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地名

无锡“小上海”由来

时间:2015-02-06 16:3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  郁有满

 

s_rbC03C03C0206_1.jpg

 

  无锡自民国以来一直被称为“小上海”,被称为“小上海”,就表示无锡有点像上海大都市,只不过规模、范围、地域“小”而已。
  无锡作为“小上海”至少有5个特征可以体现。一是工业发达。无锡的工商业发达要追溯到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办业勤纱厂,继而至19世纪初,荣宗敬、荣德生创办茂新面粉厂,周舜卿创办裕昌丝厂等,构建起无锡三大工业支柱,并使无锡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以后几年期间,无锡的实业家利用西方势力无暇东顾之机,抢得“黄金”发展机遇,至1937年日军侵占无锡之前,在全国工业城市中,无锡产业工人数列第二位,工业产值列第三位,资本总额列第五位,主要指标名列前茅。1930年2月,国民政府工商部、卫生部指定无锡为“全国工业模范区”。
  二是交通便利。无锡原就是水路运输发达地区。1905年,沪宁铁路无锡段通车,随后铁路、公路建设大发展,使原本发展势头强劲的无锡经济如虎添翼。
  三是商业繁荣。无锡是全国四大米市之首。又有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之誉。有北门、通运路、南门、城中崇安寺、西门等多个商业中心。据章如兰在1920年代初工商实业状况调查显示,无锡当时就有4700多家工厂、作坊、店铺、商号。无锡的商品、特产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得奖。
  四是文化娱乐场所的增多。自清末以后,就有戏馆、书场等产生,民国后设施更为豪华的电影院、剧场越来越多,时京剧、昆曲、锡剧流行,京剧名角孟小冬等纷纷来锡演出。至1937年抗战前夕,无锡城有14家影院、3家游艺场,近万个座位。另有28家书场。有天韵社演奏古琴、演唱昆曲等。有22家私人书店。
  五是园林、旅游业的兴起。近代以来随着梅园、鼋头渚、蠡园等园林建设的发展,旅游业兴旺。文人墨客郭沫若、郁达夫,政要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社会名流康有为、柳亚子等各界名人到无锡游览观光的越来越多。乘画舫到太湖游览,品尝太湖船菜成为士绅、显贵们的时尚。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提到无锡,曹禺的剧本《雷雨》中,称“无锡是个好地方”。无锡名气越来越大。
  民国时,外地人从火车站、汽车站或是工运桥轮船码头下客出站,过工运桥即是著名的新世界旅店,上有屋顶花园。接着是通运路,又称“马路上”,各种商店、旅店鳞次栉比。只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此路与汉昌路、光复路等相接,是当时入城的主要路线。经通运路转入通汇桥,到达北大街、北塘大街、三里桥米市、江阴巷商业区;从吉祥桥往西可经光复门、公园路、盛巷到城中崇安寺、观前街等热闹之处。一路走来,到处是商市林立,一片繁华。所有这些都足证无锡的繁荣和发达。难怪人们称之为“小上海”。
  无锡“小上海”的称呼至少在1910年末即已有。有自号“独兼庐主人”者在1919年薛明剑所编辑的《无锡指南》初版叙言一中所述:“吾无锡虽非通商大邑,然自汽舟通,旅客渐多;汽车通,旅客益多。光复以还,地方改观,建马路,兴人力车,辟游戏场,旅客数倍于前,其惠然而来者,莫不交口称誉,曰无锡风土何一变至是,仿佛一‘小上海’矣。足征地方人士竟进之速也。”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提及“小上海”出处的书籍。此书钱基博作叙言二,薛明剑作叙言三,独兼庐主人在当时应为一名士,而排列在第一。其真名有待考证。此叙言中写《无锡指南》这书“排印将告竣,遂亟书数语于端。”可见是急就章。
  1929年12月1日,曾留学日本的城建专家王伯秋在无锡县政府演讲《我对于无锡建市的感想》,并刊于《无锡市政》第三号上,语云:“讲到无锡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工业发达的都市……这种新兴的气象,所以给他一个‘小上海’的徽号。”当王伯秋与县长孙祖基站在县图书馆钟楼顶上观看无锡城市景象之后,“忽发遐想,笑谓孙先生曰,贵市岂仅是‘小上海’,依着这样的趋势,只要市民不断的努力,改造环境,不多几年功夫,简直要变成‘小伦敦’了”。至1920年代末,无锡“小上海”之誉已普遍流行。可惜1937年日本侵略无锡,无锡遭到极大破坏,元气大伤。否则要成为英国“小伦敦”也不是不可能的。
  上世纪20年代的工运桥及桥西堍的新世界旅社和屋顶花园,孟小冬曾在此演出。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