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 纪念抗战胜利 >> 人物·英烈 >> 英烈

谢升标

时间:2015-06-26 09:0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谢升标烈士传略

 

    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为国牺牲的300名烈士名单中,有一位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山区壮烈殉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就是国民党苏浙皖边区少将游击司令谢升标。

 

 

投身军旅  血战淞沪

 

    谢升标,字若鹏,号小美,1903年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一个农民家庭,年少时跟着父亲收鸡蛋、卖杂货,经营小本生意,后在临海城关镇鲍元茂杂货店当学徒。因不甘贫庸,不久投身军旅,并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师34团上尉机枪连连长。1929年转入庐山军官训练团,因学习成绩优良、办事精明强干,被擢升为中校团长,1933年任第6师教导队队长。1935年进中央防空学校学习,毕业后任上校旅长。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继侵占东三省后,又大举进攻上海,国民党军队和上海人民奋起抵抗,淞沪抗战正式爆发。奉上级命令,谢升标随周碞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师开往上海,参加了这场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第六师于9月1日奉命出击吴淞,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10余次,伤亡过半,是淞沪战役中伤亡最惨重的部队之一。谢升标所在的第18旅经过休整,继而又投入大场、南翔等战斗。在南翔一役中,谢升标主动请缨,提出变单纯防守为运动防守,派小分队打掉日军驻地的弹药库,然后发起反攻。他派出侦察人员摸清了日军弹药库的情况,决定乘夜幕降临时行动。考虑到任务艰巨,成败在此一举,他亲率小分队,改扮成日军,接连闯过三道哨所,终于靠近了日军的弹药库。但弹药库有重兵把守,难以强攻,加之巡逻队又穿梭不息,戒备森严,小分队无法进入,只能投掷手榴弹。但因距离过远,投弹效果不好,谢升标想出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方案:他挑选出几名投弹最好的士兵和自己为一组,安排另一组朝东面攻击日军,转移目标。果然,东面枪声一响,日军大乱,火力一下集中射向东面,谢升标乘机带领投弹手向西猛突,连连向日军弹药库投弹。刹那间,弹药库连锁爆炸,大火冲天,日军后方动摇,锐气大减。谢部趁势发动反击,歼敌数千,反败为胜。因指挥有方,战后谢升标受到国民政府嘉奖。

 

    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最后以国民党军队实施战略撤退而告终。11月11日,上海沦陷。就在这一天,谢升标所在的第六师奉命撤出上海,向苏浙皖山区转移。

 

 

扎根山区  重振旗鼓

 

    在淞沪会战中,谢升标部伤亡惨重,11月底撤到安徽的屯溪、宁国等地集结待命时,跟随他的官兵只有几百人。同年12月,奉国民党第三战区总司令薛岳命令,谢升标率便衣队100多人来到江苏宜兴县茗岭乡龙池山一带驻扎。不久,又运动到宜兴张渚镇。在这里,薛岳任命谢升标为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少将司令,令其率部在宜兴山区建立游击根据地,开展敌后抗日斗争。

 

    宜兴古称阳羡,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沪宁杭大交通的中心,盛产竹、茶、梅、栗等林特产品,也是著名的紫砂器之都。日军占领宜兴后,派粮、捐钱、征物,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日军还在当地扶持汉奸,组织维持会,推行其“治安区”政策,置当地百姓于水火之中。

 

    谢升标到达张渚地区不久,国民党军官占聚民和吴保恒闻讯后也各率部进抵张渚。随后,谢升标奉命正式成立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委任吴保恒、占聚民为副司令,占聚民兼参谋长。谢升标部在宜兴茗岭乡龙池山驻扎期间,得到了澄光寺主持恒海和尚的支持。恒海是河北省保定人,少年从戎,因不满军阀混战,到宜兴落发为僧。淞沪会战爆发后,他常慨然有髀肉复生之感。遇谢司令有抗日之心,深感相见眼晚,虽未同意还俗从军,但答应作为谢升标的高级参谋,协助开展抗日斗争。

