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蜀山
时间:2017-11-14 15:45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
邓君曙 文
【一】
蜀山,既是山名,又是地名。它位于今宜兴市丁蜀镇东北侧的蠡河东岸,距丁山不过2千米,海拔仅为59米。嘉庆增修《宜兴县旧志》称:“蜀山在县东南三十八里,一峰屹立,水环其麓,亦名独山,罨画溪自南北注张泽桥入东溪,群山皆在河西,惟蜀在河东,山麓有东坡书院。”据清初吴骞《阳羡名陶录》考证:蜀山,原名獨山(独,繁写为“獨”),宋熙宁年间(1068—1077)苏东坡来宜兴游历,从太湖上岸,见一山兀立,风光秀丽,似同故乡,问其名,谓“獨山”。苏东坡登山感叹:“登獨未见犬,此山似蜀”,又联想到《尔雅·释山》中的解释“獨者,蜀也”,便建议去偏旁改獨为蜀。宜兴人十分敬仰苏东坡的人品和才学,非常乐意接受他的建议,自此独山之名渐渐淡去,蜀山之名传至今日。
新中国成立前的蜀山区域,东至前墅村,西至常安村,北至木渎桥,南至丁蜀大桥,有龙窑17座,常住人口约4000多,自古有“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之称。
【二】
苏东坡曾多次到过阳羡(宜兴古称),有卜居阳羡,“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之愿望。在此逗留期间写下诗词十余首。元丰八年(1085),苏东坡得宋神宗诏旨,准定居阳羡。是年5月,苏东坡携全家来蜀山,买田筑室于蜀山南麓,称为“东坡草堂”,亦称“东坡别墅”,大约瓦房、草房夹建。他所作《菩萨蛮》中有“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造物游”之句。苏东坡卒后,房舍遂荒废。元代经修葺改为“东坡祠堂”,后又为僧舍。明代弘治十四年(1501年)邑人、工部侍郎沈晖捐地30多亩于此扩建,改名“东坡书院”。有屋宇36间,楼房7间,厅堂四进,建筑古朴浑厚。书院内跨泮池有一座宜兴现存最小的单孔砖石桥,俗称“洗砚池桥”。清咸丰年间,书院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光绪十七年(1891年),东南八乡,计有二十四族合力重建。三十二年(1906年)七月,书院改为“东坡高等小学堂”,大门口匾额“东坡学校”由时任清代农工商部左侍郎署理尚书唐文治所题写。
自清末开始至民国,东坡书院一直是生童、学子的课读之处。民国13年12月27日,郭沫若受“孤军社”的委托从上海来宜兴,调查“江浙战祸”。曾在东坡书院借宿过一晚,并应邀向师生作了演讲。回沪后,撰写了《到宜兴去》一文。民国14年,蜀山北街的私立女子高等小学堂和东坡高等小学堂合并,从此学堂允许男女生一起就读。
1982—1983年在鲍增泽、鲍曜生、葛如洪、潘序伦的资助下,整修了东坡书院。1989年,东坡小学从书院整体迁出。2002年,东坡书院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年,丁蜀人民政府筹资500余万元,历时两年对书院作了整体修缮,收集并陈列苏东坡的有关史料实物,向社会开放。现院内的《楚颂帖》(亦称《橘颂帖》)石刻为重修时仿制,清翰林院编修礼部侍郎、邑人周家楣书“东坡买田处”,清浙江巡抚任筱园书“讲堂”,清同治江宁布政使、眉山杨能格书“似蜀堂”,三块匾额均为出新后的清代原物。另新增了由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创作的苏东坡紫砂雕塑立像一座(高2.8米)。现“东坡书院”匾额上的四个大字,是1982年春,时任东坡小学校长唐川弘投书《人民日报》,转请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所题。
【三】
蠡河沿蜀山脚下的老街蜿蜒流过,蜀山大桥东西向横跨于上,大桥西堍向南连接南北向的常安桥(又称“油车桥”,亦为古桥。《光宣宜荆续志》载:光绪七年,里人易石重建。现桥为当代重建,2003年3月19日被市文管委列为文物控制单位),大桥东堍直对蜀山西麓,南折与古南街相接。此桥为花岗岩石料砌成的单孔圆拱桥,其始建年代钩稽无考。据宜兴旧县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寓居宜兴的溧阳史际协助陈金领官银重建。该桥出水面一丈六尺(约5.3米)高,石砌扶栏宽0.4米,石级宽约0.4米、高0.1米。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时,翰林院编修吏部侍郎、邑人周家楣撰有两副桥联,南面为:“不霁何虹,天遣娲皇来补石;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北面为:“宣歙溯来源,两岸静涵荆水绿;浙湖通要道; 一弓长抱蜀山青。”1980年拆该桥时,幸被有心人将对联刻石砌入了钢筋混凝土桥东西桥堍边的河帮岸里,方被保护至今。
