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重点工作

开展乡情地情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

时间:2025-06-19 10:48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局      字号:[ ]

信息索引号 01400730X/2025-00015 发文日期 2025-06-19 公开日期 2025-06-19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依申请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 综合政务--参事、文史 体裁 报告
关键词 文史,公文,总结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23年以来,在江苏省志办指导下,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明办和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组织了乡情地情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活动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拓展与方志地情文化普及的深度融汇、广泛...

  2023年以来,在江苏省志办指导下,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明办和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组织了乡情地情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活动覆盖面广、参与度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拓展与方志地情文化普及的深度融汇、广泛联动。据初步统计,截至2024 年7 月底开展活动27 场,参加人数超260 万人,社会反响热烈,活动成效显著。

  一、注重谋划,引领教育活动走高走远

  2023 年5 月12 日,江苏省志办主要领导到无锡调研,与无锡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档案史志馆领导以及惠山区、胡埭镇负责人座谈,提出了将乡情地情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明确目标、方向和内容,共同商讨试点工作方案。7 月27 日在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举办启动式,首批优选无锡市20 家文明实践所(站)作为试点单位,围绕“五个一”,打造乡情地情教育新载体。“五个一” 包括: 搭建一个大平台, 整合社会资源合作联动; 选择一批示范点,率先探索乡情地情教育路径;开辟一个读书角,在20 个试点文明实践所(站)设立专门的乡情地情读书角;建立一个服务队,挑选熟悉本地历史文化的专家组成10人左右的宣讲队;建立一个资料库,以镇村志编纂为契机,并汇集各级相关编研成果,逐步建立乡情地情教育资料库。2024年7月,又启动第二批试点单位,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情地情教育点的总数达30 家。

  二、注重合作,推动教育活动落地落实

  按照活动部署,无锡市、县(市、区)两级宣传部、文明办,试点单位所属的乡镇街道党委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人财物投入、媒体宣传和意识形态把控等;承办单位负责活动内容确定、具体组织与条件保障;无锡市、县(市、区)两级档案史志部门结合镇村志及地情成果编研,确定乡情地情授课教师和课程内容,打造精品课程,创新乡情地情传播路径。无锡市档案史志馆选聘了9 位高校老师和1 位民间工艺大师为首批宣讲团特约讲师,确定了总体活动思路,即以宣讲为主,融合现场感悟、沉浸体验、教学互动;以宣讲团为主兼及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干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载体辐射镇村史馆、地情馆、名人馆、红色遗址遗迹乃至户外街巷田间地头。活动不拘于30 个示范点,不拘于单一主题,不拘于活动方式,鼓励参与、鼓励出新,注重“一点一特色”,提倡“一活动一启示”,力求“一动作一影响”,确保活动的质量与效果。

  三、注重宣传,促进教育活动育德育才

  有关各方将活动和宣传同步组织安排,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扩大传播效应,传导精神力量。据统计,近两年来媒体发稿近百余件。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和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师生和胡埭中心小学少先队员,在滨湖区胡埭镇汇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聆听胡埭籍战斗英雄、解放军特级飞行员吕纪良讲述军旅事迹。滨湖区胡埭镇无锡市立人小学在秋季开学第一课为同学们播放当地文化宣传片《风起九龙湾 智造新胡埭》。胡埭镇还把秦含章(“中国酒界泰斗” 、无锡轻工业学院创立者)等本地乡贤的事迹整理改编为情景剧,制作成宣传视频在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播放。锡山区“温暖秋冬”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启动式为八届“鹅湖好人”代表敬献鲜花,表彰身边的道德楷模,相关媒体进行了专门采访和报道,在弘扬正能量、宣传真善美的同时,让乡情、乡音、乡忆更为亲切、更为人所知。滨湖区荣巷街道举办了“家训的力量——从无锡钱氏说起”专题讲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在线直播吸引一万余人次观看,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注重策划,力推教育活动出新出彩

  活动成效不仅取决于内容充实,也需要进行精心策划。无锡市惠山区举办了“聆听惠山泥人故事 体验地方非遗文化”乡情地情教育活动,中国无锡惠山泥人代表性传承人徐根生应邀讲解惠山泥人文化,指导20 余名小学生及部分家长现场体验惠山泥人制作。在溪南文化中心举办了“月圆中秋 梦圆中国”“向国旗敬礼 为祖国庆生”主题升旗仪式暨钱桥街道“神州万里庆华诞 五星闪耀志强国”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江阴市在黄田港公园文明实践站开展乡情地情教育,举办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讲座“文鼎江阴三百年——江苏学政传略”,并在该实践站设立了图书角,同时赠送了方志、地情书籍。锡山区举办了“厚植桑梓情怀 赓续锡山文脉”乡情地情教育主题“1+3”系列活动,除启动式之外,还分别举办了“重温四千四万 探寻初心之旅”示范活动、“走进锡剧情 回归稻香梦”示范活动、“传江南文脉 探书香之旅”示范活动等。活动串联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锡东生态园、羊尖镇严家桥村、荡口古镇等乡情地情教育研学点,将宣讲活动场所从讲堂转入秋日稻田、大米工厂、文化场馆、特色古镇,通过体验锡剧演出、模型制作、活字印刷、汉服穿戴、香道技艺,参加秋粮收割、点心制作、朗诵演讲、绘画创作等活动,让青少年切身感受真实而美好的乡情。由于活动效果良好,锡山区又举办了“乡音亘古今 乡情蕴锡山”四期乡情地情教育活动,以乡土文脉孕育故乡情怀,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五、注重创新,赋能教育活动扩面扩围

  在做精线下活动的同时,积极拓展云传播。从2024 年3 月开始在“无锡史志”微信公众号开辟“乡土无锡”专栏,积极启动线上教育,以进一步拓展活动的覆盖面。该栏目以“专”“精”为特色,一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专门讲解,首个专题为“乡土无锡·大运河”,由无锡青年文史学者王辉主持。至8 月上旬已发表文章6 篇,先后就无锡最早的运河伯渎河、春秋时代的吴国大运河、无锡是大运河唯一穿城而环的城市、古代无锡如何保护运河等向读者作了阐述,阅读量万余次,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7月28日王辉受无锡交通广播台《云松会客厅》栏目邀请,参加大运河申遗十周年特别节目《千里运河独穿此环》,与无锡广电著名主持人云松一起,以访谈对话形式,面向公众解读大运河无锡段的往昔今朝与独特魅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分享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