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艺文

【寻找无锡的乡愁符号】鲸塘老街期待再“绽放”

时间:2015-09-22 13:2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鲸塘老街期待再“绽放”

□本报记者 蒋梦蝶

  【地理坐标】宜兴市徐舍镇鲸塘老街。
  【乡愁符号】鲸塘桥、徐舍青狮、车水号子。

 

  在宜兴西面,有个村庄名叫鲸塘村。
  南北朝时,梁代义兴郡太守任昉随同国山县令来此考察民情,赏览景色,憩而弹琴筑室为堂,称此地名“琴堂”,村旁池塘水深面广,鱼大如鲸,故又称“鲸塘”。
  村东横跨鲸溪桥的古石桥“鲸塘桥”——一头连着老街,一头连着现代村落,见证着这里400多年的繁华与沧桑。桥头的歇脚亭里,墙上功德碑上的字迹,已被过路人摸得模糊了。
  踏着桥面上的青石板,73岁的王洪章老人忍不住俯身摸了摸,“还是当年的感觉,一点没变,只是这里风光不再。”

  非遗文化“青狮”舞出了国门
  穿过古老的桥亭、踏过饱经风雨的鲸塘桥,木制的花格窗户、旧式的长板槽拼门、古朴的青石路面映入眼帘。记者在王洪章的带领下寻访老街记忆。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的鲸塘老街,在上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当地主要的商业流通集散地,街上有上百家店铺,车水马龙很是风光。许亦松是土生土长的老街人,如今,他仍坚守在这里经营着自家的修鞋铺。谈起对老街的记忆,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非遗文化。
  “青狮、大刀舞、车水号子……”许亦松如数家珍。一到过年,老街就是文化展示的最佳舞台,从各地来的舞狮队都要到这里比拼。“狮子们为争走‘上月光’,会不顾情面的展开一场‘搏斗’。”许亦松说,“作为青狮之乡,我们的实力可不容小觑,还走出了国门,去日本演出。”每逢大年初一,鲸塘河岸边船只的船杆上会系上一朵绣球,狮子们为争得“绣球”,在船杆上攀爬、跳跃、相互打斗,百姓们就挤在桥上、岸边观战,伴随的锣鼓声传到几里开外。
  如今,老一辈的舞狮队员们已上了年纪,出来活动的也少了,但他们却不担忧传承问题,15个徐舍镇鲸塘幼儿园的小朋友组成了“鲸旺童狮队”接了他们的班,老狮子们有了“下一代”。逢年过节,这批小狮子依然会来到老街,走街串巷,出现在百姓眼前,勾起他们浓浓的回忆。

  老街里开启新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集镇建设的不断推进,原老街的功能逐步被新镇区所替代,两边的店面逐渐都歇业了。王洪章家的店面房被改成了住宅房。传统民居年久失修,历史的风沙遮掩了古街的风采,历经沧桑的鲸塘老街日渐衰败。由于年久失修,老街沿线的许多房子早已经门不像门、窗户不像窗户,许多屋子门前堆满了废弃物,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离开这里。
  当王洪章和老伴还在犹豫要不要搬离的时候,鲸塘老街修缮改造工程启动了。“这次可不再是小修小补。”2011年3月,按照“一桥两岸、古韵老街、宜居景观”的原则,鲸塘老街保护性修缮工程启动,还专门邀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借鉴了浙江、苏州等地的古街修缮改造经验。镇里和村里保护老街的实干举动,赢得了居民对老街改造的支持和理解。
  “确实是修旧如旧!”在自家门前,王洪章表达着内心的喜悦。粉墙黛瓦、挑担式副檐、古色古香的楼窗格扇……通过对街道两侧的老屋、街面、道路进行改造,鲸塘老街基本恢复了原有风貌。不仅如此,在重新铺设过的青石路面下,地面污水进排水管道改造也已全面到位,居民们在老街开启了新生活。

  如何破茧重生,重焕老街活力
  如今,修旧如旧的老街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上图),但在这生活的居民总觉得缺点什么。据鲸塘村书记王孟定介绍,近些年来鲸塘老街考察的人有不少,但由于老街小,形不成规模体系,想要恢复店铺,做深度开发难度大。“老街释放出了外在美,但骨子里的味道如何散发,需要进一步挖掘。”王洪章说,“在这住得安静、舒心,但每每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心里总是有一点失落。”
  让老街破茧重生,重焕活力,老街的原住居民认为,当下做好二度保护最为关键。“老街修缮后,污水管网等设施做了规划,我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不少。”村民刘元章说,“作为原住居民,我们应当在老街环境风貌、周边河道环境等方面担当起‘守卫者’角色,避免老街受到二次伤害。”
  为了让老街恢复人气,眼下,徐舍镇已着手初步规划。据徐舍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该镇打出了“寻味西乡,鲜美徐舍”的招牌。目前,已将各大农业园串珠成链,发展起乡村采摘游。下一步,计划将老街作为一大景点,串到采摘游线路中,待老街恢复一定人气后,逐步考虑深度开发。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