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地名

鲜为人知的芙蓉湖

时间:2015-07-10 15:08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 许文龙 髙辉均

 

  芙蓉花属落业灌木,髙2至5米。花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花、叶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深受大家喜爱,古时江阴城形似盛开的芙蓉花,又叫芙蓉城。在古代,无锡也有一个以芙蓉花命名的芙蓉湖。
  晋代,出惠山寺塘泾(即惠山浜)还是一片汪洋,北通武进,东接江阴,南接吴县,西北接长江。北宋前这里湖面广袤、碧浪滔天、南北相望百余里。东西更是港浜无数,绵延不绝,在当时它是江南仅次于太湖的第二大湖,面积达一万五千三百顷。唐代“茶圣”陆羽曾这样描写道:“惠山东北九里有上湖,南挖长洲,东峒江阴,北掩晋陵,苍苍渺渺,迫于轩户”,可见水域面积之大。但浩渺汪洋的芙蓉湖,又是地方上一大水害,易于泛滥成灾,所以历代的地方官员,大多把治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早在战国时期,春申君封于江东,即成治理芙蓉湖第一人。后黄歇驻守无锡期间,为无锡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充分利用无锡现有三江五湖之利,带领老百姓治理芙蓉湖。芙蓉湖在古华山北,经常泛滥成灾,民不聊生,黄歇组织军民,抗灾治水,疏通河道,修筑堤坝,筑圩造田,开挖申浦河,把水引入长江。开辟了大量良田,为发展无锡的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此时的水害没有彻底根治。
  在治理芙蓉湖水害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提到东晋时期的晋陵内吏张闤,在冬季枯水季节,命百姓挑土作坝基,计划使芙蓉湖水经五泻河注入太湖,想把芙蓉湖一步步变成耕田,最后因工程量太大,又恰好碰在严冬,泥土冻结而施工失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闤治水是次,主要目的还是想还湖造田,迫于人力物力与天气而未成功,但“还湖可为良田”确实对人诱惑很大。
  从此,很多人都开动还湖造田的脑筋,有的还付之行动,芙蓉湖的水面开始一年一年的缩小。明宣德年间(1426一1435)时逢芙蓉湖水患不断,灾民生活惨不人睹,甚至出现了“地无芳草树无皮”的景象,江南巡抚周忱会同苏州知府况钟决心对芙蓉湖全面整治,周忱采用宋代水利专家单锷的《吴中水利书》中主张“上堵下泻,化害为利。”阻止江水流入,四周开渠道排泄,先把湖水引入长江,湖水泻出后原来的湖面不断缩小,四周露出大片泥地,周忱又发动湖民,以工代赈围筑大堤六十三里,新造圩田11.7万亩,其中东部7万余亩称芙蓉圩,属无锡县的有2万余亩。西部的4.7万亩称杨家圩,全部在无锡县境内。周忱并倡导三邑湖民奋力垦殖,湖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自周忱执行围田毁湖后,芙蓉湖也就这样逐渐消失了。
  周忱在治水的同时,还修建芙蓉圩治理杨家圩,并附带治理了大小圩地二三十处,也给无锡近郊玉祁、前洲一带留下了众多的河流,便利了交通。使白浪滔天的芙蓉湖变成了绿色田野的芙蓉圩,到清代芙蓉湖已缩成了不到二十平方公里的小湖圩。现今在玉祁一带农村里的人常称芙蓉湖为西湖,而前洲一带把杨家圩称为东湖。实际上两湖均为古时的芙蓉湖。民间流传着民谣:“昔日白浪芙蓉湖一万五千顷,今成绿色田野十万八千亩芙蓉圩,三万六千亩杨家圩。高歌颂德周(忱)青天。”
  现在芙蓉湖虽彻底消失了,但留下了不少地名,例蓉湖庄,蓉湖路、芙蓉山、莲蓉桥等。古蓉湖旁的堆栈依然存在,留有周边江尖公园等名胜古迹多处,黄埠墩从湖中小岛变成运河中的文化标志,见证着千年之前吴王夫差和楚相黄歇的有关史迹。正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