 

    为动员民众起来抗日,1938年春节前,谢升标命令司令部政治处印发《边游日报》,向宜兴各界宣传抗日意义,发布抗日消息。同时发出布告,要求各家各户都要贴上“军民合作、团结抗日”和“团结起来、抗战到底”的门对,不贴者作汉奸论处。一天夜里,有人谣传日军要攻打张渚镇,有些老百姓因心里害怕,就偷偷把门对撕掉。次日清晨,谢升标知晓后,便派兵挨门逐户察看,并严肃训斥了将门对撕掉的八九十家户主。谢升标进而说道:“抗日救国,匹夫有责,撕毁抗日门对,应以汉奸破坏罪论处!”同时,谢部还积极宣传“爱我祖国,抵制日货。”但有些商店不听劝告,仍偷偷地出售日货。一天,谢升标下令部属在张渚全镇搜查日货,然后将搜缴的日货集中在灵官堂月台头全部烧掉。这一举动,对民众起到了很好的触动和教育作用,坚定了不当亡国奴的决心

 

    开展抗日斗争,必须壮大游击武装。1938年1月2日,谢升标以游击司令的名义,在张渚镇召开苏浙皖三省五县(即宜兴、溧阳、长兴、广德、郎溪)行政会议,国民党县级党、政、军头头和地方绅士56人出席。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布置扩大武装、开展抗日除奸等任务。会后,谢升标召开各种集会并亲自上台演讲,动员广大民众参军抗日,铲霸除奸。他一面贴出告示,招募热血青年参加游击队,一面礼贤下士求访良才,共谋抗战大计。他还亲自到句容、金坛、武进、江阴、广德和长兴等地招募散兵游勇。仅在句容、茅山一带,他就招募各股散兵300多人。在他的号召下,各县相继成立了抗日义勇游击队,区、乡分别组建了地方自卫武装。宜兴县抗日义勇游击队以张开运为总指挥,王立三为副总指挥,指挥部设在官林镇。为进一步扩充抗日武装,谢升标于2月得知长兴县某绅士自发组织的几百名地方武装人员被日军冲散逃至苏浙山区后,他立即指派石国泰成功进行收编。此外,为收编太湖地区国民党散兵田文龙部的700多人枪,谢升标请恒海和尚前往马迹山与田文龙商谈收编事宜。不料日军正对马迹山进行“扫荡”,恒海被日机炸死。谢升标积极招兵收编,重振旗鼓,消除了地方隐患,甚得民心,张渚等地的爱国青年纷纷报名参军,部队一时扩充到1000余人。

 

    力量壮大后,为提升战斗力,谢升标对新兵进行了严格整训。除了进行军事技能的训练外,他还注意整肃军纪。在太华乡的胥井、桥涯,他发现有3个士兵到百姓家里敲竹杠,谢即对他们进行严肃教育,并关禁闭。在张渚镇庙西村,有一个队长,因触犯军纪,被他枪毙在张渚镇断桥涧。他严格整肃军纪的事,在官兵中震动很大。通过整肃,谢升标的部队给老百姓留下了军纪严明的印象。

 

 

整治秩序  安定地方 

 

    在扩充抗日武装的同时,谢升标还重视整治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1937年12月上旬,在日军第一次撤出张渚镇后的一段时间里,街市秩序混乱,各方土皇帝都出来为非作歹,各占一地为霸。因此,乡村农民都不敢上街,镇上商店也不敢开门营业。

 

