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 纪念抗战胜利 >> 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 无锡地区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综述

抗日战争期间无锡财产损失情况

时间:2015-06-26 10:24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日军侵占期间,日军横行无锡地区城乡四野,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也导致巨大财产损失。无锡人民承受了重大的战争灾难和损失负担。据现有资料统计,抗战期间无锡地区社会财产损失总计 =SUM(ABOVE)  =SUM(ABOVE)  =SUM(ABOVE) 906693.30万元,居民财产损失总计 =SUM(ABOVE) 9366.41万元,共计损失总值 =SUM(ABOVE)  =SUM(ABOVE) 916059.71万元[1]。因同时期还有相当一部分损失项目无法折算价值,故此处统计数据远低于实际的损失价值。

 

    (一)居民财产损失

    日军侵占期间,无锡居民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居民共计损失粮食 =SUM(ABOVE) 558.21万元、服饰 =SUM(ABOVE) 218.85万元、房屋 =SUM(ABOVE) 5114.83万元、生产工具 =SUM(ABOVE) 57.99万元、生活用品 =SUM(ABOVE) 789.79万元、其他财产折合 =SUM(ABOVE) 2626.74万元等。

 

    (二)社会财产损失

        1.工业损失

    日军侵占期间,无锡地区的民族工业遭到严重摧残。无锡县有28537间厂房毁于战火[2],纱锭被毁166614枚,布机被毁3304台[3]。7家棉纺厂中业勤、广勤、豫康等3家被炸焚毁;申新三厂、振新、丽新等一度为日军占有,损失惨重。缫丝行业中丝厂全毁的有9家、半毁的14家,缫丝车比1931年减少67%,产品外销断绝[4]。面粉行业中茂新一厂被焚毁,其他厂存货被抢,部分设备被破坏。机器厂也有30多家毁于战火[5]。江阴县华澄等多家纺织厂被焚,利用纱厂被日军强行占领,直至1942年被迫以军用票70万元赎回[6]。宜兴县私营工业亦遭到严重冲击,许多企业被迫停产,陶业烧窑数仅及战前的45%[7]。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无锡地区工业直接损失 =SUM(ABOVE) 12473.73万元,间接损失 =SUM(ABOVE) 508433.26万元。

 

        2.商业损失

    日军侵占期间,无锡地区商业多遭破坏。无锡县共有54268间商业用房毁于战火[8],城区“繁华之区变成瓦砾之丘”,“商市顿衰,街上只见摊贩不见商店”。直至1941年商市才稍有恢复,私营商户数计1746户,仅为1936年的36%[9]。此后,商业总户虽比沦陷前增加88%,而资本总额却减少32%[10]。沦陷初期,江阴县北外大街及城内东大街繁华区烈焰腾空,被毁商店1000余家[11]。该县1937年底私营商号由1936年的3508家锐减至1567家,其中粮食业、土布业、砖瓦业、猪业和木业等商号受打击最大[12]。宜兴县因日军控制交通要道,采取严密的经济封锁,运输渠道被切断,商市遭受重创,导致跑单帮商贩畸形剧增,物价居高不下[13]。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地区商业损失共计 =SUM(ABOVE) 13656.17万元。

 

        3.农业损失

    日军侵占期间,在无锡地区到处抢掠烧杀,强行低价收购军粮,农业生产遭到严重摧残,农业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农业收成骤减,农民生活困苦,蚕桑生产步入衰落。仅无锡县1939年粮食总产约10万吨,与1932年相比,粮食总产量减少近6.82万吨[14]。由于日军滥伐树木,抗战期间境内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至抗战胜利时,无锡县部分丘陵山区成为荒山秃岭,江阴县山区林木遭毁,宜兴县竹木遭掠。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侵占期间无锡地区农业损失达6795.88万元。

   

        4.文化教育事业损失

    日军侵占期间,无锡地区大部分学校和大部分文化娱乐场所被毁。日伪在中小学实行奴化教育,省教育学院和省锡师校舍被日军占为马厩,竞志女中校舍为伪警察局的牢房。部分古迹毁于战火,无锡县立历史博物馆藏品被洗劫一空,无锡县立图书馆馆藏图书散失十分之一[15]。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县357所学校共计损失973.38万元,文化事业损失共计达794万元,4家广播电台被日军炸毁。江阴南菁中学5幢楼房及从书院时代起积存的3万多册藏书和刊刻《皇清经解续编》全部木版、县中新建礼堂及41间校舍、整个寿山小学被付之一炬[16]。沦陷初期,宜兴县228所中小学大多停办,1500多间寺庙遭毁。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侵占期间,无锡地区文化事业损失达 =SUM(ABOVE) 798.97万元,教育事业损失达 =SUM(ABOVE) 5908.37万元。

