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工商经济

锡金商会:无锡百年商会史的起点

时间:2018-02-06 09:16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在无锡市火车站南侧的站前商贸城内,有一栋仿西式砖木结构大楼,正面有砖砌罗马柱,配以青砖黛瓦,红色木漆窗,门旁书“翰林轩”三个字,庭院里有棵杏树斜卧二楼窗前,格调古朴又不失鲜明,在繁华的市中心地段独树一帜。
  这就是由著名实业家周舜卿、祝大椿等人发起建立的“锡金商会”旧址。
  这座逾百年的商会旧址经历了民族工商业兴起、发展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整过程,见证了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悠久历史。
  成立于此的锡金商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地方商会组织之一。可以说,无锡百年商会史就此开始书写。锡金商会的成立使无锡的商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沪宁线上有名的商贾云集之地和无锡近代工商业的指挥中心,为无锡的近代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锡籍京官返乡倡导创办商会
  纵观近代中国各城市商会的创办,既有社会环境变化必然的大背景,又有各地不同因素聚合的具体动因。商会的建立是由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共同促成的。无锡亦然,锡金商会创办的直接原因是与锡籍京官返乡倡导分不开的。
  在清末,无锡有不少人在北京清政府的部门及各省衙门任职,他们从无锡县城走出,接受了更多的新思想,加上广泛的信息、敏锐的嗅觉、发展家乡的情结,以及京官身份的号召力,所以他们的倡导对地方而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关的记载说,“吾邑之杨君仁山、唐君郛郑,适先后自北京归,与故董单先生蓉坡集议,发起创办无锡商会。”另据记载,“1905年6月,锡人杨仁山、单蓉坡等集议发起,并呈准商部创立商会。由于当时锡地有无锡和金匮两县建制,故称‘锡金商务分会’”,简称锡金商会。
  杨仁山(1855一1932),名楷,又名道霖,字仁山。为无锡教育先驱杨模之弟。早年受业锡邑大儒秦湘业之门。唐郛郑(1864-1921),名浩镇,字辅臣,号养吾,别号朴庵。在农工商部及邮传部任职时,他积极参与新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还曾奉命赴日本考察工商实业。回国后,他到无锡省亲,积极支持其兄弟、族人唐保谦、唐纪云、唐骧廷等顺应时势,投身实业,同时,积极倡导地方建立商会。
  除此以外,创办无锡第一家近代企业的杨宗濂,在锡金商会的筹创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时有报载:“宁省之无锡、金匮两县,以米帛丝茧为土产大宗。因商业未能改良,驯至利权渐失。闻该处绅士杨京卿宗濂等,拟仿照崇通商会章程,设立商会,公举会员,并妥订章程,实力整顿。已禀常镇道转详商部立案矣。”
  上述这批京官,在清政府上层有着广泛的人脉资源,再加上参与变法新政、兴办工业企业,以及受委派出洋考察,思想开明,因而在帮助地方创办商会等诸多事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因此一直受到地方的尊重。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六月,锡金商会正式成立。推举周舜卿为总理,过玉书为协理,华文川为坐办,蔡缄三为庶务,会所暂借北门前竹场巷钱丝两业公所部分用房。为了完善组织,锡金商会成立之初即向县城以外的乡镇延伸发展分会组织,同时在原有传统的商业行业、同业公所发展会员。所以,锡金商会最初有20多个工商业公所(公会)派代表参加为会员。

  ■ 突破传统格局的工商业者之家
  商会与传统行会区别的重要标志,是制订不同于传统格局而有近代全新内容的会章。锡金商会在创建之初,制订了《锡金商会发起章程》,内容分命名、宗旨、职员、责任、选举规则、入会规则、出会规则、集会规则、议事规则、会所、会所规则、度支规则和改章等13章。形成这一整套运行规则,既保证商会会务的开展,也体现了它的现代性特点。清末直至民国,商会的规则虽多有修改,但核心的如合众、平等、公开等理念一直贯穿始终,这表明锡金商会的性质是一个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近代法人社团。
  以清末锡金商会历任总理为代表,对其领导层成员的情况加以分析,可更深入地观察到这一时期商会组织的性质。
  首先,近代工商业实业家成为商会的核心。无论是前期的周舜卿、祝大椿,还是后期的薛南溟、华艺三,尽管他们也曾是传统商人,有的还担任过买办,但此时均转型以从事实业为主,成为新经济的领袖。以他们为代表的近代企业家的崛起,使昔日传统商人掌控地方经济命脉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由他们倡导的,并吸纳、改造传统行会组成的新型商会,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的主角。
  其次,商会总理都是对地方有大贡献而树有良好口碑的人。在苏州商会档案中,保存有一份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初五日宁苏两属纳税数额最多的前20人的名单,其中无锡、金匮两县有4位,周舜卿与祝大椿二人分列第一、第二位,雄踞榜首。由此可见,这些工商巨头所获取的地位,是与他们首屈一指的纳税额相匹配的。除此之外,他们在无锡地方还做了大量公益事业。周舜卿在其家乡东开展全新的乡镇建设,筑马路、辟商市、办学校,造福一方,由此,当地百姓把这座古镇改称为“周新镇”,以表彰他对家乡所作的贡献。
  此外,以商会总理为代表的不少会员长期滞留上海,加强了无锡商会与上海等地的联系。在清末,锡金商会作为一个组织,积极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与包括上海、苏州等商会保持了密切的互动关系。周舜卿、祝大椿、荣家兄弟等积极参加沪苏等外地的活动,拓展了锡金商会的影响。这样的作为,不仅巩固他们自身作为上海滩绅商代表的地位,也扩大无锡城市及无锡商人在上海的影响,使锡帮商人在上海滩成为重要的商帮之一。这种两地的兼容与互动,为锡金商会信息的获取、态度的趋同、行为的合一创造了条件。把锡金商会与上海商会《章程》的宗旨作一对比,就能发现其中如“通上下”“联群情”“陈利弊”“定规则”等表述多有吻合,这既说明当时无锡商界对上海的追随,也反映了上海作为近代最早开放的城市,其率先举动对无锡这样的内地县域的辐射影响。

(节选自《无锡商会史》)

链 接 >>>

经济学家吴敬琏谈商会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组织结构变得愈来愈复杂多样,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地区乃至社区层面,都有许许多多、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需要处理。这些公共事务不可能像传统社会里那样,由政府来直接管理,而是要有相关领域的公民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我调节。这就是所谓的“第三域”。在现代社会中,“第三域”变得愈来愈重要。
  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商会的改革发展、民间商会的建设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行业协会商会等四类社会组织实行无主管登记这个大前提已经确定的情况之下,其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解决。
  在我看来,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第一,如何更好地回归商会的本性,使行业商会真正成为由工商业界自愿成立、自主代表业界整体利益、依法自治的民间组织。第二,健全法人治理机制,摆脱来自少数大型或者有权力背景的企业操控,摆脱被帮会组织操控。第三,政府怎么监管,探索出一套政府既不干预商会的内部事务,又要保证商会活动合法合规的好的监管办法。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