折向西南方向的蠡河蜀山段,河口开阔,并分出了一条东西向的外河(又称“老河”),外河西南与蠡河相连,东通太湖。外河正对东坡书院大门又向北分出了一条长约300米、宽约20米的浜河,途中还向东延伸出一条较小的单家浜,至三夫人庙前。当浜河的浜顶直达东坡书院大门前百余米后,又直角状西弯,沿潘家祠堂门前流过约200米,这便是老一辈蜀山人记忆中的“书院浜”。在没有水质污染的年代,推门便可见一泓碧水,倒也别有一番水乡风味。而且这条浜河中有装窑货的驳船往来,据古南街的几位老人说:“以前蜀山南麓潘家祠堂的后面东西两侧分别有祠堂窑、官财窑两座龙窑,是专门烧紫砂壶的……烧好的紫砂壶由窑户联系驳货船,就在书院浜货运河埠装船外运,也可到蜀山轮船码头托运。另外这些驳货船也送烧窑或家用的柴禾来,其它如泥料、乡坯等也送进来。”解放前,东坡小学放寒暑假或开学时,附近乡下一些寄宿学生的家长还会专门雇船前来接送,船靠浜岸,就等于到了学校。可惜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被逐渐填没,砌上了房屋。
【四】
历史上,蜀山的寺观庙堂甚多。据清道光《续纂宜荆县志》载:关帝行宫在蜀山,乾隆十九年潘永季等建;三夫人庙在嘉庆十年,修建庙内景云楼并构园亭,道光十五年重建庙台;祠山殿在蜀山顶,康熙年间,潘进捐资重建,道光元年修。宗教的兴盛,从另一角度也反映了当时蜀山农耕经济、陶业的繁荣和民间宗教、信俗的风尚。今重建的显圣禅寺,为三夫人庙的前身(清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三夫人庙易名为“显圣禅寺”)。
三夫人庙,又称“三娘娘庙”。是东吴赤乌三年(240年),孙权为报答三位村姑的救命之恩所建。原址在东坡书院东侧,坐北朝南,背枕蜀山,东滨溪河,殿宇巍峨,气势辉煌。有大殿三进,东西厢楼为偏殿,房子有60多间。在第一进大殿的楼上供奉有三位娘娘的塑像,彩衣飘带,神采奕奕。庙内香火十分旺盛,尤其每年八月初一到初九,是三娘娘庙的香火日,期间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有三位娘娘“下殿”“上殿”仪式(八月初三,将三位娘娘塑像从楼上厢房里抬到大殿上供奉,让香客瞻仰,谓之“下殿”;八月初八,把三位娘娘塑像抬上楼去,回归各自的厢房,谓之“上殿”)。届时,来自沪、浙、苏、皖四面八方的香客不下万人,热闹非凡,盛况空前。
1941年—1945年抗战期间,宜兴教育界前辈宋元休、李宣洁、吕梅笙等曾借用该庙办起了东坡中学,尽管校名几经变更(用过“宜兴县第一临时中学”“七临中”“公立宜兴中学”“私立东坡中学”),但“东坡中学”校名流传最广,一直是当时宜兴东南八乡有名的最高学府。师生们以神殿作课堂,整日与神像为伍,夜自修一灯如豆,虽处战乱之中,但师生们爱国之情未泯,经常会聚集在一起唱爱国抗日歌曲。抗战胜利后,师生们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斗争;还成功排练了话剧《雷雨》,对外公演,轰动了全镇。东坡中学延至1950年8月,后迁至丁山白宕关庙内,成为私立丁蜀初级中学。三娘娘庙在1953年被改作蜀山农业社仓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拆,建为紫砂工艺厂职工宿舍。1994年1月18日,经宜兴市人民政府同意,恢复显圣禅寺佛教活动点,现重建的显圣禅寺易址于蜀山东麓,五大主建筑沿山而上,建筑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已具规模。
【五】
蜀山山上林木葱茏,曾有貛、山兔、松鼠、刺猬、蛇类及众多飞鸟。南麓曾有一座建于清末的“蒋孝子牌坊”,坊额上有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题词“孝阙流芳”,惜毁于1966年“文革”破“四旧”中。近年有热心人士寻找收集到部分残缺构件,地方政府拟择地恢复这一文物。蜀山还是紫砂陶的发祥之地,早在明清时期,在蜀山脚下和蠡河之滨就形成了集陶、商、农为一体的小镇街市,清时有巡检驻此。这里的老百姓在蠡河两岸临水而居,几乎家家抟泥制坯。清初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在“双溪竹枝词”中有“蜀山旧有东坡院,一带居民浅濑边。白甀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之句,便是对蜀山窑场的真实描画。
2005年至2007年,南京博物院、无锡博物院、宜兴市文管委和宜兴市陶瓷博物馆联合对蜀山紫砂窑址进行考古挖掘,在7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各类窑址遗迹,包括明清古窑址在内,就有10处,充分显示了蜀山制陶业历史的悠久,还为蜀山紫砂的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可以说,在清代蜀山已是紫砂生产、出口的重要码头,古老的蜀山南街是通向世界的水上陶路的源头。
从蜀山走出去的名人,有中国“会计之父”潘序伦,有著名作家葛琴,有戏曲大师阿甲,有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吴浩青,有紫砂七位老艺人和众多紫砂名家大师。据不完全统计,从东坡中小学毕业的学生中,成长为知名专家教授及高级工程师的人才达数千人。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