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与惠山祠堂群
时间:2014-08-29 16:12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世界文化遗产与惠山祠堂群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在梁溪大讲堂上的演讲摘录
编者按
14日下午,2014年梁溪大讲堂第十讲开讲。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陈同滨来锡,作题为“让世界记住无锡——世界文化遗产与惠山祠堂群”的专题报告。她从世界遗产的发展历程、特征与普遍突出价值等方面,阐释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并详细剖析了惠山祠堂群遗产的重要价值,对无锡进一步推动申遗工作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本报现将演讲实录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坛主小传
陈同滨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重点科研基地主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规划师、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建立了科学严谨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体系和技术规范,受理了众多国家级重点文化遗产研究课题,并积累了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丰富经验,是国际资深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世界遗产的定义和类型
“世界遗产”的概念很早就有了,最早在埃及有个据今3300年的神庙,因当地要建个水库,该神庙面临被淹没,为此,埃及就给世界教科文组织打报告,说他们自己保护不了了,能不能国际组织来帮助保护。教科文组织参与以后,遗产保护开始进入国际视野。1972年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公约》,这个《公约》就是所有世界遗产最起头的一件事。公约通过以后,最开始参加的国家不是太多,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我国到1986年参加。形势发展得很快。到2004年时,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已经达到788处,其中文化的611处,自然的154处,文化与自然双重的23处。这个时候,世界遗产中心和几位专家做了个分析和回顾,认为要提高和提升对遗产管理的能力,要提高“门槛”。此后不久,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一个决议,规定每个国家每年只能申报1个遗产,后来修改为自然和文化各1项。自此申报难度明显提高,遗产的品类也受到关注。
世界遗产类型总的来讲,有文化的、自然的、混合三大类型。这三种类型中,80%是文化的,混合遗产很少。文化遗产又分三类:文物古迹、建筑群、考古遗址。最早遗产保护的概念是从建筑口产生的,为什么规划口的专家会对遗产的保护切入得很快,因为大部分遗产主体都是建筑类,包括考古遗址。后来各种景观再进来,随着我们对文化概念内涵的扩展,对遗产的辨识或认定也不断深化。如果要申报自然遗产,自身在科学体系上要有很典型的代表性或者珍惜性,不然就很难申报。混合遗产必须在文化和自然方面都具备世界遗产的标准。
从1992年开始,文化遗产类型上发生了很多变化,一系列新的类型开始出现。最有广泛意义的有文化景观,这代表着自然与人的“联合”工程,以前的定义经常说它是自然与人的“共同”成果,现在强调是一个“互动”的成果。在这个类型当中,关于自然和人工的遗存怎样相互结合,互相作用是非常要紧。第二种新类型是历史城市,这种类型在老的建筑群里很多,因为发现建筑群里专有一类是历史城镇,大多是老城区,在保护上有一种“活遗产”的特点,现在人还生活其中,它不是文物古迹也不是考古遗址。第三类叫线路遗产,现在列入目录的线路大概有七八条,这些线路要么以宗教为主,要么以贸易为主,中国的丝绸之路是宗教、贸易、政治、文化的,在内涵上是已有的线路遗产都不能比拟的。运河遗产也是一种新的类型,比较早提出申报的是加拿大的里多运河,这条运河虽然很短,但它的闸门、建造的一系列水工技术确实有它的意义,被认定后就直接形成了一种类型。
