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 纪念抗战胜利 >> 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 无锡县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概况

抗日战争前后无锡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变化状况

时间:2015-06-28 09:5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无锡县抗日战争时期

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

 

无锡市抗战损失调研课题组

 

 

    抗日战争前后无锡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变化状况

 

    无锡县,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东南部,东邻苏州,南濒太湖,西接常州,北依江阴,沪宁铁路横亘东西,京杭运河纵贯南北,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无锡县历史悠久,是吴文化、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和当代乡镇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无锡县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以后分合屡有变化,地域有所增减。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合并为一,复称无锡县。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析原无锡县城区及近郊置无锡市,乡区属无锡县。1995年,无锡县改称锡山市。2000年12月,锡山市撤市建区,分别设立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现在的无锡市区在地域上基本相当于民国时期的无锡县。1933年无锡县总面积1963875市亩,折合为1309.25平方公里。1934年—1937年,无锡县下辖10个区,78个镇、121个乡、1456个保。沦陷期间,日伪统治者两度变更无锡县行政区划。1938年1月,改10区为1934年前的17区;1941年2月,又改17区为沦陷前的10个区。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无锡县仍按抗战前10个区区域旧制,各区序数区名改为所在地名称,少数乡镇略有变动。全县共设80个镇、121个乡。无锡县历来为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1912年全县有164213户,829265人;1937年全县有248041户, 1124022人;1946年全县有233730户, 1103002人[1]。

 

    无锡县山明水秀,物产丰富,人文荟萃,长期以来是中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之一。明清时期,无锡逐步发展成为江南地区的粮食、棉布贸易中心。清乾隆年间,无锡米市日渐兴盛,“布码头”之称传遍大江南北。清光绪年间,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20世纪30年代,无锡米市成为全国4大米市之首。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近代工业在无锡开始兴起。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无锡人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办业勤纱厂,这是无锡第一家近代工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无锡筹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改名为茂新面粉厂)。此后,振新纱厂、裕昌丝厂等一大批工厂先后兴办。此后,无锡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914年至1926年,无锡县民族资本家在锡又创办了98家工厂[2],基本形成纺织、缫丝、面粉加工3大工业主体。申新三厂、庆丰、丽新等纺织厂均是在这一时期开办起来的。至此,无锡县已成为苏南的经济中心,有“小上海”之称。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无锡县已发展成有纺织、缫丝、染织、针织、面粉、碾米、榨油、铁工、砖瓦、石粉、化学、造纸、化妆品、糖果等20个工业门类,其中纺织、缫丝、面粉三业占绝对优势。至1937年,无锡县已拥有工厂315家,产业工人6.3万人,工人占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无锡县工业总资本占全国民族资本总额的1.55%,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3%。缫丝厂和缫丝车,分别占全省的94%和95%,居全国首位[3]。纱锭261435枚,布机3719台[4],分别占全省的42.4%和51%。面粉工业的生产能力,居全省第一位。工厂产品的产量,棉纱占全国0.8%,面粉占12%,蚕丝占40%[5]。在全国六大工业城市中,无锡县产业工人数占第二位,工业产值占第三位,资本总额占第五位[6]。抗战期间,无锡县工业经济遭到惨重破坏。抗战胜利后,无锡县棉纺织业运转纱锭仅10万余枚,日产纱250件,不及战前五分之二[7]缫丝行业虽有104家缫丝厂, 6348台缫丝机,其中小丝厂占70%左右,但由于大多数缫丝厂无力修复战争破坏的机械设备,生产极不正常,至1948年各丝厂均停工歇业[8]。面粉行业自1946年开始自营生产,在同业竞争中,中小型面粉厂起步较快,经营较为顺利,一些大厂则起步较晚,茂新一厂直至1948年夏才恢复生产,是时市场混乱,生产经营极为困难。

 

    无锡县,素称“鱼米之乡”。抗战前夕,无锡县是江苏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农村广泛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栽桑养蚕,其中水稻是主要农作物。1935年,水稻种植面积80余万亩,年产水稻15万吨以上;小麦种植面积达60余万亩,年产3.6万吨。种植水稻、小麦两熟制的农田占良田面积的75%。除此之外,农民以植桑育蚕为副业。1925年,全县桑田面积25万亩,翌年为23.68万亩,占全省桑田总面积的23.68%。此后,无锡县桑田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25万亩左右。1935年至1936年,平均年产茧3453.5吨。日军侵占给无锡县农村带来灾难性影响。日伪封河筑坝,破坏水利设施,河道严重淤塞,加上虫害猖獗,农业收成骤减。再加上日伪“清乡”、“扫荡”,抢米倒囤,指令低价收购军粮,致使农民生活极度困苦,农业生产遭到摧残。日军侵占期间,桑园被毁17万余亩,占全县桑园面积近70%[9]。全县战前有耕牛32000头,战后已不多见[10]。抗战胜利后,全县农田面积约125万亩,农副业生产因战争影响而发展缓慢。

 

    无锡县民族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金融、运输、堆栈等各行各业的发展。全县乡村集镇密布,形成商业网络。城区商业中心集中在北塘、三里桥、北大街一带,粮油、纱布、丝绸、山地货等行业的400多家行号汇聚于此,占商行号总数的60%[11]。抗战期间,全县商业市场萎靡不振。抗战胜利后,全县批零商店虽成倍增多,但大多商店规模较小,商市很难恢复到战前水平。抗战前夕,全县共有公私银行10家,典当33家,钱庄7家,保险机构23家[12]。抗战期间,金融业受日伪控制。抗战前夕,交通运输由于轮运业的开创,沪宁铁路的通车,锡澄、锡宜、锡沪公路的相继建成,全县“交通之便,不愧为邻县之冠,且为江苏省内各县之冠”。日军统治期间,全县基础交通设施受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全县公路运输和水上运输业长期陷入萧条状态。

 

    文化教育方面,从清末开始,无锡县积极发展新式教育事业,出版报纸杂志。到抗战前夕,新式教育的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沦陷期间,全县教育格局受到严重破坏,许多学校停办,部分院校迁往外地。抗战胜利后,外迁的院校陆续迁回无锡,战争中停办的学校逐渐复校。抗战前夕,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沪宁铁路的通车,文化娱乐设施逐年增加,城区有影剧院14家、游艺场3家、书场28家,县立历史博物馆1所,县立通俗图书馆1所;农村集镇有剧场、茶馆兼书场20多家,季节性茶馆兼书场40余家、乡村图书馆10余所。沦陷期间,全县文化娱乐场所遭毁灭性破坏。抗战胜利后,被日军洗劫一空的县立历史博物馆未能恢复,其他文化娱乐场所虽有所恢复,但很难再现战前状况。

 


 

    [1]  无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174页。

    [2]  无锡市史志办公室、无锡市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无锡年鉴资料选编》,广陵书社2009年版,第505页。

    [3]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0页。

    [4]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3页。

    [5]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0页。

    [6]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0页。

    [7]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3页。

    [8]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42页。

    [9]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0页。

    [10]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0页。

    [11]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89页。

    [12]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3页。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