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游击区的形成:抗战的新局面
时间:2015-07-01 06:27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大 中 小 ]
“江抗”到达无锡后,部队领导人与江南特委负责人及王承业、陈枕白等分析研究了无锡地区的抗日形势和任务,确定了如下的工作方针:以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宣传群众;以部队遵纪爱民的实际行动影响群众;积极打击日伪,鼓舞人民的抗日斗志;教育争取游击部队,一致抗日;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阻挠破坏,揭露他们反共反人民的罪行。
“江抗”指挥部设在嵩山储埂上,部队以梅村一带为基地,发挥主动、灵活的游击战特长,以伏击、袭击、夜战等战术手段,在运动中打击日伪。
5月30日,由“江抗”二路司令吴焜率领的主力一部,在廓清了常熟东乡10多个日伪据点及匪伪武装后,回师梅村途中到达无锡东北隅的一个小镇黄土塘,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发生战斗。战斗打响后,日军又开来了增援部队。“江抗”战士在武器装备较差的情况下顽强战斗,经过半天激战,击毙日军30余名,内有大佐1名。黄土塘战斗是“江抗”东进征途上同日军交战的第一仗,东进首战告捷。
6月24日,“江抗”雨夜奔袭浒墅关车站日军据点。浒墅关是京沪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的关隘,据点内驻有日军警备队30余人。“江抗”总指挥部与无锡县委的领导人共同研究,周密部署,事先派参谋周达明等乔装侦察、摸清情况,战前又作了动员和充分的准备。傍晚,部队从梅村附近的鸿声里冒雨出发,深夜到达吴县东桥镇。部队在东桥镇设临时指挥部,分兵两路,分头奔袭浒墅关车站日军据点和黄埭伪军据点。车站守敌狂妄自大,戒备松懈。担任主攻的“江抗”二路一支队二连迅速投入了战斗。他们摸进敌人营房,用手榴弹猛烈轰炸正在酣睡的日军,同仓皇应战的日军在硝烟弥漫中一阵拼搏,速战速决,毙伤日军警备队长等20多人。“江抗”乘胜焚毁浒墅关车站,并炸毁车站附近的一段路轨,迫使京沪线交通一度中断。上海各大报纸纷纷登载新四军雨夜奇袭浒墅关胜利的捷报。
“江抗”在奋力打击日伪的同时,与地方游击队商谈收编事宜。由于县委已对地方游击队做了大量的争取、改造工作,为“江抗”收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江抗”在无锡县委的配合下,针对各支游击队的不同素质,因“队”而异,采取不同形式的收编。对锡北由失去组织关系的党员和爱国青年组织的游击队,直接编入“江抗”主力,随主力部队行动。陈凤威部收编后被授予“江抗”独立支队番号,随吴焜率领的“江抗”主力一部行动,参加了黄土塘战斗。严公伟部收编后被授予“江抗”二路三支队八连,该连攻打黄埭镇上的伪军,截断了日伪的互援,配合了浒墅关战斗。朱若愚部在挣脱“忠救”的阻拦中,队伍被冲散,几路人马分别到达梅村后,“江抗”对其组编,定名“特务大队”。对由地主乡绅、地痞流氓组织的游击队,“江抗”采取游击队首领与队员区别对待的政策。强学曾部收编后加委为“江抗”独立二支队,杨忠部收编后加委为“江抗”独立四支队。“江抗”领导人考虑到这些游击司令过不惯部队的艰苦生活,因此同意他们本人不随军行动,并允许留少许人枪护卫。在收编过程中,邓本殷部的参谋长、国民党顽固派黄飞煽动部属,企图带走部队。为防止变故,“江抗”领导人设计对该部实行武装缴械,处决了黄飞。邓部中部分队员同强部合编为“江抗”独立二支队。19 39年5月至6月,“江抗”在地方党的配合下,在无锡地区收编、加委了7支游击武装,计1350余人;随编带入4挺重机枪、36挺轻机枪、1100多支步枪和手枪。
