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 纪念抗战胜利 >> 无锡抗战综述

无锡抗战综述(二)

时间:2015-07-01 17:42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Y(EMO0NMQBM2QM`9Y)N3P41.png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引发了全国各阶层人民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无锡人民也纷纷自发组织抗日救国团体,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日军发动进攻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后,无锡各界民众同仇敌忾,捐献大批食品、日用品,并组织救护队、慰问队等开赴前线,支持在上海抗击日军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士。

 

    1935年8月,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文委在无锡太湖边鼋头渚万方楼召开会议,商讨抗日救国大计。出席会议的有王昆仑、钱俊瑞、孙晓村、陈波儿、沈兹九、徐雪寒等及无锡读书会的代表。

 

    为响应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的“不抵抗主义”,1935年12月26日,上海学生请愿团赴京(南京)请愿,乘车途经无锡。无锡青年读书会的钱秋苇(钱敏)、陈佩三、许晓轩等和无锡业余读书会的包厚昌、李鸿年、华浩之等得知此消息后,立即赶写大量标语到处张贴,鼓动学生们去火车站欢送请愿团。省立教育学院教授俞庆棠也发动学生前去慰问。工人代表也去火车站,声援学生的爱国行动。列车行至锡西皋桥,被国民党宪兵所阻挠。附近人民群众不顾宪兵威胁,带了食品去慰问。请愿学生被迫下车,在无锡中南大戏院暂歇,教育学院、国学专修学校、无锡师范、竞志女中、辅仁中学等校广大爱国师生及各爱国团体共数千人冒雨去慰问。当天下午,上海学生被强行押返上海。

 

    上海学生请愿团的爱国斗争震惊了全国,也推动了无锡的抗日救亡运动。无锡纷纷建立起以爱国青年为主体的进步团体。1936年5月,无锡学生抗日救国会与全国18个省、市的学生抗日团体一起成立了全国学生救国联合会。8月,无锡几个进步社团合并,成立无锡学社。无锡学社的大部分成员以后都成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消息传到无锡城区后,数千民众示威游行,各界抗敌后援团体纷纷建立。各抗日救亡团体通过播音演讲、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救亡戏剧、发起不买日货运动、出版抗战报刊等救亡宣传活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战火逼近,无锡救亡后援活动的重点转入募捐、慰劳、救护。社会各界纷纷捐助抗战物资,丽新纱厂捐献布匹制作军衣3000套,米业联合会筹措军粮10万石,实业家荣德生捐献面粉5万包,庆丰纱厂工人用“饿一顿饭”的办法把节省下的饭钱用作捐助抗日,儿童姚公权当众献出扑满(积钱瓶),女士杨也芳献出结婚纪念金戒指……无锡各界抗敌后援会陆续派出七趟车,将群众募捐的钱物运抵前线。各界慰劳队到火车站慰劳开赴前线的将士,还到惠山陆军第十三后方医院慰问抗敌受伤人员。一些学医的青年和工厂青年女工组织了伤兵救护队,投入救护。在无锡沦陷前夕,80多名爱国青年组成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前往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和南昌新四军办事处,投身抗日。

 

    1937年11月25日,无锡沦陷。日军在城区纵火十昼夜,在马山实行大屠杀……为了抗日救亡,广大民众揭竿而起,无锡四乡自发组织了一大批抗日保家的防夜队、联防队,并逐步合并成39支游击队。一些乡间的游击队根据城区工人提供的情报,在群众的配合下,进城袭击日军把持的丝厂,摧毁书院弄内的伪财政局,击毙伪无锡县知事杨高伯……原茂新面粉厂工人尤国桢组织游击队穿插城乡,神出鬼没地在工运桥袭击日军,在观前街击毙伪县公署政务警长吴正荣,在周山浜华盛顿饭店击毙日军军官,打击了日军、汉奸。然而零星的游击活动毕竟势孤力单,亟待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中共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徐州失守后向长江局发出的指示,于1938年5月派王承业来无锡重建中共无锡县委,从此无锡人民的抗日斗争由自发转为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县委以梅村为基地,发展党员重建党组织,建立无锡各界抗日联合会,争取和改造了十多支游击武装。同年11月,省委派周荣生到无锡城区开展工作。周荣生依靠城区的职业青年救国会(简称“职救”)、青年界抗日救亡团(简称“青救”)、学生抗日救国会(简称“学救”)三个抗日群众团体,培养尤旭等骨干分子入党,建立了中共无锡城区工作委员会。在城工委的组织发动下,造船、煤炭、米行、搬运、纱布等行业的许多厂家通过办读书会、办夜校、拜兄弟、结姐妹等合法形式,培养出一批积极分子。他们通过发传单、贴标语、出刊物、搞罢工、惩办汉奸和粮食奸商、破坏日军征粮等,开展抗日宣传和隐蔽的抗日斗争。由惠永昌等发起组织的“青救”,在日伪举办的运动会上散发抗日传单,发动学生抵制日语,秘密调查日伪动态和据点兵力,提供给挺进到苏南茅山的新四军。在党的影响下,城区工人开展磨佯工、打鬼子、惩汉奸、破坏机器等多种灵活的斗争,鼎昌丝厂工人开展了反对日军抄身制侮辱女工的罢工。在日军严密设防的城区,地下党组织在群众的掩护和支持下,灵活机动地领导着抗日斗争。

