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人杰 >> 无锡烈士

众多老年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名垂青史

时间:2014-09-30 15:36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人虽暮年 壮心不已

众多老年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名垂青史

 

  长眠无锡的烈士中,有很多牺牲时已年过五旬。按理应该是安享天年的时候,这些“知天命”的仁人志士,却同样满怀豪情,为闹革命抛头颅,为求解放洒热血,值得我们崇敬和深深缅怀。连日来,记者多方查寻这些老年烈士的亲属,还原这一烈士群体的革命风貌。


s_431670_217427.jpg

 

 

【探寻】
  年过半百投身革命原因不同

  在整理烈士资料时发现,这部分年过五旬的烈士大都出生在1870年前后,少部分出生于20世纪初期。按其身份,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是农民运动的参与者,牺牲时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类是共产党地下情报员,牺牲时间多为上世纪四十年代;以上两类烈士占绝大多数,且籍贯多为锡东、锡北地区。第三类和第四类人数相对较少,他们或是在战斗中牺牲,或是建国后因公牺牲。
  据了解,无锡农民运动是江苏省内最早发起的。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顾伟伦表示,在革命者内,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惜卖掉家产闹革命,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严朴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但这部分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人一开始只是为生活所逼,在和地主斗争的过程中,受其压迫太甚,想要寻求活路而参加革命。还有些人则是被革命者的人格所征服,觉得其为人正直,为普罗大众做事,一开始只是帮着放哨,递送情报。往往一个村里出现了一位自觉的革命者,会带动一大片。后两类人都是从一种朴素的理念出发,在实践中渐渐成长,最终发展为真正的革命者,愿意为民族解放宁死不屈,即便牺牲,也不愿出卖他人。由此出现了不少年过半百且身份为农民的烈士。
  

【查找】
  尘封的历史岁月太难追寻

  由于这些烈士牺牲时年岁较大,距今年代久远。不少直系亲属早已不在人世,余下的亲属基本都是孙辈、重孙辈的,他们对老前辈的事情知之甚少。
  记者通过锡山区锡北镇民政办找到一份烈属联系方式。不过,这份烈属联系方式是2011年整理的。由于不知现在这些电话号码是否仍在用,记者只能一个一个打电话碰运气。
  在电话确认时,大部分人烈士亲属都表示自己不清楚祖上的事。“只知道是烈士,别的不晓得。”这是最多的一句回复。好不容易找到王赛根烈士的亲属,接电话的老人说自己是王赛根的孙媳妇,她说她的老伴知道爷爷的故事,遗憾的是老伴三个月前已经过世了,她还说,王赛根有一个90多岁的亲妹妹,瘫痪在床,但已很难交流。

  

【讲述】

   两名烈士经历很有代表性
  几经查找,记者终于找到了两名50多岁烈士的后人。从他们的讲述中,获知了这两名烈士的事迹,进而了解到这一烈士群体曾经的峥嵘岁月和革命斗争历程——

s_431670_217425.jpg

陈荣轩遗骨埋葬的地方


  烈士:陈荣轩
  讲述者:孙子陈如松
  临终遗言:民众知我,家女何忧!
  78岁的陈如松,是烈士陈荣轩的孙子。他是记者找到的唯一对烈士事迹较为熟悉的烈士亲属。陈如松说,他从没见过爷爷,但解放初期评定烈士时,他认识了曾跟爷爷共事的陈枕白——这是给他祖父写证明材料的人。从陈枕白那里,他听到了关于祖父的事迹。当时的资料,陈如松保存至今,“这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也是家族的荣耀。”
  安镇农民革命运动纪念馆(三善堂)内,有一张陈荣轩的照片,下面写着:“陈荣轩,生于1874年,安镇人,共产党员,曾任安镇农民协会负责人,1931年牺牲。”这段介绍其实不太准确,“我爷爷出生在1875年”,陈如松是根据陈枕白所写烈士证明材料知道这个时间的。陈荣轩的家乡不是安镇,而是旺庄驳岸上朝东巷,后来为了搞农民运动,举家搬到了安镇东山址村。
  陈荣轩的掩护身份是算命先生,人称“陈半仙”,他一面给人算卦,一面给大家讲革命道理。由于当时有些农民比较迷信,有事都找“半仙”算一下,陈荣轩很得他们的信任。这也为他后来开展农民运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1927年3月4日,无锡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安镇“三善堂”召开,“无锡县农民协会”宣告成立,陈荣轩当选为13位农协委员之一。1927年10月31日,中共无锡县委在安镇召开会议,决定发动农民实行暴动。11月5日,暴动委员会决定9日进行暴动,并正式成立无锡农民革命军和乡村政权机构无锡县农民委员会。
  1927年11月1日,宜兴农民暴动。同月9日晚9时许,无锡农民革命军发动秋收暴动,上万人参与。这次暴动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农民军被迫分散转移。陈荣轩后被人出卖,敌人了解到他是县农民协会负责人,便将他转到江苏高级监狱(即镇江监狱),在狱中被折磨而死。
  他在牺牲前,曾托一个好心的狱卒给女儿陈云仙传张纸条,上面写着:“理真万古,义节千秋。民众知我,家女何忧!”陈云仙见到纸条时,陈荣轩已经牺牲。陈云仙在镇江地下党的帮助下,在北固山下找到了父亲的遗体,运回无锡,埋葬在曾经战斗过的胶山脚下。

s_431670_217426.jpg

安葬王阿金的锡北烈士陵园


  烈士:王阿金
  讲述者:儿子王德如
  家人感言:他从未透露过革命者身份
  锡山区春风村西河头,一个被河流包围的村庄,乡人都知道他是烈属。75岁的王德如家没有电话,他对外人的到访显得非常意外,尤其是听说想和他聊一聊父亲的事。这段回忆似乎在他脑海中已尘封了好久,因为父亲王阿金被捕时,他才6岁。这段童年的记忆一定是灰色的,母亲活到90岁去世,他和母亲之间几乎也没有关于父亲的对话。
  在《锡北英烈》一书中,对于1896年出生的王阿金,只有短短100字出头的介绍:“1944年参加革命,担任新四军秘密地下情报员工作。1946年8月,王阿金在江阴文林地区秘密张贴革命宣传标语时,不幸被敌人发现而遭逮捕,曾受到刑讯拷打审问逼供,王阿金坚贞不屈,绝不吐露我党任何机密,后被敌人杀害于文林,牺牲时51岁。”
  “父亲的老家在长安太平桥,那里都姓王,日本人来后,把我们家房子烧掉了”,王德如说,父亲是个剃头师傅,家中异常贫困,后来就投奔到相对比较太平的八士斗西村外婆家。父亲牺牲后,母亲去收拾父亲的遗体。有人让王德如回家拿了一个大勺,大人们把父亲身上的血迹一一洗净。
  家中没有人知道王阿金从事革命工作。王德如猜测,父亲是怕家人担惊受怕所以不透露身份。有位村人回忆说,很早就听到王阿金说,“他们不要嚣张,天快要亮了。”父亲去世后,王德如的母亲像个男人一样,帮人打麦、晒麦。姐姐很早到厂里做工人,哥哥12岁到上海学做生意,王德如只上到了小学三年级,还有一个更小的弟弟,因为生活困难送了人。王德如后来参了军,复员后种过田,又去了化工厂,现在每月退休金1100多元,自己种点菜吃,日子还过得去。每逢清明,王德如会带着儿子的一家,三代人一起去看看父亲的墓地。每次看到父亲的墓碑,他都会想起父亲说过的“天快亮了”。

 

(王晶 黄孝萍)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