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地名

县前东街 县前西街

时间:2016-03-01 14:47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周伟 文

  如果你是一个无锡土著,就会知道无锡城中这两个地名的出现,不过是二十几年的事。曾有人在东林书院论坛上发帖,抱怨“县前”这个街名太土。事实上,正如众网友在回帖中所说,它的出现不是平白无故,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县前西街(西河头)路口(由东向西拍摄)

  县前东街
  说这两条街,先要说县前东街;说县前东街,就首先要说县前街。
  无锡,自西汉设县至1949年两千多年时间里,除元末至明初短暂升为“州”的七十来年外,级别一直未获提升,所以这个县前街的“县”肯定与无锡县的“县”搭界。事实的确如此:1724年,雍正将无锡一分为二,县治也以城中运河(直河)为界,河东为新设金匮县地盘,河西仍然称无锡县。金匮县衙就设在原仓桥直街上,即原崇安区政府的位置,称“新县前”,以区别于位于县城西部的无锡县“老县前”。民国成立,因一开始的锡金军政分府驻此,后来的无锡县政府也驻此。民国无锡县政府将其改称为“县前街”。
  对我们这些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人来说,有清晰的记忆。60年代中期,即文革开始前,那时里面的政府机关,已从解放初期的无锡市人民政府及后来的无锡市劳动局、兵役局,变成崇安区人民政府了。从中山路拐进来到区政府前这一段,路面较宽,汽车可以一直开到区政府里面。区政府对面原有个大照壁,就如今薛福成“钦使第”对面的照壁一样。我们懂事那会儿,已改作了几间汽车库。汽车间东面向南有条十来米长的小路,据说1953年县前街与县下塘之间的小河填没前原有一座兴隆桥,到头就是“县下塘”,一条基本与县前街平行的街面。
  早先无锡沿古运河,叫上塘、下塘的地方有好几处,如离县下塘不远处的仓桥西岸往北那一段,就称为仓桥下塘街。城中古运河(直河)未填掉前南市桥东称“二下塘”,桥西称“南市桥上塘”。新生路未建前,其中有一段称“三下塘”。至今仍有一处称“下塘”的,便是南门古运河街区内的“南下塘”,它河对面的南长街一段旧称“南上塘”。至于上塘下塘为何一会儿在河东,一会儿在河西,个中缘由,笔者通过市史志办友人询问了地名专家郁有满先生,郁先生解释说:当年是以城中大市桥为界,大市桥以南,上塘在西岸,下塘在东岸;大市桥以北,则上塘在东岸,下塘在西岸。这些地名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起了变化甚至消失了,但在讲述某个年代的事时,你必须要找出当年那些地名来才能讲述准确和完整。曾见一部讲述无锡历史的电视片将“二下塘”字幕打成了“而夏堂”,这就很容易产生歧义。
  回过头来说“县下塘”,前文笔者说它是一条街面,其实除了笔者母校——胜利门中学,还有一家叫“县下塘粮店”的居民粮油计划的供应站外,再无别样的特别之处。粮店往东不远,路又拐向北,与县前街汇合了。但从解放前的城区地图上看,从城中直河叉流过来东西向的小河就是由此拐往北去,过一座“黄泥桥”,经锦树里,汇入内护城河。说得明白一点:县前街和县下塘中间原有条不宽的“仓河”,这两条街面都以中山路为起点平行向东至黄泥桥,往东就是盛巷和园通路。小河填没后就是我们儿时所见模样。然而到了90年代初,随着县前东街的出现,这一切全部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图中县前东街南侧崇安寺石牌坊处,为胜利门中学原址

