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中学:百年教育,百年美丽
时间:2015-03-18 13:5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诞生于1905年,前身为竞志女学堂,她是无锡教育史上最早的女子学校之一——
东林中学:百年教育,百年美丽
无锡市东林中学诞生于1905年,其前身竞志女学堂,是无锡教育史上最早的女子学校之一。创办初期,学校选定“勤、肃、朴、洁”四字为校训,意即让学生“力行不怠之谓勤;律己惟严之谓肃;屏绝纷华之谓朴;涤荡旧染之谓洁”。百多年间,学校虽历经沧桑变化,名有迭更,制有邅转,但蓊蓊文气灏灏学脉若大河奔流,未尝一日或止。名流贤师,人文炳蔚,则映发满径之灼灼桃李,吐布奕世之辉光芬芳。
无锡最早女子学校之一
东林中学前身为无锡竞志女学堂,由近代无锡教育界的杰出人物侯鸿鉴于1905年创办,是无锡教育史上最早成立的女子学校之一。其创办人曾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读书,兼任上海《时务晚报》主笔,31岁入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悉心研究东西方教育。1904年,侯鸿鉴学成归国,投身家乡教育事业,担任竢实学堂史、地、理、化教员。次年正月,侯鸿鉴将自己编译书稿之酬、教授薪金和出售家藏古物等及夫人夏冰兰典卖首饰所得全部捐出,租赁水獭桥南首廉宅大厅及后轩等14间为校舍,创办私立竞志女学,自任校长,自编出版课本、讲义。
学校最初有学生64人,教职员5人,教室2间,设师范预科和初级小学二个部分,开设算术、史地、音体美等学科。侯鸿鉴制订了“勤、肃、朴、洁”四字校训,规定大方朴素的蓝布校服,创作了“竞志竞志,荣跃锡金”的校歌,在校内组织“大足会”。1908年初,学堂又添中学科,招生20人,成为无锡的第一个中学班。至此,竞志女学成为无锡的第一所中学。办学第四年,便有毕业生章以绳等人考入北洋女子高等师范学堂。
学生可寄宿于学校
学校在办学初的七年间建设校舍74间,其他有操场、运动场及幼稚园之游戏场等。
1913年,学校开辟校区于北禅寺巷,发展为无锡地区规模最大的女校。当时有11个班级,29名教职员,305名学生,分师范、中学、小学、幼稚园四个部分,学生来自省内外。翻看籍贯统计表,除去大部分来自无锡的学生,还有来自江阴、上海、武进、南京、浙江、湖南、福建等地的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学校于两年后,发展为32名教职员,315名学生,其中寄宿生有5名。针对寄宿生,侯鸿鉴还特意制定寄宿生简约,其中规定“学生六点半起床,九点半就寝;寝室内洒扫整理,务求干净;寄宿之衣服必自行洗涤;凡行李中带有银币,需交舍监代收……”
学校以“竞志”校名一直办学至1953年。抗日战争期间,竞志女学在侯鸿鉴的主持下曾在上海租界复校上课,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无锡,侯鸿鉴以73岁高龄继任校长。1953年,学校改名为无锡市第二女子中学,侯鸿鉴任名誉校长,后又在1972年改名无锡市第十二中学,2000年前后分合于东林中学。
名师荟萃英才辈出
百多年间,学校名师荟萃:江苏省童子军创始人唐昌言、国画大师钱松喦、张大千的弟子侯碧漪、著有《中国文学史纲》的古文学家钱基博、音乐理论家钱仁康等在该校执教。优质的教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民族音乐学家曹安和、中国化学试剂事业开拓者之一的王民瑞、国内著名高师地图学专家陆漱芬教授等一大批社会和学界名流都为东林中学的校友。
学校秉承传统,坚持建构自己的特色,努力发展艺术和体育两大特色,开设了女子艺术体操、男子篮球、英语口语、数学、信息技术、地理、音乐、美术双语等校本课程。每周五下午,学校还在七年级开设主动发展课程,形成了阅读系列课程、科普系列课程、体艺系列课程、外语系列课程等25项。
近年来,学校还积极与国际接轨,与韩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定期互派教学人员交流。在厚重历史底蕴的支持下,学校在百年间不断向前,奋力发展。
(杨洁丹)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