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古诗楹联

从诗歌中读清代无锡布码头繁荣

时间:2016-07-02 09:33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石 雨

  米码头、丝码头、布码头、钱码头,甚至书码头等,无锡的文史专家们,为佐证无锡历史上的辉煌,总结出上述名目众多的“码头”。如果静下心来,认真查看史书,就可以发现:只有清代布码头,才是真正的辉煌,它带来的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几千年来封闭的自然经济,使无锡这个常州府下的县城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名城。无锡布码头还是清末民初无锡民族工商业崛起发展、迈进全国先进行列的嚆矢,其他的“码头”在存在时间、社会作用、历史意义等方面都无法与布码头相比。

 

纺织当时是维持生计的主业
不仅农民,连城市贫民也加入纺织行列

  在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务农历来是农民的生存根本,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纺织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副业而已。但是,这种传统经济生活模式,在清代无锡(包括当时的金匮县,下同)已不复存在。据《锡金识小录》载,当时无锡广大农民耕作一年,交纳地租后,只剩下三个月的口粮,其余时间“阖户纺织,以布易米而食”度日。在一些地瘠民淳的乡间,如当时的怀仁、宅仁、胶山、上福等乡,大部分农民已“不分男女,舍织布纺花,别无他务”。这说明纺织已不再是无锡农民的副业,而是他们维持生活的主业。
  从当时史料与诗文记载看,无锡纺织已是全民参与的巨大产业,非但农民以纺织谋生,连无锡城市贫民,也加入了纺纱织布的行列。《锡金识小录》作者黄卬是个嗜书穷书生,生活清贫,当时有人生动记述他的窘境:

    “所居老屋三楹,寝室庖湢咸在,纺车织具、钺管刀尺纵横错置,子女啼笑满前,君但危坐持一卷洛诵,不少休”

    这说明他虽然住房狭小拥挤,还得腾出空间放置“纺车织具、钺管刀尺”,靠家人纺纱织布过日子。

 

商业为布码头保驾护航
布码头带来百业兴旺在地名上也有反映

  无锡布码头是当时的经济奇葩,无锡不出产棉花,生产的布则在外地大量销售。雍正乾隆时有四首诗充分反映出这种原料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商业运作模式:

“北塘直接到南塘,百货齐来贸易场。第一布行生意大,各乡村镇有银庄。”

“清晨抱布换棉花,露湿衣襟晓月斜。喔喔鸡声高唱后,乡村妇女尚摇纱。”

“花布开庄遍市廛,抱来贸去各争前。要知纺织吾乡好,请看江淮买卖船。”

    诗后有注云:“邑中布疋多行于江淮一带。”

“万斛龙骧衔尾开,樯鸟樯燕喜徘徊。蜀山窑器名泉酒,个个船来买一回。”

    诗后注曰:“粮船北上,必集湖尖(今江尖)置买义兴(今宜兴)窑器及惠泉名酒”。
  上述四诗前两首,告诉我们当时无锡商业首先是棉花、布与米的交换,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并重,生意兴隆,规模巨大,城乡交流密切。“各乡村镇有银庄”,是说城里的布行在乡下也有分号,但为什么说是“银庄”?原来当时的布行不只是做布的生意,而是棉花、米与银两“一店通”。后两首指出无锡与外地的巨额贸易,大吨位的航船满载棉花与米,一艘艘开来,停泊北塘,收购布之后,又购宜兴窑器、惠山泉酒等无锡特产后离开。
  布码头带来百业兴旺,这在地名上也有反映。当时北塘一带有布行巷之外,还有竹场巷、笆斗弄等以生产资料命名的巷子,江阴巷则是江阴棉花商人店铺麇集的地方。这些地名在明代是没有的,到清康熙时才记录在县志上。

 

服务业空前大发展
茶馆酒肆遍于城乡,餐饮业、演艺业兴旺红火

  《锡金识小录》说:“酒馆茶坊昔多在县治左右,近则委巷皆有之……各乡村镇亦多开张。昔卖清茶唯在泉上,后乃遍于城市。”明代无锡虽有邹望、安国两人名列嘉靖年间全国17家巨富排行榜,但他们都是做远距离贸易的,经营都在海边城市进行,自己的家乡无锡商业并无起色,故茶馆酒肆别说乡下,就是城区也不多,只在县衙门附近有几家而已,但到清代无锡布码头时,就遍于城乡了。为什么这样?
  商业繁荣了,物流人流增大,势必促进服务业发展。另外,以前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内需几乎为零,现在城乡全民皆织,布织好就可换钱,钱比种庄稼来得快,上茶馆酒肆就成自然的事!雍正时两首诗说:

“扫除一室供瓶花,对幅诗笺壁上遮。汲得二泉烹活火,招牌高挂卖清茶。”

“惠山泉酒久驰名,酒店齐开遍四城。最是江尖风景好,红阑绿柳远山横。”

    这显然是说全城都有茶馆酒肆,但最密集的还是北塘一带。
  餐饮业红火,演艺业也兴旺,当时有诗为证:“梨园歌舞向春山,顾曲周郎也破悭。欲使游人囊尽解,苏州再去换名班。”此诗告诉我们,毕竟无锡当时的服务业还处在爆发式发展阶段,来不及培育自己的演艺业,只好借用传统消费城市苏州的剧团满足无锡的市场需求。

 

房地产业发达利润惊人
当时无锡城区门面房租金普遍上涨,但北塘最贵

    大运河北塘湖尖到黄埠墩段,早先是芙蓉湖深水区,大运河贯通其间后,这段河面就格外开阔,适合停泊大量大吨位船舶进行巨量棉花、布、米的交易,北塘一带因此成为无锡布码头中心。据记载,当时无锡城区门面房租金普遍上涨,但北塘最贵。
  明代北塘湖尖(今江尖),大运河中一个弹丸小岛,约有47亩田,另有芦苇荡一分,业主为胡氏。至嘉靖时,胡氏将整个湖尖卖给俞氏,地价不到一千两银子,一亩地平均还不到22两。俞氏在湖尖建衍庆庵,作为自己的功德院,其余土地租给63家佃户种庄稼,每年收租金纹银40两、夏麦5石7斗、秋米31石8斗。至崇祯十一年(1638),俞氏又将湖尖以当初买入价转卖蒋氏。明代湖尖只是一块庄稼地,地价百年徘徊。但至清顺治十年(1653),北塘渐成无锡商业繁华区,人口密集,蒋氏瞄准商机,开始以江尖地皮造房经营房地产,大捞了一票。当时有人对此感叹:“(从明嘉靖间)迄今(指清顺治间)八十余年,基地寸金,高甲城北矣!”
  湖尖大多是做宜兴窑器生意的商铺,老板们借着布码头发了大财,财大气粗,每年秋天棉花、米船大量来锡,就在夜晚烧火做广告,当时有诗曰:

“浮屠七级叠银缸,万火齐明照十方。送尽初秋惜残夜,新词最忆顾纑塘。”

    当时没电没路灯,漆黑的夜晚,湖尖一片光明,壮观夜景令康熙时著名词人顾贞观为此写出优美词曲。抒情的老地名湖尖也因之改名为江(缸)尖——展示出商业对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