 

        5.交通业损失

    日军侵占期间,无锡地区交通运输业遭到严重破坏,车站、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汽车公司大多停业,一些社会运输工具,大多在战争中被征调。沦陷初期,境内交通陷于停顿。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侵占期间,无锡地区交通业损失达38192.78万元。

 

        6.金融业损失

    沦陷初期,无锡县33家典当业大部分因被抢劫一空而停业,7家钱庄业和23家保险机构全部停业,10家银行或停业或转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江阴县青阳南街开设的仓库被日军洗劫一空;宜兴县3家银行停业,4家钱庄受损。抗战期间,金融市场为日伪银行控制。在日伪银行控制下,无锡地区伪币泛滥,物价飞涨,投机盛行,金融业畸形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地区金融业损失达 =SUM(ABOVE) 1471.29万元。

 

        7.其他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无锡地区邮政业损失769.33万元,财政损失242.45万元,公共事业损失264.06万元,其他类损失317687万元等。

   

    抗战时期无锡社会财产损失具体数据详见表三。

 

表三:无锡市抗日战争时期社会财产损失统计表[17]

 

        类别

 项目

直接损失(元)

间接损失(元)

合计

工业

 =SUM(ABOVE) 124737318

 =SUM(ABOVE) 5084332618

 =SUM(ABOVE) 5209069936

农业

 =SUM(ABOVE) 51463528

 =SUM(ABOVE) 16495250

67958778

交通

 =SUM(ABOVE) 1856289

 =SUM(ABOVE) 380071491

381927780

邮政

 =SUM(ABOVE) 7693331

7693331

商业

 =SUM(ABOVE) 134325729

 =SUM(ABOVE) 2235950

 =SUM(ABOVE) 136561679

财政

 =SUM(ABOVE) 2424502

2424502

金融

 =SUM(ABOVE) 12434876

 =SUM(ABOVE) 2278049

 =SUM(ABOVE) 14712925

文化

 =SUM(ABOVE) 7989734

 =SUM(ABOVE) 7989734

教育

 =SUM(ABOVE) 11130935

 =SUM(ABOVE) 47952800

 =SUM(ABOVE) 59083735

公共事业

 =SUM(ABOVE) 1387421

1253200

 =SUM(ABOVE) 2640621

其他

3176870000

3176870000

共计

 =SUM(ABOVE) 355443663

 =SUM(ABOVE) 8711489358

 =SUM(ABOVE) 9066933021

 

 

    (三)财产损失的计算方法说明

    抗战时期无锡地区财产损失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为:一是由档案文献中的抗战财产损失数据汇总而成。这是形成无锡地区财产损失统计数据的主要来源。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曾组织开展抗战损失调查,无锡地区部分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填报了财产损失报告单。调研人员对于档案中的财产损失统计,经过严格考订予以采用。由于财产损失涵盖抗战8年,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抗战时期各年度零售物价指数增涨倍数表》规定,一律将档案材料中的损失币值折合为1937年7月的法币币值,之后进行归类汇总。二是由走访调查得出的数据汇总而成。鉴于调研中未能查阅到无锡县、江阴县、宜兴县当年填报的综合性财产损失报告单,只有部分财产损失通过档案史料得以体现。为此,调研人员通过走访当事人或见证人(及其后代亲属)等以及查阅地方史志书籍,调查了解当年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财产损失。对于走访中得来的财产损失数据,经过与地方史志书籍中反映的有关史实,进行比对,考证分析后予以采纳。必须指出的是,调研中有相当一部分损失项目,无法折合成损失价值。如沦陷初期无锡县立历史博物馆藏品被洗劫一空,文物损失价值无法估量;又如江阴南菁中学从书院时代起积存的3万多册藏书和刊刻《皇清经解续编》全部木版被毁,损失价值亦无从估算。调研人员对此类损失项目不随意匡算,因而最终形成的无锡地区财产损失统计价值要远远低于实际的损失价值。



 

    [1]  财产损失价值为折合1937年7月之法币币值。下同。

    [2]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7页。

    [3]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9页。

    [4]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0页。

    [5]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0页。

    [6]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9页。

    [7]  宜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兴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8页。

    [8]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二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6页。

    [9]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12页。

    [10]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三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2页。

    [11]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86页。

    [12]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83页。

    [13] 宜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兴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8页。

    [14] 无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县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15]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第四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1页。

    [16]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10页。

    [17] 表格中财产损失数,均按1937年7月的法币币值折算。部分类别因未能查阅到相关史料,财产损失暂为空缺。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