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 纪念抗战胜利 >> 抗日救亡运动 >> 进步社团活动

进步社团的活动

时间:2015-06-28 14:4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一二八事变以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同年5月,中日双方签订《淞沪协定》以后,国民党政府又下达“侈言抗日者杀无赦”的反动命令,开始露骨地镇压抗日救亡活动,群众性的抗日民主运动在曲折中前进。无锡的进步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影响下,或在自发的爱国热情、民族正义感的激励下,纷纷组织起各种形式的进步社团,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社团活动的方式进行艰苦的斗争。

 

    曙光友谊社(简称曙光社)  曙光社成立于1929年秋,是以无锡小学教员中的一些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为主体的进步知识分子所组成的文艺团体。翌年2月,曙光社设址于县民众教育瞎,并与民众教育涫主编的《民锋》合作,出版《曙光》文艺副刊,由曙光社社员写稿。《民锋》的《曙光》文艺副刊冲破国民党无锡当局对革命文艺的禁锢,刊登内容进步、基调高昂的诗歌、小说、短副等文艺作品。《曙光》副刊出版后受到社会上进步青年的欢迎。也因为其明显的进步文艺倾向,受民众教育馆的干涉,出了几期后被迫停刊。曙光社决定单独出版《曙光》4开小报,由中共党员周野萍主编,游艺斋印刷所的中共党员沈伯奎负责印刷,采用赠阅的方式向社会发行。因经费困难,《曙光》小报仅出两期就告停刊,但已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

 

    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告成立,左联以鲁迅为旗手,高举革命文学、革命文化的大旗,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左翼文化运动。曙光社积极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并在斗争中改组、壮大自己的的队伍。7月6日,曙光社在县立第一小学召开第一次社员大会,出席大会的共有社员10余人,大会选举尤纬章、蒋浩如、孙翔风、周野萍、任高本等5人为执行委员,负责社务工作f推定杨介湄等3人起草曙光社宣言,并决定刊行《曙光》月刊。曙光社改组后,借用<国民导报》副刊版面,出版《现代文艺>周刊,中共党员杨介湄担任周刊主编。《现代文艺》自1930年7月23日至11月29日,共出版了15期,有评论、小说、诗歌、文坛消息及翻译作品等。该刊发刊辞及一些评论文章,公开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了文艺的性质、使命及社会基础。并通过“文坛消息”栏目,大量报道全国左翼文艺运动动态,并将上海的一些左翼文艺团体介绍给无锡的读者。该刊还连续刊载长篇文艺述评《无锡的文艺》,尖锐抨击充斥无锡文坛的反动文艺及黄色文艺。曙光社的《现代文艺》周刊以其严肃的姿态、战斗的风格,吸引了广大青年群众,成为30年代初左翼文艺运动在无锡的一个重要阵地。

 

    国民党政府对左翼文化运动实行迫害和镇压,进行文化“围剿”。《现代文艺》的无产阶级文艺倾向引起了国民党无锡当局的注意。1930年8月26日,国民党无锡县党部召开文化团体谈话会,商讨“如何遏止普罗文学之猖獗”。9月2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编辑王平陵到无锡,扬言“所谓普罗文艺”,“这是少数学者,拿着俄罗斯的卢布……鼓动阶级斗争”,“是共产党的工具”。在国民党文化“围剿”的高压政策下,《现代文艺》不得不改用比较隐晦的政治色彩来宣传革命文艺,但是其大方向没有改变,直至11月29日最后一期还刊出了《时代与文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定向》等进步文章。此后,曙光社一度被迫停办文艺刊物。直至九一八事变前夕,曙光社再次借用《国民导报》副刊版面,同时创办《教育生活>和《新虹》文艺刊。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曙光社利用《教育生活》和《新虹》这块阵地,从9月21日起出版《反日特刊》,每日一期,连续出了10期。《反日特刊》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揭露日本对华侵略史,以阶级分析的方法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痛斥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为无锡的抗日民主运动大造舆论。

 

