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始末 —— (一)
时间:2015-06-28 15:43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大 中 小 ]
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始末
无锡市史志办公室
在抗日战争初期,无锡出现了一个新安旅行团式的团体,虽然其活动的时间和行程不能和“新旅”相比,但它同时集中了100多名进步知识青年,在沦陷前夕撤离家乡,凭着对党的信念,边流亡进行抗日宣传,边寻找党的组织关系,途经苏、皖、赣、鄂四省,行程千余里,历时一月多,终于到达南昌新四军办事处和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全部投身于革命队伍。以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至少有19位英勇献身,有6位成长为建国后的部省级领导干部,有30多位成为厅局级干部,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方方面面的领导和专业人才,这种情况即使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这个团体就是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简称“锡流”)。
(一)
“锡流”的活动时间虽然只有个把月,但它的形成却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无锡地区革命历史悠久,1923年10月就建立了团组织, 1925年初就建立了党组织。在大革命时期,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都有蓬勃发展。“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无锡地区打响了江南农民秋收暴动的第一枪。以后,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和党内“左”倾错误路线的严重恶果,无锡地区的党组织迭遭挫折,到1934年终因被破坏而停止了活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并在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侵略野心和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不抵抗主义的反动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汹涌浪潮,无锡的进步青年也从中感知到了自己新的历史使命。出于斗争的需要,他们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下,或在自发爱国热情的激励下,纷纷组织起各种形式的进步社团,积极开展抗日民主运动。
“九一八”事变一爆发,以中共党员陈凤威(原名陈迅易)、薛永辉(原名张其楠)、周秋野(原名周野萍)为骨干的曙光文艺社就在《国民导报》上出版《反日特刊》。1931年12月,他们又发起成立无锡教员抗日救国会,组织全县小学教师为抗日救国和争取合法权利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请愿示威,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无锡小教同志联合会,至次年4月被取缔,曙光文艺社也被迫停止活动。
1932年2月,中共领导下的左翼文化团体上海社会科学研究会派研究部部长、中共党员孙克定(原名孙佐钰)到无锡,在中共无锡县委的支持下建立了“社研”无锡分会,秘密吸收进步青年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扩大影响范围,“社研”分会决定筹建海燕文艺社作为公开活动的外围组织,但在召开成立大会时遭国民党特务破坏,孙克定等13人被捕,关押一年多后始被保释。
1935年3月,以包厚昌和李鸿年、李慈(原名李洁人)兄弟等为重要成员的无锡业余读书会成立,会员们从阅读抗日救亡书刊到实际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一二九”运动中,读书会成员积极声援途经无锡的上海大中学生赴京请愿团。次年4月,包厚昌被秘密逮捕,关押50余天后无罪开释。读书会因无法公开活动而被迫解散。
1935年夏,在反对国民党政府签订出卖华北的“何梅协定”的声浪中,李伯敏、钱敏(原名钱秋苇)等组织无锡抗日缉私同盟,向群众宣传抗日和提倡抵制日货。7月,钱敏、许晓轩等组织青年读书会,并帮助开办永生书店,在广大青年中销售和组织阅读进步书刊,通过这一活动,把各个读书会和分散的进步青年紧密联系了起来。以后,陈佩三、李伯敏、王新(原名王祜照)、孙慎(原名孙顺)、张士英、钱浩元等都成为青年读书会成员。在声援上海学生赴京请愿团时,青年读书会和业余读书会联合行动,分头动员学生、教师、工人、店员等各界群众五六千人进行示威游行,并冲破军警包围前往慰问上海学生,在沪宁沿线引起了巨大反响。
同一时期,还有1936年2月由陈佩三、蔡翔云、周婉如、徐品芳等组成的无锡妇女问题研究会,1936年3月和6月由周秋野、李伯敏、周婉如、钱敏、王新、包厚昌、薛永辉、舒仁岳、孙慎等发起组织的无锡新文字研究会和无锡世界语协会。这些团体在培养锻炼青年骨干、团结扩大抗日救亡队伍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除了无锡当地的青年外,许多在外地读书的无锡籍青年如薛葆鼎、王新民(原名惠永昌)、高昌瑞、李广(原名嵇仲虎)、顾循、孙章录等,也在1936年7月利用假期回乡之机,成立了旅外学生暑期服务社、二三级友会等团体,与在锡的各进步社团一起,联合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如邀请抗日救亡运动知名人士史良、李公朴、沙千里、章乃器等来锡演讲,举办民众夜校以教育发动群众等。
