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抗战综述(一)
时间:2016-01-06 14:42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锡人民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后,无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继续奋斗,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抗日先辈和先烈的理想追求正在变为现实。今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不仅有助于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而且对于我们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高举旗帜、提振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推进“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无锡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回顾
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无锡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无锡沦陷后,无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挺进江南的新四军一起浴血战斗,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迎来了抗日斗争的伟大胜利。
九一八事变与无锡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东北三省发动大规模侵略,震动了全国,震动了无锡。无锡各报报道九一八事变消息后,全城工农商学各界群情激愤,各民众团体代表紧急成立各界抗日救国会、召开抗日救国民众大会、开展对日经济绝交等斗争,迅速掀起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1月28日,日军发起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后,无锡各界民众同仇敌忾,发起成立国难委员会,捐献大批食品、日用品,并组织救护队、慰问队等开赴前线,支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对日作战。1936年8月,多个抗日进步社团合并成立无锡学社,在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下开展无锡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无锡数千民众示威游行,各界纷纷建立抗敌后援团体,掀起抗日运动高潮。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战火逼近无锡。无锡抗日救亡活动的重点转入募捐、慰劳、救护。业勤纱厂、丽新纱厂、米业联合会,以及实业家荣德生等,慷慨捐献麻袋、布匹、粮食等大批抗日物资,支援国民党军队进行淞沪抗战。11月,一批进步知识青年还组成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简称“锡流”)西行,奔赴南昌和武汉,进行流亡抗日宣传,寻找党的组织,义无反顾投身抗日洪流。
无锡抗日救亡运动由兴起走向高涨,是近代以来无锡人民忧患意识、爱国热情和无畏行动的生动体现,是反抗外来侵略光荣传统的发扬光大。
日军侵占无锡与各地抗日武装的自发反抗。1937年11月25日,无锡陷入敌手; 12月2日,江阴全境沦陷;12月3日,宜兴大部分地区沦陷。日军侵占无锡后,在无锡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无锡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深重灾难。日军的凶恶残暴行径,激起了无锡民众的极大愤慨。不甘屈辱的无锡人民,纷纷自发组织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勇敢开展抗日保家斗争。据不完全统计,至1938年上半年,仅无锡四乡就涌现出了东北塘防夜队等39支、约2500余人的游击武装。宜兴、江阴也成立了苏南人民抗日义勇军、江南抗日游击队等多支大小不等的地方抗日游击队。这些地方武装,尽管政治倾向不一、组织上各自为政,但都自发地同日军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保家斗争,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中共无锡县委重建与无锡人民抗日斗争的新发展。无锡地区沦陷初期的武装抗日斗争,由自发走向逐步自觉,由分散走向逐步整合,是由中共无锡地方组织在壮大自身的过程中逐步领导完成的。
1938年5月,中共江苏省委派中共京沪线工作委员会委员王承业来无锡重建中共无锡县委,王承业任县委书记。根据江苏省委的指示,无锡县委以梅村为基地,积极寻找关系,坚持站住脚跟,隐蔽开展活动。至1939年4月,发展了36名党员,建立了锡北夹山支部等3个党支部和中共无锡城区工作委员会,成立了无锡各界抗日联合会及其党团组织。与原中央特科情报组和八路军上海办事处领导的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简称“武抗会”)一道,争取和改造了梅村强学曾联防大队等10多支地方游击武装。此外,1938年夏,中央特科以“武抗会”名义,派何克希等到江阴,组建以何克希为书记的中共澄锡虞工作委员会,宜兴也在新四军党政干部的帮助下发展了一批党员,恢复建立了一些党组织。
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无锡地区的党组织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站住了脚跟,得到了恢复发展。从此,无锡地区的抗日斗争有了党的正确领导,形成了以梅村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点,出现了抗日团体纷纷组建并走向联合、地方武装经过改造后积极开展游击斗争的新形势。
新四军东进与无锡人民抗日斗争新局面的开创。1939年5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在阵地”的指示,叶飞率领第六团从茅山出发东进,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之名于5月8日经锡北到达梅村。
“江抗”以梅村为基地,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向东作战,相继取得了黄土塘遭遇战、奔袭浒墅关车站、夜袭虹桥机场等战斗的胜利。同时,大力开展扩军工作,先后改造收编了陈凤威、曾俊峰部等7支游击武装共1350余人。“江抗”东进5个月,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振奋了无锡人民的抗日热情,促进了无锡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和群众性抗日活动的深入开展,开创了无锡人民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1939年10月,为避免与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简称“忠救军”)发生进一步摩擦,维护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大局,“江抗”先后西撤至江阴西石桥和扬中岛整训。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彻底向日本投降。从此,无锡人民的抗日斗争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迫切盼望新四军重新挺进无锡地区。
