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人杰 >> 无锡英杰

冯晋庸 —— 一枝一叶总关情

时间:2016-01-08 15:5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他学成于“江南美专”,一生致力于创作和传承植物科学画

  □  本报记者 文扬

  冯晋庸的家位于北京中关村附近,是中科院的宿舍楼,老楼如今在繁华的北京城里显得简朴而低调。家里空间不大,甚至稍显狭小,客厅里只摆了几张冯老看书、画画用的书桌,周围墙上挂满他的得意之作:植物科学画。画中植物,有的颜色鲜艳照人,有的纹理清晰可见,让人眼前一亮。
  植物科学画,本报曾专题报道,它是为科学研究而描绘植物的绘画种类。与普通植物画不同的是,植物科学画既要求精准地反映植物和器官的形态特征,同时又要求与艺术融为一体,科学与美,二者不可偏废。如今,全国专职从事绘制植物科学画的人只有大约10人左右,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今年已经年过90的冯晋庸就是这个画种的守护人之一。
  他是中国科学植物(生物)画的奠基人冯澄如教出来的中国第一批科学绘图师,职业生涯中,冯老整整画了55年植物科学画,涉及植物3000多种,占到《中国植物志》所载3万多种植物的十分之一。


为植物立传
  他用钢笔“打败”单反相机

  1984年,美国概念画美术馆举办植物科学画展,展览会向冯晋庸发来了邀请函。作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科学画家的冯晋庸寄去了两种风格的作品,一种是传统中国画,另一种是植物科学画。
  让冯晋庸没有料到的是,他的植物科学画特别引起国际同行们的兴趣。当时的国外杂志报道说:“冯先生的科学画都是植物的精细的科学复制品,其精确程度惟妙惟肖地像是来自皇家植物园的插图画,但这些画又确实是中国的,人们决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欧美插图画家的作品,不会以任何方法来混淆它们科学的严格性。”他们称冯晋庸的传统中国画是“中国学者画”,因为这些绘画在挥毫泼墨之间也十分注重作画对象的科学“肌理”。国际同行评价说:“冯先生的中国学者画,达到了与来自大自然材料一样的程度,这些画吸引你看到富于生命感的、处于运动中的自然界。”这次画展的作品又被送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展出。
  后来在美国举办来自中国的当代绘画展览,作为参展的10位中国画家之一,举办方拿着冯晋庸的作品与英国皇家植物园画廊的作品作了比较,他们认为冯晋庸的作品更加细腻入微、栩栩如生。
  很多人称赞冯晋庸的植物科学画是一支绘图钢笔胜过了几千万像素的单反相机。相机只能捕捉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片段,而把发芽期、花期等不同时期的特征摆在一起,同时要把植物的刚毛、柔毛、绢毛等不同细节描绘出来,都得靠笔“画”出来。
  “相机拍的是机械图,而绘画的是对植物的认识,传递更多的科学信息。”冯晋庸说,相机对植物的记录,不一定能把科学的角度都找出来,缺少科学化和细致的表达力。冯晋庸的作品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超的境界,有一个厚积薄发、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
  冯晋庸的妻子许梅娟介绍,当年,我国每发现一个植物新种,冯晋庸都要到野外去写生,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有时晚上就睡在绳子编的吊床上,饿了啃口干馒头,渴了喝口山泉水。为了科学地再现植物新种,在风吹日晒下经常在山上面对一棵花草一坐就是好几天。例如,在美国展出的那幅科学画《油茶花》,就是他在广西的深山中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完成的,白天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观察写生,晚上在农舍昏暗的油灯下分析琢磨,第二天再爬到山上拿出放大镜仔细对照原物修改图稿,将植物新种最细微的、甚至是一般难以区分的特征真实地画出来。


痴迷植物科学画
  在时代的洪流中有所坚守

 

