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粮食加工业
时间:2015-12-24 09:12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商报 字号:[ 大 中 小 ]
九丰面粉厂旧址,现为无锡书画博物馆。
无锡古运河西水墩(太保墩)上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利用原茂新面粉厂厂房——麦仓、制粉车间、粉库建设而成,是一座具有典型结构和特殊风格的近代工业建筑,里面陈列展示了无锡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百年辉煌历史。
茂新厂由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与朱仲甫等人集资创办,厂名初为“保兴”,是荣氏家族创办的第一家企业。它见证了荣氏兄弟从“茂新”起步发展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的历程。1937年11月,面粉厂被日军炸毁。抗战胜利后,荣毅仁奉父亲之命,主持重建了无锡茂新面粉厂,现在的厂房就是从那时保留下来的。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就是在这座修复的老建筑内,放入以前的生产设施、办公用品,以及征集来的各种文物,从而全面展现无锡作为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辉煌历史。
除了荣氏集团之外,在无锡近代粮食工业发展中,另一资本集团的“唐蔡”集团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1909年,唐保谦、蔡缄三、夏子坪等9人合股创办九丰面粉厂,成为继保兴之后的又一大厂。九丰厂址位于无锡惠山之麓,故面粉商标定名为“山鹿”,在建厂过程中,唐保谦请其六弟唐纪云协助。唐纪云有着较为丰富的机械知识,通晓英语,设备的订购、安装均由其负责。九丰初建时拥有钢磨12部,动力450匹,日产面粉5000包。九丰建厂之初,就定下了以销定产的经营方针,加之唐、蔡又是熟悉米麦行情的老手,因此企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了提高面粉质量,他们精心搭配各种小麦的比例,使面粉颜色和拉力都达到理想状态。他们还避开北方市场的激烈竞争,利用自身关系,在杭州设立销售窗口,占领浙江各地的面粉市场。1914年至1918年间,九丰面粉厂抓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遇,加紧生产,盈利达70万元之巨,相当于当年九丰投资额的7倍。当时人们的说法是:“买了九丰的股票,就好比着了头彩。”
依托无锡及江南地区丰富的稻米资源,加上“米市”的发育扩张,特别是近代工业的发展,无锡的碾米业较早从传统臼坊向近代机器碾米厂演变。无锡第一家机器碾米厂——大丰机米厂建成于1907年。到辛亥革命前,除了专为清廷漕粮加工白米的2家米厂外,无锡已经有宝新等3家碾米厂,动力由蒸汽机进而改为柴油机,业务也由代客加工发展到自行组织原料生产,出品除供应本地米店外,还大量运销上海、杭州等地。1927年,无锡碾米业开始使用电力,1930年开始采用橡胶滚筒砻谷机,1932年仿造德国自动筛成功,碾米工业迅速发展。至1937年,无锡共有碾米厂17家,资本总额16.5万元,拥有砻机和碾米机81台,年出品白米及糙米300多万担。
由于米市的独特条件,无锡的碾米厂主要附设在粮食堆栈内,形成存储、交易、加工和抵押放款相结合的形式,无锡由此成为当时全国的五大碾米中心之一。
(尤佳莉/整理)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