    为改变这种现状,谢升标来到张渚镇后,就以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的名义张贴《安民告示》,并派人在镇上敲锣喊话,警告敲诈勒索的流氓恶霸必须改恶从善,否则予以惩治。同时,动员工商界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并派部队加以保护。此外,还动员当地原区、镇、保长出面维持社会治安。这一招果然灵验,地痞流氓再也不敢出来公开扰乱社会秩序,镇上的商店也都开门营业,客商也逐渐多了起来。例如,当时张渚镇上有5家烟店,因沦陷区的烟丝紧张,客商都跑到张渚来抢购黄烟。谢升标得知后,就设法把5家烟店刨好的烟丝,每天集中在益隆当铺的柜台上统一出售,并派部队帮助维持秩序。另外,还动员烟店积极采购烟叶,制作烟丝。这样一来,抢购烟丝的风潮就平静下来了。

 

    除了烟丝供应紧张之外,食盐也很匮乏。那时,因日军封锁禁运,山区的食盐极度缺乏。为解决山区民众和抗日部队的食盐困难,谢升标多次亲率部队打进日伪军占据的宜城、徐舍、和桥等镇,抢运食盐至张渚,以解山区民众之需。

 

    严禁赌博嫖娼,也是谢升标整顿社会秩序的措施之一。当时张渚镇上的赌博宿娼风气严重,百姓无不咒骂。谢升标在了解情况后,采取有力措施禁止赌博嫖娼。1938年春节的年初三晚上,谢升标派士兵穿上民服混入月台头、华兴街、灵官场和沙珠滩等赌场,当听到全镇各地鞭炮齐鸣时(由游击司令部鸣放),潜伏在赌场上的士兵立即吹灭灯火,举起手枪,高喊“不许动!”接着没收赌资,并把300多个赌徒用麻绳一一绑住,拖到国山书院的礼堂关起来。这些赌徒一般都关三四天,待每人写出交代书后方可交担保人保释。在禁赌的同时,禁娼行动也在进行。那时,张渚镇上有10多处明娼暗妓场所,为铲除这些污垢,谢升标在春节期间于灵官场召开群众大会,公开表示3天之后要采取行动。他规定,所有妓女不准搽胭脂、涂口红,也不准穿奇装异服,严禁从事卖淫活动。会后第四天早上,他派便衣队上街检查,发现不守禁令者,当即进行教育、惩罚,并将娼妓头头游街示众。此后,镇上的娼妓活动大为收敛。

 

 

除奸铲霸  伸张正义

 

    苏浙皖边区沦陷后,当地的一些地痞流氓,各方的土皇帝都纷纷投靠日军,欺压百姓,鱼肉乡邻。例如,溧阳的流氓头子陈燮坤和其胞弟陈立三到处散布“抗日必败”、“抗战亡国”的亡国论调,并依仗日军的淫威,建立溧阳县维持会,把持溧阳县的政治、经济大权,把溧阳城区工商界留存下来的物资,统统控制在自己手中,尽量满足日军的物资需要。

 

    1938年1月9日,谢部将溧阳城的日军赶走后,参谋长占聚民以谢升标的名义张贴布告,通知维持会提供给养给部队,但陈燮坤不予理睬。后来,占聚民又以筹办军需为名要款,陈燮坤还是不给。1月13日,占聚民向谢升标汇报情况并征得同意后,用红贴子“请”了维持会9个成员和在城里的绅士到三官堂开会。待他们陆续到达后,占参谋长率卫士进入会场,逮捕了维持会的陈燮坤、费瑞麟、王履宗、黄福林、吴子屏、史桂观等6人。溧阳工商界人士、普通民众得到这些汉奸被谢司令抓起来了的消息后,群情激昂,纷纷到司令部控诉他们的罪行,要求严惩汉奸。谢升标表示:“我们不能像日本人那样乱杀人,要通过审讯,通过调查,把这些汉奸的罪恶公之于众,然后再给他们定罪。”谢升标亲自进行了审讯,指令政治处派人进行调查核实,然后将这6人的罪状公布于众,并以“苏浙皖游击司令部”的名义出了斩首布告。1938年2月1日,公判大会举行后,谢升标在县前街十字路口安放2台大铡刀,随后将这6个汉奸处以铡刑,并将人头分别悬挂在县前街、东门、南门、西门、北门、新西门示众。这些汉奸被严惩后,溧阳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游击日军  为国捐躯