    在九一八事变前后,曙光社在无锡小学教员中发展了100多名社员。中共党员陈迅易主编的《教育生活》是曙光社开展小教运动的舆论工具。19 31年12月15日出版的《教育生活》,同时发表《为组织小学教员自动抗日救国会告全县小教同人书》、《为不合格师资扣薪及持发筵席捐加薪事件告无锡全体乡教同人书》两篇文章,呼吁全县小学教员为开展抗日民主运动,为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作“广大的联合,一致向统治者的堡垒作无情的进攻”。20日下午,全县城乡小学教员共200余人在县教育会集会,宣布同时成立无锡教员抗日救国会和无锡小教反对扣薪自救会,作为小教运动的公开性组织。中共无锡县委书记王达以教员身份出席了这个大会。会后,全县小学教员集体去县教育局静坐示威,抗议当局对小学教员的迫害。县教育局局长陆仁寿被迫接受了小教反对扣薪自救会提出的大部分条件。在斗争胜利的基础上,无锡小教同志联合会成立,并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开始觉悟起来的被压迫小教同志,在一个紧密强大的团结里斗争”。小教同志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在共产党的领导或影响下,无锡知识分子的日益觉悟和更大团结。

 

    一二八事变以后,国民党当局加紧镇压群众的抗日民主运动。4月中旬,国民党无锡县县长陈传德以“该会不依法定组织”为由,悍然下令取缔了无锡小教同志联合会。不久,曙光社也被迫停止活动,自动解散。

 

    社研无锡分会和海燕文艺社  社研会全称社会科学研究会,是30年代初在上海成立的一个进步团体,隶属于文总(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接受文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属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社研会的任务主要是组织进步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1932年2月初,社研会为了开辟苏州、无锡、江阴等地的活动,派遣研究部部长孙克定(孙佐钰,中共党员)到无锡,会同先期到锡的社研会成员华应申一起,在无锡发展进步青年参加社研组织。孙克定到锡后即与中共无锡县委取得了联系,县委派出吉菊潭等中共党员参与组建社研会无锡分会的工作。2月间,社研分会正式成立,共有3个支部(小组),20余人。各个支部(小组)定期秘密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书刊。为了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进步青年,无锡社研分会决定组织海燕文艺社作为社研分会的外围组织,并通过海燕文艺社的公开活动,团结广大爱好进步文艺青年,秘密扩大发展社研分会。海燕文艺社由社研分会成员、进步青年吴文珊负责筹建,在地方报刊上公开刊登广告征求社员,不到一个月,即有100余人报名参加。国民党特务骗取了吴文珊信任,也混入海燕文艺社。4月10日下午,海燕文艺社借西门外华光小学召开成立大会时,国民党驻锡宪兵第2营奉南京宪兵司令部密令,派宪兵化装成便衣,埋伏在会场周围,与混入会场的特务里应外合,当场逮捕吴文珊、华应申、施肇周、吉菊潭等11人。同时,孙克定等人也在城中公园附近被捕。吴文珊、华应申等人的住宅被搜查,搜出海燕文艺社宣言、社研会章程及进步书籍等物。当晚即关押在宪兵营驻地遭非刑逼供,次日全部解送南京宪兵司令部。这是轰动苏南的海燕文艺社事件。

 

    海燕文艺社被破坏以后,中共无锡县委决定由负责共青团工作的褚烈领导社研分会活动,并与上海社研总会恢复关系。社研组织进一步扩大,在城区学校及乡区的南、北两区都建立了社研支部(小组),并于1932年年底,进一步扩大为北区、南区及城厢3个分会。无锡的社研分会成员积极参加县委领导的反帝斗争活动。1933年6月,中共无锡中心县委遭严重破坏,社研无锡分会各组织也大部停止活动。城区学校中的社研组织继续活动到年底,直到共青团中心县委遭破坏为止。

 

    各种形式的读书会和研究会的兴起  30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在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中愈斗愈强,占领了大部分文艺阵地,大量的进步作品和刊物先后问世,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进步青年的欢迎。各种读书会组织在无锡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进步学生凌匡、许符实等人,在九一八事变后满腔热血赴京抗日请愿,亲眼目睹国民党军警镇压请愿学生的暴行,对国民党政府不再抱有幻想。1932年初,他们通过千钟书店经理张葆臣①的介绍,与中共无锡县委书记杨昌龄建立了联系。在杨昌龄的指导下,他们组织了读书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阅读进步书刊、追求革命真理。年内,读书会大部分成员先后参加共青团,并在国专校内建立了共青团支部。1932年12月25日,驻锡宪兵第五团团部接南京宪兵司令部密令,查封千钟书店,同时破坏了国专的团支部组织,凌匡、许符实等7名国专学生及张葆臣共8人被捕。

