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丝茧业
时间:2015-12-31 15:3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大 中 小 ]
位于南下塘的“泰昌丝厂”老厂房
无锡除却“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的桂冠外,还承载着中国"近代丝都"的美誉。
拥有太湖、蠡湖、鹅湖以及众多河流,水网密布,阡陌纵横,加之温湿相宜的气候条件,无锡具有发展蚕桑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栽桑养蚕很早就成为无锡农村的主要副业。但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无锡蚕桑业却并不发达,这是因为粮食消费的压力和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小农经济体制的制约。
太平天国战乱之后,因为人口锐减,田地荒芜,为退耕植桑造就了某种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欧美市场对中国生丝的持续要求,直接刺激了对蚕桑业的开发。无锡南方泉一带的农民最先把浙江湖州的蚕桑引入。《无锡金匮县志》载:“同治初年,经乱田荒,开化乡民,植桑饲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延于各乡”。
19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无锡农民普遍养蚕,缫成土丝出售。东南乡的土丝大都在南门出售,北乡的土丝在北门出售。至19世纪末期,江浙等省出现了专营生丝购销的中间商,形成包括丝行、丝庄在内的专业丝茧市场和丝茧商业。当年在无锡南门小盐场、北门外的江阴巷等处,丝行林立,形成丝市中心。在新丝上市季节,各丝行纷纷派出人员在要道路口邀拦农民,竞相争购。丝商将收购的土丝经过整理,销往南京、上海等地,并有大宗生丝由上海转口输往国外。丝市之盛,每岁营业额可达数十万金。东乡的鸿山也是丝市中心。苏锡丝商在这里开设丝行,规模较大的约有30余家,每一熟可收土丝30余万元。
清末,无锡制丝业迅速发展。光绪四年,无锡生丝产量达13.8万斤,占苏、常、镇三府生丝总产量的38.8%,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与此同时,蚕丝贸易十分活跃,“一年也有数十万斤之巨”。光绪六年,无锡输出生丝近10万公斤,价值48万海关两。其中四成出口海外,六成销往周边地区。无锡于是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
随着中外机器缫丝厂的陆续创建,对于蚕茧的需求量随之增加。这时,江浙地区出现了代理丝厂收购鲜茧、烘焙干茧的新行业——茧行。至19世纪90年代,无锡茧市逐步兴起。19世纪末,无锡已有茧行70多家,茧灶800多座。每到春汛期,到处“茧行林立,收茧之乡,岁必百万金”。所收鲜茧经烘干后,运往上海供应丝厂,也有部分运销南京、丹阳和浙江一些城市的丝绸工厂。20世纪20年代,无锡已成为苏浙皖三省蚕茧交易集散中心。
值得一说的是,丝茧业,包括缫丝工业和丝茧商业,与广大农村和家家户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与周边地区乃至国际市场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它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比手工纺织和土布商业更为广泛、更为深刻。
(尤佳莉/整理)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