“江抗”在无锡县委密切配合下,收缴“忠救”顽军的装备。黄土塘战斗后,盘踞在锡北的“忠救”十支队处处掣肘“江抗”的活动,有时还搞侧背袭击,成了一患。叶飞和王承业等商量后经请示陈毅同意,决定收缴“忠救”十支队的枪械,以削弱其阻碍抗日的力量。方案确定后,县委布置锡北夹山支部的党员和骨干,对“忠救”十支队的驻地情况和活动规律进行侦察。王承业让在“忠救”内部任中队长的爱国青年严公伟伺机策应。“江抗”和无锡县委经周密部署后,6月2日深夜,由熟悉地形的陆富全、严振山、李善根引路,“江抗”从诸巷分三路向石家浜、东湖塘、河塘桥进发,袭击了“忠救”十支队指挥部,击溃了“忠救”十支队的两个大队。陈毅打电报给叶(挺)项(英),电文日:“三日晨已将忠救周振刚二个直属大队解决,仅逃走一部分。缴获重机枪四挺、轻机枪二十挺、手提式及步枪三百余支,小电台一架。”收缴“忠救”十支队枪械,不但打击了阻碍抗日的顽军,而且大大改善了“江抗”的装备。
“江抗”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和工作队。在无锡地区活动的过程中,广泛宣传群众,以实际行动影响群众。“江抗”设立驻锡办事处,由“江抗”政治部副主任昌平任办事处主任,加强部队与地方的联系,进行筹款与扩军等工作。“江抗”还派出政治工作干部协助地方党开展民运工作,培养抗日积极分子,发展党员。“江抗”政工干部唐汉良在锡西启发朱如言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以后,又发展他入党,并逐步在锡西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的小组,从而推动了锡西地区抗日活动的开展。
以“江抗”部队作后盾,无锡县委的活动范围由梅村游击基点逐步扩展到东南西北四乡,活动方式也逐步由秘密状态发展到半公开。民运工作队员深入四乡村镇,广泛发动群众,建立了农民抗日协会、青年俱乐部、兄弟互助会等各种形式的抗日群众组织。锡西50多人加入民族解放先锋队,组建了一个中队。在“江抗”和县委活动的中心区梅村,无锡县委建立中共梅村区委,姚家(礻乃)任书记。在广泛开展民运工作的基础上,无锡县委在“江抗”东进期间,新建了1个区委、4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党员由原来的36名发展到93名。县委和“抗联会”积极发动和组织支军、支前活动;动员青年参加“江抗”部队;发动妇女赶制军鞋;发动梅村镇及附近的裁缝赶制2000余套军装;派镇上的一些工商界人士去上海采购汗衫、衬衫、卫生衫和10余箱药品;建立财经委员会,杭果人任主任,通过征税筹款解决部队军需给养。“抗联会”设法营救了遭日军包围被捕的“江抗”总指挥梅光迪。在支援“江抗”作战中,地方党动员群众,发挥熟悉本地情况的优势和运输工具的便利,有的侦察,有的引路,有的用小木船运送部队和枪枝弹药,支援了战斗。无锡县委配合江南特委创办抗战刊物。1939年5月,《江南》半月刊在无锡梅村荆村创刊。该刊以无锡各界抗日联合会名义出版,“青救”的王新民、杨增先后担任编辑,在梅村等村庄流动油印,发行到各群众抗日团体。
“江抗”和地方党在党的东路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发挥各自的长处,在一致抗日的共同目标下,戮力同心,开创了无锡地区抗战的新局面。
1939年6月底,“江抗”总指挥部根据陈毅电示,去常熟以东开展游击战争,总指挥部离开梅村移驻阳澄湖一带。随后,“江抗”部队继续东进昆嘉青,沿途打击日伪,所向披靡,直至上海近郊。“江抗”东进的军事行动,上海报纸纷纷报道,不仅鼓舞了无锡人民、东路地区的人民,而且在国内外产生反响。
“江抗”东进的抗战业绩,不仅使京沪铁路沿线的日本侵略军惶恐不安,而且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嫉恨和恼火。国民党第三战区得知“江抗”就是新四军叶飞部队后,恼羞成怒,借口“江抗”“越界活动”,违反“军令”,电饬叶军长撤回第六团,同时居心叵测地调兵遣将,对“江抗”进行围拦堵截,妄图消灭“江抗”于东路地区。日军则采用“以华制华”的手段,暗中故意为“忠救”放开封锁道口,让国共双方相互摩擦,坐收渔利。