 

    1934年秋,无锡职业界进步青年过鉴清等15人发起筹建无锡业余读书会,受到青年店员及学徒的欢迎。1935年3月,无锡业余读书会正式成立,会址设在县民众教育馆,会员最多时达60余人。无锡业余读书会组织会员有计划地阅读进步书刊,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等,要求会员写好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业余读书会又借《人报》副刊每周出版《店员园地》,发表会员的作品。1935年夏,无锡业余读书会通过举办暑期商业补习学校、在世富电台开播广播教育等活动,扩大了在社会上的影响。一二九运动中,许多会员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洪流,参加有关抗日救亡的各项社会活动。12月26日及27日两天,上海大中学生请愿团赴京请愿途中,被国民党宪兵拦在无锡,读书会会员包厚昌、李鸿年等人在城中学校区张贴标语,鼓动在校学生去火车站、中南大戏院等地示威,声援上海学生的正义行动。1936年3月,无锡业余读书会出版《读书年刊》,由会员们自己撰稿,反映各业青年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呼吁全体青年奋起斗争,争取光明前途。《读书年刊》出版后,因其内容进步,被国民党无锡县党部明令禁止发行。业余读书会就以赠阅的办法,将《读书年刊》全部送到读者手中。一二九运动以后无锡业余读书会被国民党县党部列为重点审查对象,派特务加强了对读书会主要成员活动的监视。4月1日夜,业余读书会监事包厚昌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非法逮捕。从此,无锡业余读书会无法继续公开活动,被迫解散。

 

    同一时期,在无锡地区还有进步青年钱秋苇(钱敏)、王祜照(王新)等人分别组织的青年读书会等多种形式的读书会组织。1936年上半年又出现了以读书会形式组织的无锡妇女问题研究会、无锡新文字研究会、无锡世界语研究会及二三级友会等进步团体,积极开展活动,造就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其中有许多人走上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30年代无锡的各种读书会、研究会形式的进步团体,将各界进步青年汇聚在一起,为追求真理而团结战斗,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作好了组织准备。

 

    无锡新闻界要求修改出版法的斗争  1930年12日,国民党政府颁布《出版法施行细则》,对报纸、杂志、书籍的出版实行严格的限制,实际上是要限制和剥夺进步书刊的出版自由,抑制人民群众抗日民主运动的呼声。同时,国民党当局又以《刑法》及《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等政治高压手段,不断查禁进步书刊,封闭进步书店,破坏进步文化团体和迫害进步文化工作者,借以达到其破坏革命文化运动的目的。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文化界进步人士的强烈反对。1935年7月间,无锡新闻记者公会为保障新闻自由、保护新闻记者人身安全,连续召开4次会议,强烈要求国民党当局修订《出版法》,并对《刑法》中的诽谤罪重新作出解释。无锡新闻记者公会的这一行动,很快得到了上海、南京及全省各地100余家报社的响应。7月30日,无锡新闻记者公会决定组织全省新闻界同行赴京联合请愿。8月5日,全省有33个县的新闻记者代表及46家报社代表在无锡集会,推定其中15县的32人为江苏省新闻界吁请重新修订《出版法》请愿团代表,决定12日赴京请愿并通电全国新闻界一致行动。省新闻界请愿团到南京后,又联合南京新闻记者公会、沪汉平津驻京记者扩大请愿,先后去国民党的立法院、行政院、内政部、中宣会、司法院、中政会等机关进行请愿,同时联名通电全国,发动全国新闻界的联合行动。这场斗争后因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爆发而没有继续下去,但无锡新闻界事实上已经冲破国民党政府的种种限制,投身于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中。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无锡进步社团活动,是随着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而复兴的。在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提出“先安内后攘外”的反动政策后,在“抗日有罪”的情况下,无锡各进步社团在“救亡图存”的口号下开展积极的活动,进行艰苦的斗争,促进了各界抗日救亡运动的大团结,为推动抗日民主运动在曲折中前进、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① 张葆臣:1921年加入中共,1927年6月在沪被捕后曾在狱中指认中共江苏省委书记赵世炎。此案于1962年6月查实后,张被判死刑。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