在此过程中,1935年8月在党影响下的上海、南京两地读书会负责人在无锡太湖王昆仑别墅召开的万方楼会议,对全国和无锡的抗日救亡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参加会议的有钱俊瑞、王昆仑、曹亮、曹孟君、孙晓村等,无锡有陈佩三等与会。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的精神和有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据此要求各地在读书会的基础上筹建救国会。会后,各地各界救国会纷纷建立。1936年5月底,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正式成立。
这一形势要求无锡也能尽快建立一个统一的救亡组织。此时,暑期又将结束,在外地上学的一大批救亡骨干即将离锡,为了保证无锡抗日救亡活动的持续发展,经各进步青年社团负责人协商同意,于1936年8月共同建立了无锡学社。无锡学社实质上就是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无锡的分支机构,但为便于向国民党当局申报批准,成为公开合法的组织,就采用了这个学术色采较浓的名称。学社干事会由李伯敏、陈佩三、钱敏、薛永辉、蔡翔云、周婉如、宋犁夫等人组成。学社的成立使无锡有了一个直接接受党的影响的、统一的、公开合法的抗日救亡组织,它虽然只公开存在了5个月,却做了大量工作:曾在两个月内接连邀请多名社会进步人士到锡演讲;举办民众夜校进行抗日救亡教育;组织剧团、歌咏队演出救亡文艺节目;创办《时代认识周刊》作为宣传抗日救亡的舆论阵地;鲁迅逝世后组织了群众性的悼念活动;绥远事件爆发后组织援绥宣传队深人工厂、农村进行抗日宣传、募捐……这些活动使无锡学社的影响日益扩大,参加的青年日益增多,同时也日渐不能见容于国民党当局。1937年1月28日,学社主要负责人李伯敏、陈佩三、钱敏、薛永辉、宋辇夫等被非法逮捕,学社被追停止公开活动。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被捕的无锡学社负责人先后出狱,无锡的抗日救亡运动再度高涨。7月中旬,李伯敏、陈佩三、钱敏等20余人去沪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举办的抗日救亡训练班。回锡后,即以无锡学社骨干为基础,于7月26日筹组无锡各界青年抗敌后援会,李伯敏、陈佩三、钱敏、王新、顾循、蔡翔云为常务理事。28日,由国民党当局主办的无锡各界抗敌后援会成立。筹备中的无锡各界青年抗敌后援会即取消名义,作为无锡各晃抗敌后援会的宣传组开展活动。9月初又联合其他几个青年抗日团体改组为无锡青年界抗敌后援团(简称“锡青抗”),作为无锡各界抗敌后援会的一个团体成员,以取得合法的地位和经费的支持。“锡青抗”组织的宣传队巡回演出足迹遍及无锡城乡各地。“八一三”战事开始后,“锡青抗”组成的伤兵救护队常驻惠山、周新镇的伤兵医院从事救护工作。通过各种抗日爱国的活动,“锡青抗”周围团结、吸引的进步青年达上千人。这一支力量颇为雄厚的抗日救亡骨干队伍,正是在党的领导或影响下,由一系列进步青年社团多年来的斗争实践锻炼培养而成的,它也正是后来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的人员基础。
无锡的救亡青年中,有不少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曾经是共产党员或共青团员,在抗日救亡的实践中,又有更多进步青年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正确地领导他们进行抗日斗争,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寻找到党的组织。8月,就在“锡青抗”成立不久,李伯敏、钱敏等得知原中共无锡县委书记杨昌龄(原名杨韶明)从苏州监狱获释后将赴沪寻找组织关系,就请他向党汇报无锡抗日救亡的情况,并尽快派员来锡指导。10月,“锡青抗”重要骨干陈云霞奉函去沪,受其姐夫、正在筹建中的中共江苏省委有关负责人林枫之托,将吴志明领到无锡与钱敏直接联系。吴志明又名宋振鼎,1928年入党,后两次被捕,抗战爆发后重新参加革命,临时省委承认了他的党籍,并委任为临时省委以张爱萍为负责人的军事运动委员会下属的外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另两名委员为陈立平和宿士平。外县工委的主要任务是在苏锡常一带重建党组织,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具体分工是吴志明负责无锡,陈、宿分别负责常州、苏州。吴志明到无锡后,经过考察,先后发展了钱敏、王新、陈佩三、许晓轩、李慈等7人入党,组成一个党支部,由吴志明任书记。
正在无锡的抗日救亡运动走上一个新的起点之时,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1月,上海、昆山、苏州相继陷落,无锡不日也将沦于敌手。在此万分危急的情势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更好地投入抗日斗争,党支部决定组织爱国青年撤离无锡。于是,就在25日无锡沦陷的前夕,一批“锡青抗”中的骨干成员忍泪挥别家乡父老,踏上了西去的征程。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