1940年9月,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奉命率领成立不久的江南抗日救国军(简称“新江抗”)东路指挥部进入澄锡虞地区。同期,新四军独立二团等主力部队也挺进宜兴和桥地区。挺进无锡地区的新四军,坚决贯彻中共中央“扩军建政”指示,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大刀阔斧地开展相关工作。狠抓地方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建立锡北、江阴、太湖、宜兴县委等党组织,迅速筹建县、区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编组“新江抗”第四支队等抗日武装,取得港下、顾山、分庄庙等战斗的胜利,开展减租减息、抗日文化教育和禁毒、禁烟、禁赌等社会管理和地方建设工作,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通过“扩军建政”,到1941年初,新四军和地方党组织共创建了澄锡虞、澄武锡、宜南、宜北、太滆等多块抗日根据地,无锡地区抗日斗争又打开了新的局面。
洋溪渡战斗中缴获的日军装备,原照存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抗日力量壮大与无锡人民抗日斗争的胜利。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苏南新四军统一整编为第六师,谭震林任师长兼政委,师部先后设在锡北张泾诸巷等地。师部下辖十六、十八两个旅,分别在太滆、锡澄等东路地区坚持抗日斗争。六师的组建,极大地发展和巩固了苏南抗日根据地。
1941年9月到1943年冬,日、伪军先后对锡东、锡北、锡南、太滆等地进行了残酷的“清乡”。面对严峻的形势,为保存力量,新四军主力及公开的党政机构暂时撤离根据地。此后,各地军民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采取避敌锋芒、隐蔽坚持与游击武装穿插相结合的策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1943年中秋节,日、伪军调集2000多兵力突袭驻扎马山岛的新四军部队和中共太滆地委党政机关。经过血战,新四军独立二团五连在击毙日、伪军数十人、牺牲40多位指战员后被迫分散隐蔽。在日、伪军的篦梳式搜剿中,太滆地委书记陈立平等33人被捕,130多名干部群众经当地群众冒死掩护安全转移。
在反“清乡”斗争中,无锡地区的新四军、地方武装和各级党政组织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不仅有效应对了日、伪军的进攻,而且保存和发展了抗日力量。
1944年春夏间,华中敌后抗日斗争逐步转入局部反攻阶段。受此形势鼓舞,遵照上级指示,无锡地区的党组织将工作重点由积蓄力量、坚持斗争,向健全各级组织、重建民主政权、恢复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转变。团结争取反对日伪抽丁征税的“先天道”暴动道众走上正确的抗日道路,大力开展锄奸、除霸、肃特、财经、文教等工作,维护地方治安,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抗战后期,无锡抗日军民基本控制了无锡地区的广大乡村,日、伪军被迫龟缩在主要城镇和交通线上,抗日斗争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经过8年浴血奋战和付出巨大牺牲,无锡人民最终夺取了全民族抗战在无锡地区的伟大胜利。8年抗战中,无锡地区付出了人员伤亡50541人、各类房屋毁损296399间、社会和居民财产损失916059.71万元(以1937年7月法币价值计算)的巨大牺牲,为全国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无锡人民抗日斗争胜利的历史启示
历史如镜,警示未来,丰碑不朽,精神永存。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而是理智的启迪。从无锡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烽火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历史启示:
爱国主义空前激发是无锡人民抗日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九一八事变尤其是七七事变后,无锡人民继承和发扬鸦片战争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光荣传统,手挽手,心连心,抛家舍业,不惧生死,义无反顾地投身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洪流,演绎了一幕幕撼天动地的悲壮活剧。为支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抗战,无锡民众发起成立国难委员会,儿童姚公权当众献出积钱瓶,女士杨也芳慷慨捐献结婚纪念金戒指;为支持淞沪抗战,实业家荣德生捐献面粉10000包,丽新纱厂捐献布匹制作军衣3000套,庆丰纱厂工人捐出“饿一顿饭”的饭钱;为保护新四军太湖游击支队的抗日物资,吃斋念佛的张巧云不惧日、伪军的电击、烙乳等酷刑,光荣就义……无锡人民表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爱国热情和壮举,体现了对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责任,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发挥是无锡人民抗日斗争胜利的关键。无锡地区沦陷后,为加强对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共江苏省委贯彻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指示,先后重建了无锡县委等党的组织,迅速在各地站住脚跟并得到恢复发展。在党的领导下,群众性的抗日团体纷纷组建并走向联合,游击武装得到争取改造并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形成了以梅村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点。新四军挺进无锡后,各级党组织大力发动群众,冲破国民党的限制,积极配合部队发展队伍、完善装备、筹集经费给养、创建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反“清乡”斗争和反顽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极大地振奋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打开了无锡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在无锡地区卓有成效的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没有新四军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抗击日、伪军的武装斗争,无锡地区就不会形成团结抗战的崭新局面,日伪在无锡地区的统治基础就不会受到沉重打击和严重动摇。
全民奋起抗战是无锡人民抗日斗争胜利的重要法宝。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锡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斗争方式,勇敢地投身拯救民族危亡的民族解放斗争。从九一八事变后无锡各界团体举行抗日救国民众大会表明抗日决心,到一二八事变后无锡各界人士发起成立国难委员会协调推动全县抗日救国团体行动;从无锡沦陷后城乡民众自发开展武装抗日保家斗争,到国民党军队在江阴花山、长江,无锡严埭、寺头,宜兴张渚、太华等地进行对日作战;从中共无锡县委等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到党领导创建抗日根据地、组织反“清乡”斗争,在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中,无锡人民表现出空前的团结、空前的力量、空前的意志,用血肉之躯,垒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灵活贯彻党的战略方针是无锡人民抗日斗争胜利的有效保障。抗战期间,无锡地区环境极其特殊复杂。政治上,属于日伪统治的核心区域,各种机构林立健全,管制措施严密恐怖。军事上,日、伪、顽军犬牙交错,力量异常强大。经济文化上,日、伪军疯狂掠夺物质资源,推行奴化教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环境上,地域范围狭窄,水陆交通便利,战略纵深有限。面对这种艰苦复杂的环境,无锡党组织和新四军灵活贯彻党的抗日战略方针,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斗争策略。无锡县委等党组织恢复重建后,不急于大张旗鼓开展活动,而是先找到关系、站住脚跟,然后稳步发展党员和健全组织。深入开展对敌斗争中,没有一味地突击冒进,而是采用以点带面、层层发动、公开与秘密相结合的对策进行斗争。新四军东进抗日时,不是直接以新四军的名义挥师无锡,而是沿用江南抗日义勇军的番号对日作战。团结引导“先天道”抗日时,没有因其道首的反共言行而放弃争取工作,而是采取“联络其上层、争取其中层、团结其下层”的策略引导其走上正确的抗日道路。灵活多变斗争策略的运用,使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得到发展壮大,有效地维护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局,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势力。
