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烈士的事迹至今感人至深
时间:2014-10-04 13:15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
1980年国务院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对烈士的认定做了重新规范,除了战争牺牲的人员可称为烈士外,为保卫或抢救人民生命、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牺牲者同样也是烈士。从那时起到现在,无锡共有数十人被授予“烈士”称号并迁入烈士陵园。因为年代离我们不远,他们的亲友很多还在人世,记者寻访到了其中4位烈士的亲友,听他们回顾烈士不平凡的往事。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的钱劲松像
钱劲松烈士
勇斗歹徒成为学校精神标志
“劲松是我见过的最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学生。”说这话的是钱劲松烈士当年的班主任朱建中老师。1990年5月12日凌晨,面对入室盗窃的持刀歹徒,时年19岁的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学生钱劲松为保护在场同学,在搏斗中右心房被划出了一道3厘米长的口子。抢救过程中,钱劲松心脏8次停止跳动,最终没能战胜死神,于5月13日凌晨4时45分永远地离开了。
“请总务科修理黑板;教室门锁要维修;窗帘要安装好,防止阳光直射,保护同学们的视力; 教室管理规划要上墙……”这是钱劲松牺牲后,同学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的他生前写下的班委会议计划。朱建中老师说,爱憎分明一身正气如劲松,劲松精神直接影响了很多届学生。有一个画面他至今记忆犹新,钱劲松牺牲的第二年,班里的同学去祭拜他,一群人跪在墓前宣誓向劲松学习,回报社会,报效国家。
钱劲松牺牲后的第二年,他生前所在的院系成立了劲松团支部,2002年无锡无线电工业学校升级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钱劲松的精神继续发扬,“劲松团支部”也成为了一个光荣的称号,用以表彰校内的优秀团支部。2010年5月14日,钱劲松烈士的雕像在学院内竖立起来,他的名字从此被一届届的师弟师妹铭记。
蒋月泉父母展示儿子的遗物
蒋月泉烈士
英勇救火牺牲在退伍前20天
同样牺牲在1990年的还有蒋月泉烈士,如今他的父母还保留着当年给儿子结婚用的那栋位于锡山区东港镇黄土塘村的二层楼房。蒋月泉的父亲蒋根如告诉记者,儿子牺牲时24岁,离退伍只有20天左右,而他们盖好了房,刚说好了一个姑娘等儿子复员回来就见面……
那是1990年2月的一天晚上,蒋月泉和其他4名战友在出差办事,回部队驻地途中,看到当地群众家的柴堆起火,一起冲上前救火。柴堆是放在石头砌的鸡鸭棚子里,救火过程中,石头掉下砸中了蒋月泉,而其他战友各自忙于救火,没有人来得及发现蒋月泉受伤。等到发现,蒋月泉已经伤重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并追记二等功。
想起儿子的好,蒋根如说,家里不算富裕,儿子为减轻家里负担,初中毕业就到工厂上班,1985年赶上部队征兵,他应征入伍,去了东北。在部队儿子得过不少奖状,但只带回来一张。
“这里面是我儿子以前部队的无锡籍战友,大概120个人,当时就我儿子一个人入党了”,蒋根如拿出一本空军航空兵的通讯录自豪地说。而在蒋月泉的立功受奖证书里,记者发现里面夹着保存完好的布票和粮票,蒋根如介绍说,这些都是儿子在部队里面节省出来的,他们老两口一直没舍得用,就保存了下来。
张均的烈士证明书
张均烈士
悬崖边上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
在锡山区城管执法大队东港中队的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烈士张均的弟弟张明,他抱着哥哥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奖状和照片,“这些‘宝贝’都是我亲自保管的,平时都藏在家里屋梁下,要是被我妈看到,她会难受的。”
张明讲述,1996年10月23日,张均部队驻地附近的山体发生塌方,后勤部门所属的汽车团为边防部队运送过冬物资的车辆无法开进边防驻地。张均所在连的指导员周泽文率全连官兵到山体塌方处接应。战士们把过冬物资卸下汽车后,就肩扛背驮地动手往回运,途中要经过一处宽度不足1米的险峻山道,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陡峻山坡,路面冰雪泥泞,负重行进十分困难。
指导员周泽文就站立在山道旁边最危险处,指挥保护过往战士的安全。当张均扛着食品箱经过周泽文身边时,周泽文伸手去扶,不料脚下冻土松动,身体突然后仰,眼看就要掉下30多米的悬崖山谷。在这万分危险时刻,张均奋不顾身用尽全力将指导员拉上山道,自己却掉下山谷身受重伤,不治牺牲。
直到1997年的12月,张明和父亲才从一位专程赶来的少校参谋口中得知张均已牺牲,张明说他和父亲在村口哭了好久,待情绪平复后才敢回家把噩耗告诉母亲,母亲闻讯后当场晕倒。
顾利伟烈士
保卫南疆为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最后要讲述的这位烈士顾利伟,是在南疆战场上牺牲的英雄。翻开他的《立功受奖证书》,上面记录了他的主要事迹,既有牺牲前就荣立三等功的过程,也有毙敌2人、伤敌3人,及时踢飞敌人投来的炸药包的英勇表现,最后详细描述了烈士牺牲的原因——1985年9月13日,顾利伟在哨位观察敌情时,不幸被敌人一发榴弹打中,他吃力地告诉战友们他不行了,要求班里的同志们守住阵地,报效祖国,他还要血战到底,让同志们把他的遗体带回去,说完就光荣牺牲了。
和顾利伟一起参军的冯士平,至今回忆起顾利伟都会默默看看他的遗照:“这张照片是我们在部队刚结束新兵训练时拍的,如果他还活着,今年应该也有52岁了,可是在我心里,他还是那样年轻。”他介绍说,顾利伟很优秀,新兵结束后就被分配到专门培养班长的教导队,1年后回来就被提拔为副班长。后来,顾利伟经连长、指导员挽留,以及父亲写信要求,没有和他同期退伍,而是继续留在部队服役。在顾利伟牺牲前,他们之间互通过2次信,而他寄出的第三封信,因为顾利伟的牺牲永远都不会有回信了。
记者在顾利伟家见到了他的母亲和嫂子,81岁的老人身材瘦小、白发苍苍,顾利伟的嫂子张国琴说,婆婆身体还行,就是耳朵不太好了,而她没有见过小叔子顾利伟——嫁过来的时候,顾利伟已去当兵,其间没有回家探过亲。
(冯成 施剑平 文/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