  1925年,冯晋庸生于宜兴云龙桥的一个农村家庭,家境贫寒。他从小就酷爱画画,在上小学时就受到老师的特别关心与艺术熏陶。
  抗战时期,许多学术水平很高的科学艺术老师都来到乡下,冯晋庸回忆,他上的乡村小学就有3位老师搞美术。另外,江南水乡优美的景色和农家墙上生动的年画等,也给了他很多灵感。
  1943年,冯晋庸进入同乡冯澄如在当地办的“江南美专”。这是他人生道路的转折点。
  当时,“江南美专”已开学两个多月。原本与这所被称为培养植物科学画家摇篮的学校毫无交集,但是随着冯晋庸逐渐发现家乡的山山水水之间多了不少前来写生的学生,他们撑着画板,执起画笔,专注投入,意气风发。这让从十岁开始就喜爱描画家边竹林、喜鹊、麻雀等动植物的冯晋庸按捺不住了,终于,冯晋庸找到了学校、找到了冯澄如,成为学生中的一员。
  在冯澄如先生的严格教育下,冯晋庸在“江南美专”学习了传统中国画,同时还学习了动物分类、植物分类、英文等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也有意识地培养科学方面的美术人才,冯晋庸在班上的美术成绩比较突出,这也为他以后走上绘画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冯晋庸介绍,从江南美专毕业后一开始并没有机会从事植物科学画绘画工作。1946年刚毕业时,冯晋庸原来是要被分配到教育系统绘制高中课本的科学插图,他很满意,算是专业对口。可是令他意外的是,最后竟被阴差阳错分配到了民政系统,做文件报刊的收发工作。每天重复着简单的机械工作,工作不太如意。冯晋庸并没有就此消沉,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作画,并一直和老师冯澄如保持着联系,也在努力寻找着回归老本行的机会。


科学与艺术融合贯通
  希望植物科学画能后继有人

冯晋庸与妻子许梅娟

  新中国建立前夕,科学机构逐步恢复,经冯澄如推荐,冯晋庸得以进入当时的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工作。1948年,冯晋庸走进了植物研究所的大门。由于此前常利用闲暇时间苦练绘画技能,所以冯晋庸一到岗就能胜任工作,当时,一个月工资只有一袋面粉,生活比较艰苦,不少同事耐不住辛苦转行了,冯晋庸一路坚持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先后在北京以及东北、华东、西南地区成立了数个以植物分类学为基础的植物研究所。于是,上世纪50年代,冯晋庸开始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做工程师,一直做到研究员。
  1957年,冯澄如编写出版了《生物绘图法》,这是中国第一本生物科学绘画专著,为植物科学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年,作为冯澄如的得意门生,冯晋庸和刘春荣、张荣厚等老一辈科学画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办“植物科学画训练班”,为《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和各地方志书等著作的编写,培养了20多名学生。后来的7本《高等植物图鉴》和包含300个科、3万种植物的《中国植物志》中的插图,都是他带着这班的20多名学生一起画出来的。冯老的夫人许梅娟当初也是他的学生,几十年协助他完成了植物巨著的浩瀚绘图工作。
  冯晋庸常对学生们说,科学画就是要按照科学的规律来画,以科学为第一生命,要严格按照动物、植物的科学形态分类将它们的特点画出来。科学画与艺术画不同,细微之处都要求非常精确。譬如某种植物,属于哪个科、属、种,都有其科学规律,要从画中区别出与其他植物不同的规律性。可以说,科学画是科学、艺术、技巧三者的结晶。冯晋庸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践行着这些理念。
  退休后,冯晋庸游走于科学画与艺术画之间,他花了一定的时间尝试艺术画。功底好、天赋高的他很快找到了感觉,如今画坛上早就有“黄胄的驴,晋庸的鱼”之说。冯晋庸的艺术画被誉为具有“自然飘逸的风格,清新典雅的品位”,特别是他画的金鱼等小动物朝气蓬勃、活灵活现,有野性、不呆板,很有运动感。
  冯晋庸如今行动不如以前方便,他已经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外出考察,靠着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纹理然后精确创作,但家里的桌子上仍然摆放着很多植物科学画的创作工具,细细的钢笔、毛笔、尺子等,偶然手痒痒了,他便摆弄摆弄曾经的工具,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拿出来翻一翻。他说,自己当年培养的一批学生也都老了,由于植物分类学偏冷、科学画价格较低、创作费时费力等原因,如今最让牵挂的是这个行当可能会后继无人。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