三.以伟大抗战精神助推“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和光明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走进历史,为的是开创未来,书写新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伟大抗战精神为动力,积极推动“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为谱写好伟大中国梦的无锡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必须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抗战期间,无锡人民的抗日烈火之所以越烧越旺、抗日力量之所以越战越强,胜利目标之所以越走越近,关键因素是中共无锡地方组织在宣传抗战、组织抗战、领导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没有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无锡抗日斗争的最终胜利。当前,无锡的发展正处在负重爬坡的关键时期,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正确领导,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将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法宝,将党的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化解困难的动力支撑,将党的执政兴国经验作为推动发展的科学指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必须牢固确立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落后必然挨打,这是日本侵略中国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抗日斗争中,尽管无锡军民在精神意志上表现出空前的坚强,但由于军事等物质装备的落后,使我们在人员、物质等各个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建国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锡各地专心致志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新的前进征程上,各级党政组织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发展产业作为中心工作,牢固确立“产业强市”的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夯实“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素质。
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抗日斗争中,无锡人民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先后,为了民族的生存,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智出智,团结一致、前赴后继地投身抗日洪流,壮大抗日力量,扩大抗日根据地,为争取抗日斗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障。今天,“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是惠及全体无锡人民的伟大工程,同样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和共同奋斗。必须坚持动员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全市上下真正做到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实现“强富美高”新无锡的宏伟目标。
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必须扎实做到从实际出发开拓创新。抗日斗争中,中共无锡地方组织从敌后抗战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贯彻党的抗日战略方针,先后制定了适合游击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方针、公开斗争与秘密斗争相结合的斗争策略,实行灵活的统战政策,建立符合民意的“三三制”抗日政权,团结争取“先天道”抗日,最大限度凝聚抗战力量,使各个阶段的抗日斗争得到有效开展。今天,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必须继承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思路和办法应对困难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扎实推动“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
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必须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中,无锡军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全面展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伟大抗战精神,是无锡人民抗日斗争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抗日先烈和先辈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要把伟大抗战精神和先烈先辈的崇高品质,全面吸收和融合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全力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发展大局之中,使之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元素,激励全市人民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的征程中始终保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顽强斗志,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历史无法重来,未来可以开创。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光荣的使命就在眼前。我们要认真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和“五个迈上新台阶”目标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团结拼搏、奋发图强,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而不懈奋斗!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