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 纪念抗战胜利 >> 根据地建设

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时间:2015-07-01 06:3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1940年9月,谭震林率“新江抗”指挥部来到澄锡虞地区,同时带来了苏常太地区建立人民抗日自卫会的经验。谭震标充分肯定抗日自卫会的组织形式,并就其性质和职能作了明确的规定,指出:“自卫会是人民的组织,是抗日的组织,它是一个群众团体,政府不能负起领导人民抗日的时候,它是代表了政府执行一切任务,以达到人民的需求。”在谭震林的领导下,东路军政委员会委员王承业在有工作基础的无锡地区,同地方党一道,筹建抗日民主政权。无锡地区的建政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代政权性质的人民抗日自卫会;第二阶段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在筹建抗日民主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原则,注意吸收拥护抗日的国民党人士、地方实力派、开明士绅参政,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严蔚苍是锡北寨门地方教育界人士、原国民党无锡县党部监委会委员,杨忠是甘露地方实力派,谭震林亲自做他们的工作;强学曾是梅村地方实力派,吕式桥是厚桥地方人士,王承业做他们的工作。在工作中,向他们宣传民主建政的抗日主张,认真听取并采纳他们的建议,发挥他们在地方工作中的作用。

 

    在无锡县委和地方人士、群众组织、部队代表多次协商的基础上,无锡县人民抗日自卫会于1940年9月下旬在厚桥镇正式成立,王承业任主席。县自卫会设民运、财经、文教、民政、军事等科,分别由杨增、张怡影、强济昌、蔡云龙、倪尚志任科长,杨沛余任秘书。县自卫会还相继建立了梅北、梅南、荡厚3个区自卫会,分别由司马勋、张光磊、马廷伯任主席;建立了南三乡、荡口、甘露3个区级自卫会性质的办事处,分别由安天白、华崇良、金毅民任主任。县自卫会建立后,“抗联会”参与议政,改称为无锡县议政会。

 

    东路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未建县自卫会的地区,在较大的中心集镇设立行政办事处。锡北地区的人口和区域规模符合建立县级代政权机构的办事处,1940年10月,建立张泾桥办事处,陈枕白任主任,姚家(礻乃)兼副主任。办事处下设民运工作队、常备队和交通联络站。办事处还相继建立了天下、东查、张寨3个区自卫会,分别由朱若愚、谢正、钱诚斋任主席。

 

    抗日自卫会和行政办事处建立以后,运用代行政权的职能,在政治上清除日伪的基层政权,并训练自卫队,严防汉奸的阴谋活动,保障地方治安;在经济上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改善人民生活;在文化上普及抗日教育。此外,代政权还管理社会事务,设法改善交通、卫生、水利等公益事业;管理民政事务,做好民事调解、禁烟禁赌、制止封建婚姻等。自卫会的建立,对巩固抗日根据地起到了作用。

 

    1941年1月上旬皖南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顽固派企图建立亲日政权,“忠救”澄锡虞专员王文甫勾结包汉生暗杀党进入东路地区。为粉碎顽固派亲日反共的无耻阴谋,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实行民主政治,江南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于1月22日发布由谭震林和吴仲超签署的通令,规定地方行政机构一律重行改组,将人民抗日自卫会改建为抗日民主政府。《通令》委任王承业为无锡县县长,委任陈枕白为无锡县政府北区行署(简称锡北行署)主任。王承业和陈枕白分别在原自卫会和办事处的基础上,和当地党政群领导、地方各界知名人士一起协商,筹建抗日民主政府。

 

    1941年2月4日,无锡县政府在厚桥嵩山寺广场召开的干人大会上宣布正式成立,王承业就任县长,强学曾(化名诸超)任副县长。县政府下设民运、民政、财经、文教、司法、军事等科和秘书长。随后,县政府派出特派员带领民运工作队,到各地协助筹建区政府,先后建立了梅北、梅南、后鸿、荡厚、甘露、城郊等区政府,分别由朱福宝、黄凤山、叶寒青、程季玉、金毅民、诸振邦任区长;建立荡口镇公所,华崇良任镇长;建立锡南办事处,周志远任主任。同年4月间,无锡县政府派员到常熟、吴县接壤处开辟新区,建立琴南、东桥、漕南、漕东区政府。

 

    1941年2月2日,锡北行署正式成立,行使县级政权职能,陈枕白任主任,姚家(礻乃)兼任副主任,吴渔村为秘书。行署下设财经、文教、军事、司法等科。锡北行署派出民运工作队协助筹建区政府,先后建立了天下、张寨、东查、严安、天上、黄东等区政府,分别由颐锡培、钱诚斋、周仲伦、周海鳌、徐正宝、陈风威任区长。在港下镇以东曾建立王庄区政府,后划给虞西行署领导。

 

    在锡西北地区,1941年1月,澄西县政府建立一区区政府,陈英夫任区长。

 

    在马山地区,1942年10月,宜武太三县行政委员会建立马迹山山政委员会,徐亚夫任主任。

 

    在锡西地区,1943年2月,武南县政府建立锡西办事处,颐彬任主任。

 

    抗日民主政府人员的组成,贯彻了“三三制”原则。无锡县政府下属的25名区级干部中,党外人士有10名,占40%;锡北行署的25名区级干部中,党外人士有9名,占36%。这些地方人士和开明士绅在政府中担任职务,有利于地方行政工作的开展。有些非党人士还被推选到更高一级的政府机构中去。1941年3月13日,在锡北陈巷召开的江南行政委员会筹备会议上,无锡地方教育界人士严蔚苍、地方人士强学曾同王承业一道,被推选为江南行政委员会筹备委员。

 

    无锡县政府和锡北行署建立以后,根据专署颁行的《村乡镇各级地方行政机关组织大纲》的规定,普遍推行民主选举,建立基层政权。各区民运工作队员深入四乡,以自然村划分选区,按照每5~10户选1名村民代表,每50 --100户选举正、副村长各1人,然后由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乡长的办法广泛开展民选工作。在县政府建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无锡地区有80多个乡(镇)、500多个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基层政权。

 

    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废除了陈腐的保甲制,调动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抗日积极性,推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