1939年9月初,“江抗”为执行上级关于开辟澄东,使东、西路连成一片的指示,回师澄锡地区。“江抗”在到达无锡与江阴交界处的顾山南麓时,遭到“忠救”第五支队和第十支队残部计1000余人的袭击,“江抗”被迫自卫反击,将其击溃。“忠救”不甘受挫,接连向其总部告急。“忠救”总部即派副总指挥杨蔚率主力第一、第二支队共2000余人,从宜兴山区赶来增援。无锡县委发动党员组织上千农民破坏在无锡境内的一段公路及桥梁,进行阻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忠救”增援部队虽受阻延缓进程,仍来势凶猛。“江抗”总指挥部为避免冲突,主动命令部队后撤一步。随后,“江抗”向当地各界人士和群众广泛宣传团结抗日的方针;为表明诚意,还派出秘书长陈同生和昌平为代表,到锡北八士桥“忠救”驻地进行谈判。“江抗”代表慷慨陈词,据理言和,但由于“忠救”执意奉行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剿办”方针,无丝毫诚意,致使谈判告吹。
9月24日,“忠救”增援部队纠集当地五支队和十支队残部共计3000余人,占领安镇九里河南岸数华里及鸿山、嵩山等制高点,在鞋山设指挥部,在白丹山挖掘战壕、修筑工事,摆出了与“江抗”逼战的姿态。“江抗”3000余战士被迫在九里河北岸相应作出针锋相对的作战部署。双方沿九里河形成对峙。当天下午接火后,展开了一场旗鼓相当的师级规模的战斗。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双方互有伤亡。白丹山战斗后,“江抗”为避免再度摩擦,向西北方向转移。在转移到江阴马镇湖塘里时,突然遭“忠救”侧击,猝不及防,六团副团长吴焜不幸罹难。
数天后,赶来增援的新四军第二团到达江阴周庄与“江抗”汇合。全体指战员对“忠救”的无耻行径义愤填膺,纷纷向上级请战,誓为吴副团长等烈士报仇。叶飞、王必成等分析了我方与“忠救”的情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倾5000兵力与“忠救”决战。国民党第三战区获悉此情报后,自感不敌,于是不断向新四军军部施加压力。新四军军部深谋远虑,从抗日大局出发,高瞻远瞩,不计前仇,在部队发起总攻击的前夕,急电命令停止进攻。
9月29日,陈毅与国民党江南行署主任冷欣谈判,双方决定同时撤兵。10月初,陈毅亲抵“江抗”驻地周庄定山湾传达指示。为了从战略高度执行中央赋予江南新四军发展苏北的任务,“江抗”暂时撤至西石桥,部队整编为“江抗”一团、二团,尔后,继续撤至扬中整训。不久,“江抗”一团与新四军丹阳挺进纵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开赴苏北;“江抗”二团仍在丹北、茅山一带活动。
新四军执行党中央关于向敌后发展的指示,派主力部队冲破国民党的限制,东进抗日,使自身从困守茅山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生机和活力。“江抗”在地方党的密切配合下,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沉重地打击了日伪,收编了地方游击武装,扩大了抗日影响,振奋了人民的抗日热情。“江抗”在无锡梅村游击基点的活动,促进了无锡地方党的发展和群众性抗日活动的深入和扩展,从而开创了无锡人民抗战的新局面。“江抗”东进5个月,部队从东进时的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部队装备大为改观,胜利地完成了筹集“人、枪、款”的预定任务。“江抗”东进作战,既扶持了地方,又发展了自身。东进作战的实践,无可辩驳地验证了新四军“向东发展”方针的正确性。但是,“江抗”东进时间短暂,从总体上看,只是推进了无锡游击基点的活动,并没有“坐”定下来完成“相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的预定任务。另外,“江抗”在执行西撤命令时,将在无锡收编的地方武装几乎全部带走,未能兼颐地方斗争的需要适当留下一些武装,这就给无锡地方党领导抗日斗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