 

    苏浙皖边区游击队采用避实击虚的策略,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他们平时联络民众、剌探敌情、破坏交通,灵活机动开展游击自卫战,取得了不少战果。据国民党第三战区战报的记载:1937年12月22日,游击队谢升标部破坏京杭国道宜兴县潘家坝桥梁,并毁敌战车2辆;12月23日,日军秋山中队炮兵联队抵宜兴县汤渡时,遭到谢升标部截击,死伤多人,毁炮2门;1938年1月11日,谢部32名战士焚烧宁杭国道上的轸村公路桥后,潜入宜城,探知日军有退意,谢升标即派第二中队长石一峰疾驱宜兴城,将沦陷一个多月的宜城第一次收复;1938年初,日军进攻宣长公路一线,途经泗安、西进芜湖以后,在长兴大云寺驻扎一个班,保护公路交通线。谢升标获悉后,即令长兴抗日义勇游击队发动突然袭击,活捉一个日军,打毁1辆军车,日军这个班随后被迫撤走,据点被彻底拔除;3月21日,日军从下新河据点前往别桥“扫荡”,驻在别桥一带的谢升标部队与日军在陈家桥旧兜圩发生激战,谢升标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了7天7夜,双方伤亡惨重,敌运走死尸136具,内有少佐1名。同时,被生俘34名,内有松井副官。经此一战,日军吓得龟缩在下新河未敢再向南推进。当时,上海《申报》称此战为“血战陈家桥”。日方报纸也哀叹:“打南京也未花这么长的时间,小小旧兜圩要打7天7夜。”

 

    谢部还经常在宜城、官林、和桥等地袭击日军,并多次派小股部队爬越宜兴城墙袭击,使日军不得安宁。一天夜里,游击队翻越宜兴城墙,打死2名日军,并连夜把日军尸体拖到张渚大皇庙里公开示众,让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

 

   谢升标还率部积极配合国民党第二野战兵团第四军第59师、第60师对日作战,战场遍及太湖、溧阳、长兴、广德、金坛等地。据国民党第19集团军电令记载:1938年2月15日,第60师奉令以有力之一部,相机进占宜兴,并向溧水、句容方面严密搜索……令谢升标司令饬所属部队暂以宜兴、溧阳游击队酌予配合该部游击,另以有力之一部相机向金坛攻击,其余即在太湖、滆湖、长荡湖中间地区极力活动;3月20日,谢升标部和第60师协力击破无锡、金坛进犯之敌,并破坏京杭国道交通;3月23日的第19集团军电令记载:谢升标部积极配合第60师向长兴佯攻,使第59师向正面战场奋力作战。

 

    1938年4月1日,谢升标赴屯溪向薛岳请示机宜后,于同月4日返回宜兴途中,恰逢国民党军59、60师同时与驻陆安桥、丁山、鸡笼山和陶坎头、晨山、八里棚等地的日军激战。为支援友军,谢升标率部于宜兴、广德两县交界处的凤凰山金鸡岭一带阻击敌军。因寡不敌众,谢部陷入重围。在带领一部官兵突围中,谢升标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殉国,年仅35岁。

 

    谢升标牺牲后,副司令吴保恒在新福庵主持召开了追悼会,随后安葬了他的遗体。4月25日,谢升标的家乡浙江省临海县也举行公祭仪式,该县的《抗日民众》、《台州民报》以及上海《申报》都在显要版面刊登了消息,颂扬和缅怀这位抗日爱国将领。不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追晋少将司令谢升标为中将,并发给家属抚恤金。

 

    谢升标在民族危难之际奉命组建抗日游击队,在苏浙皖山区英勇抗击侵华日军,显示了中华民族不惧强敌、誓死抗争的顽强精神,受到了全民族的褒赞。1988年6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对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国民党人士和其他爱国人士追认革命烈士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批准谢升标为革命烈士。

 

(崔能豪  高兵)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