 

    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陈毅率部挺进茅山后,为贯彻执行关于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方针,于1939年5月派叶飞带领第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番号东进抗日,到达无锡地区。“江抗”以梅村为基地开展抗日斗争,在黄土塘首战日军告捷,继而奔袭浒墅关日军据点,震惊京(宁)沪线,鼓舞了无锡人民。

 

    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谭震林于1940年4月从皖南调到东路地区,组织军政委员会,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1941年2月,建立无锡县抗日民主政府和锡北行署。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广泛开展财经、文教、军事、统战等各项工作,从而巩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新四军两次挺进,开创了无锡抗日斗争的新局面,同时得到了无锡城区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当叶飞到达梅村,因收发报机坏了,派人到无锡城区采购时,商店职员明知这是日军严控的物资,也设法全力支持,确保了东进部队与陈毅的联系。“江抗”千余人东进后,物资缺乏,城区民众筹措大量钱物支援。日军为防止战备物资落到新四军手里,严加控制,城区人力车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将药品、五金器材、食盐、印刷铅字等,设法送到“江抗”驻地。

 

    日军、伪军为摧毁抗日游击根据地,对苏南地区分期划区实施残酷的“清乡”。1941年9月,对无锡地区的“清乡”开始。在新四军及公开的党政机构撤离后,地下党组织领导无锡军民采取避敌锋芒、隐蔽坚持与游击武装穿插相结合的策略,开展了反“清乡”斗争。在敌人“清乡”期间,日军、伪军对城区经常紧闭城门,严查户口,城区人民不畏艰险,支援新四军。老县前街的一位华老太以烧香拜佛为名,陪护著名爱国人士邹韬奋秘密前往苏中抗日根据地。印刷工人潘俊良等三人为新四军《前进报》社秘密筹办印刷机械和铅字。地下党员李建英等几位女同志在西门棚下街开办“好好商店”,掩护同志,搜集情报,采购做军服的布匹和做手榴弹的引线,转运收发报机,配合反“清乡”斗争。孤立于太湖中的马山岛人民群众,在新四军独立二团的支持配合下,曾三次开展反对砍伐山林的斗争,挫败了日军、伪军掠夺战略物资的企图。

 

    1943年9月14日(农历中秋节),日军、伪军调集2000多兵力,突然到马山岛“扫荡”。马山群众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驻在岛上的中共太滆地委干部和新四军独立二团一部分指战员。妇女王玉英以夫妻相称掩护一位新四军战士。吴仁元为了保护130多名干部、群众,舍生忘死,机智地引开了敌人。马山群众在敌人重兵“扫荡”下的34平方公里的太湖孤岛上,谱写出护干、护军的悲壮篇章。

 

    1944年春夏间,敌后抗日斗争逐步转入局部反攻阶段。第二年,在中共锡东、锡澄县委积极争取和正确引导下,无锡郊县发生了数万农民群众参加的先天道暴动,大小暴动共90多次,杀死日军30多个、伪军100余人,捣毁税所、检问所等10余处。在此期间,党领导下的地方武装依靠群众的支持,积极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日军、伪军,壮大自己,从而较快地恢复和扩大了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无锡地方党组织和挺进无锡的新四军同心协力,在无锡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八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