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传说

漂浮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老故事 —— 张渤

时间:2016-03-16 11:16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阿福  文

  因水流的常来常往,梁溪由运河入了五里湖,仍有它自己的河道往太湖走。五里湖是太湖的一个内湖,湖边有晴红烟绿的蠡园,传说越国灭了吴国后,辅佐越王勾践的范蠡,携西施隐居于此。梁溪中的仙女墩,又称仙蠡墩;梁溪“分而南”的中桥河,又称马蠡港,其地名均与范蠡有关。马蠡港俗称骂蠡港,指亡国的本地百姓,曾当面怒斥范蠡谋取吴国不择手段。
  康熙县志称,梁溪入太湖于后溪港,后人将此地称为犊山口。犊山有三座石峰,据说汉朝以前是连成笔架状,横阻于太湖和五里湖之间。因彼此不通水路,干旱年份引不了近在咫尺的太湖水,遇涝灾又无法往太湖里排水,运河这边的百姓苦不堪言。
  传说在汉朝的时候,一日来了一个带广德口音的人,他名叫张渤,自称可以打通铁板岩的犊山,解除百姓的困厄。他是白天睡觉,夜间作业。因工期长,劳动强度大,且白天有四个女儿在屋里吵闹睡不好,张渤瘦得形销骨立,他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天夜晚,这女人挎了一个篮子,篮子里盛了一笼咸菜团子,还有一碗冻狗肉,她是顾不得先前的约定,非给张渤送饭去不可。
  跌跌撞撞走到犊山边,竟看到月亮底下有一头体形庞大的猪婆龙,正用力拱山上的铁板岩,山摇地动,势不可当,那女人给吓得尖叫起来,顿时断了气。就在打通山体的那一刻,女人的尖叫声惊动了天兵天将,他们驾云而来,把擅自下凡的猪婆龙捆绑一番送到天庭,由玉皇大帝判他入天牢。
  张渤治水的故事,在江南地区广为流传。民间称他的祖先张秉,是大禹治水时的得力助手。南宋刘昌诗撰著的《芦浦笔记》记载:“张渤,汉武帝至宣帝神爵间人,原籍安徽广德州,他开浚圣渎四百里,从安徽到长兴,皖苏顿以沟通。”广德人说他是变成一头大猪,“驱役阴兵,开凿河渎”。
  因张渤治水卓有成效,唐中宗封他为广德侯,宋理宗封他为正佑圣烈昭德昌福真君,广德人称他为祠山大帝,无锡人称他张大帝。江南各地修张元庵,或称张王庙,常年祭祀为民造福的张渤。无锡的张元庵,在南门外的运河旁,每到农历二月初八,庵主就在张大帝的神像前燃一柱巨大的蜡烛,故无锡有“二月初八张元庵看大蜡烛”之说。
  张渤拱犊山通太湖的水利工程,虽在民间广为传颂,但元明清各朝县志,均无文字记载。犊山口究竟是人工开凿,还是自然形成,也无人深究。而张渤治水故事的深入人心,则说明运河的航运,以及运河两岸的城乡发展,与太湖密切相关。这也说明,连通运河与太湖的梁溪,在水利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