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无锡史》编纂工作馆校交流会召开

时间:2023-09-25 10:22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五次会议精神,加快编纂《无锡史》,9月22日,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组织召开《无锡史》编纂工作馆校交流会。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无锡史》总编朱庆葆携《无锡史》各卷主编,与无锡市档案史志馆领导班子、相关处室负责人座谈,交流情况、查摆难点、共谋措施。市档案史志馆党组书记、馆长张曙峰出席座谈,市档案史志馆副馆长吴刚主持座谈。

  自2022年6月《无锡史》市校协议签订以来,江南大学《无锡史》编纂工作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2022年完成大纲拟订和报批工作。今年以来,江南大学按照编纂需求,通过校内遴选和人才引进,选聘了各卷主编,签订编纂责任书;强化了与名校大家、市内专家的融合;加强资料搜集、细化编纂篇目;开展大事长编和史稿编纂,编纂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年内有望完成30%的年度编纂任务,《教育卷》《民族工商卷》《人物卷》基本成型。各分卷主编围绕团队构成、任务分工、资料搜集、实地调研、编纂进度、面临困难、工作打算等作了详细汇报。

  市档案档案馆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在朱书记的正确领导下,各卷工作扎实、研究深入,目前呈现出良好态势。市档案史志馆副馆长接玉松建议下阶段要正确处理时间与进度、碎片与宏观、特色与主线的关系;市档案史志馆方志工作部部长樊锡刚就进一步强化馆校协作配合、强化编纂力量组织、强化学术研究、强化史稿评估发表了建议,党史工作部、年鉴工作部、开发利用部负责人也发表了建设性的意见。

  张曙峰在讲话中指出,一是紧抓进度。紧盯2026年完成编纂的目标不放松,工作紧前不紧后,时刻不放松。二是狠抓质量。围绕队伍建设、搜集资料、质量评定三个环节,不断提升编纂质量。充分吸纳名校大家、本地专家充实编纂队伍;广开渠道搜集资料,做到多措并举、主动出击;聘请一流专家,建立质量评定机制。三是常抓协作。加强馆校协作,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组织江大老师和馆内专家研讨交流,共同加深对无锡人文历史的理解。推动校内学者与社会专家的交流合作,群策群力完善编纂工作。统筹各卷体例、进度、体量与写法。四是争抓成果。年内基本完成三卷,回应社会热切期盼;加快数据库建设,便于资料查询;推进历史研究院建设,使之成为我市历史研究的重要平台。

  朱庆葆强调,今年以来,在市档案史志馆的大力支持下,《无锡史》编纂在队伍建设、大纲体例、资料搜集和本地专家整合上做了很多工作,进得了一定的进展。下一步,一要抓进度。总体上将按照编纂协议的规定,按时完成任务。同时总编将与每卷主编单独讨论,针对各自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进度方案。二要抓质量。通史具有读者面广的特点,这无疑增加了编纂难度。编纂团队将按照速度、进度服务于质量的要求,建立起严格的评估机制,并采取逐卷过关的方式,严把质量关。三要抓机制。此次馆校交流会对《无锡史》编纂工作十分有益,要以此为契机,形成常态化机制,促进馆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