  县前西街
  现在县前西街地名中的这个“西”,固然是为了应对县前东街。其实这条街早先与县前街没有什么关系,原本是一条名叫“西河头”的小河,那是生养笔者的地方。西河头变成县前西街,除了它1958年被填没,主要是其位置大体与县前东街处于一条直线上,从而被并没。从这点上看,道路与学校一样,出名很重要,学校名气大了就可并合其他学校,道路名气大了也是如此。江阴巷、欧风街,不就并入中山路了吗?
  其实填没后的西河头,要比县前街热闹得多。
  首先它路宽,这个要归功于西河头原先的格局。西河头它不像县前街和县下塘那样,两条小街都是面对面两排房子,中间一条水沟似的小河,显得十分局促。西河头河两岸居民房前均有三五米的空地,本就显得很空阔,河一填,优势更明显。
  更有优势的是全市绝无仅有的那家棒冰厂,就坐落在西河头那弯弯的腰际上。每当夏日来临,全市所有的冷饮商店,工矿企业,小商小贩,汇集于此,热闹非凡。冷饮商店和那些工矿企业自不必说,冷饮冰块装上汽车,轰响着一溜烟不见影子了。那些冷饮小贩,看着他们表情轻松地肩背空木箱走过去,一会儿一个个龇牙咧嘴斜着肩胛走过来了,装满棒冰的木箱变得十分沉重,他们上身前倾,斜背的木箱基本靠臀部支撑,嘴里还不时叫喊:“荫凉棒冰,棒冰吃伐荫凉棒冰——”笔者不知道他们批来的价格是几许,只知赤豆棒冰卖价4分,奶油的5分。那个年代别说汽车,拥有自行车的人很少,马路上的板车也都属于各个运输社,做小商小贩只能手拿肩扛。还要冒着酷暑,整日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十分辛苦。
  到了个人能拥有摩托车的年代,棒冰厂迁走了,西河头热闹仍然不减。小商品市场的开设,使得这条马路一下子显得狭窄起来,琳琅满目的各式摊位摆在两旁,绿色的玻璃钢瓦棚盖连成一片,像两列长长的绿皮火车,人们在其间整日里如潮水般地涌来涌去,笔者从家中高处的窗台望下去,其景犹如前些年每到春运时刻的火车站。
  黄昏时分,喧闹一天的市场沉寂下来时,那些住在西河头底黄石弄口的歌舞团演员出现了(不少人后来都成为笔者的同事),她们一个个英姿焕发,昂着头,挺着胸,迈着舞蹈演员特有的外八字步从笔者家窗台下经过。这也是当年西河头一道靓丽的风景。

现县前西街路口,图中公交车处约为当年太平桥所在位置

  小弄小街
  随着县前东街、县前西街的出现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一批小弄小街自然也消失不见。前不久,高中好友们聚会,做东的同学无意挑了位于现今新生路和县前东路交叉口的那家西新饭店连锁店。笔者到那一看,发现就靠着当年母校的位置,刚把这发现跟大家一说,随即有一同学满不在乎出言道:他早先的家,就在这幢大楼身底下。从而引发起同学们的一阵回顾思潮。
  做东的同学说他家原先也就在饭店对面的国联大厦身底下,当时的门牌号是城头弄19号。这笔者也比较清楚,城头弄在光复门未开辟之前,可是一条贯穿整个城区南北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从南门的便民桥出发,向北经三箭河上的丹泾桥到三下塘,过六箭河上的斜桥到盛巷,再经城头弄抵北城墙下的新桥,过了新桥,左手转弯可到北城门,右手转弯可达东城门,其作用不容小瞧。
  笔者当年父母的家虽在西河头南岸,可是我们这整个大院早先的门牌号却是“太平桥街17号”,这是原西河头东,与城中直河相汇合的地方有座横跨西河头河面的“太平桥”。这座梁式砖石结构的桥长4米,宽约2米,往南一段至大成巷东口就称为“太平桥街”,有百余米长,我们大院的大门就在这街上。这小桥和小街,随1958年西河头的被填没均告消失。但“太平桥街”的门牌一直沿用到70年代中期。从现在的格局看,当年的“太平桥”就身处如今县前西街口中间,往南一段就是历史上的“太平桥街”北起始段。
  在这个遗址的斜对面,即如今中山路356号至386号的后面,原有一条与中山路平行南北向的长50米左右的“监弄”,这是原清代金匮县监狱所在地。我们儿时还留有一段狱墙的残迹,狱墙下部都是整整齐齐的青石条,据说此墙有一米厚,不外乎是防犯人挖墙逃脱吧。我第一次看到这段墙,还是当年对锡城路况十分熟悉的外公指引着我去的。如今我在那段中山路上前后走了两个来回,已找不到这狱墙一丁点儿的影子,只见一幢空无人迹的办公大楼矗立在它原先的位置上,难道真是沧海桑田了吗?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