建。
  新扬大桥:2009年竣工。
  华清大桥:1965年建,原名下甸桥,2005年重建。
  作为一名无锡人,我们时常穿越于新运河之上。在感受一桥飞架东西的快捷、观看船来船往佳景的同时,您是否想到曾有成千上万的人为开挖这条大河流汗出力——他们有的已离开人间,有的步履蹒跚。这批奉献的前辈值得后人尊敬与感怀!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