出了新的类型后,新的保护管理情况也出现了。原来是各个国家单独申报的,现在随着大型遗产的出现,跨境遗产成为一种新的管理状态。像前不久通过的阿尔卑斯山周围的湖岸木桩建筑,是6个国家联合申报的。这个遗产管理比较好办,是点状的,六国分别管理境内的部分,再协定一套协调管理规定。还有一种新的类型是系列遗产。丝绸之路在1988年联合国策划申报,但到2009年,发现到底怎么申报成了个问题。以往的遗产申报规程和要求都套不上,所以重新探讨了新的遗产理论:系列遗产。系列遗产以前也有,我们的明清皇家陵寝、故宫等都属于系列遗产,但当时对这个概念并没有突出的很清晰。到丝绸之路的时候,整个系类遗产的概念就整理得清晰了。所以现在有系列遗产保护理念的深化发展,可以说是老类型、新挑战。其他的新类型,如工业遗产、农业遗产、21世纪遗产、纪念型遗产、乡土遗产、海洋遗产等也越来越多。这些都是目前世界遗产目录中偏失不足的门类,在申报的时候都会受到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我国申遗的发展历程及申遗的判定标准
到2014年,现有的世界遗产总数达1007项,其中自然遗产197项,文化遗产779,混合遗产31项。我们国家在1986年开始参与世界遗产保护的一些工作,到1999年成为委员会成员国。从1986年开始到现在,获得批准的一共有47处遗产,总的数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文化遗产33处,自然遗产10处,混合遗产4处。
我国第一批申报了5个:长城、故宫、莫高窟、兵马俑、周口店,5个都照单受理,每一个遗址申请材料两三张纸。第二批报了4个:承德避暑山庄、孔府、武当山、布达拉宫,也一下子照单全收。后来,庐山单报了一次,最开始申报的时候报的是双遗产,但显然它在两方面都弱,后来被界定为文化景观,那是1996年。到十年后,申报西湖时,国内才开始注意到文化景观是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国有很多项目走文化景观走得通,走文化遗产却很困难。1997年又报了3个:平遥、苏州古典园林、丽江。接着,皇家的天坛、颐和园等在后面陆续报着,在这个时期,大部分都是皇家典型的遗产。到2000年,申报了4个:青城山、皖南古村落、龙门石窟、明前皇家园林,这个系列的类型已经比早期要丰富一些。再后来,云岗进去了,之后停顿了3年。2004年以后,申报开始步入一年一个的节奏。2008年以后,又有了福建土楼、五台山、河南的登封“天地之中”,西湖、元上都、哈尼梯田,这些项目中文化景观这个类型多次被运用,一直到丝绸之路开始进入系列遗产的概念。
2008年以后,我国世界遗产的申报进入新的阶段,某种状态上看,可以叫争先恐后。国家文物局也明确定了一个规程,对申报管理加强了很多。这个形势是有助于此事发展的,否则偶然性太大,申遗的压力就会特别大。在清晰的程序之下,我们的申遗计划可以尽快按照要求进行推进。遗产申报的基本前提,是要给出一个在清晰的时空范围内的清晰的文化特征。为什么我们现在讲起我们的遗产来往往总被认为“信息量太大”?“信息量太大”不是一个褒义词,意思是有太多跟遗产无关的信息,那么什么是有关的信息呢?这是要经过分析的,不是所有故事都关联,要时刻保持清晰的逻辑。
遗产申报的标准是根据什么来判定的?干这行的人都要说“OUV”,也就是“突出普遍价值”。“无锡祠堂群的OUV是什么?”这就是将来申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句话,这个问题找准了,后面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突出的普遍价值是指文化或(和)自然价值是如此罕见,超越了国家界限,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因此,该项遗产的永久性保护对整个国际社会都具有至高的重要性。这个OUV会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审核了缔约国提交的OUV 之后给出的一个说法,即遗产的《突出的普遍价值声明》,该声明非常重要,将是以后遗产的有效保护与管理的重要援引文书。“突出的普遍价值”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是否满足遗产标准,二是保存的真实性、完整性,三是保护管理保障是否到位,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世界遗产的标准一共有10条,第6条之后的7至10条是针对自然遗产的,我们先不展开。这些标准中只需要符合一条,就可以认为是合格的。这六条的内容分别是:一,创造精神的代表作;二,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在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上,展现了重要的人类价值交流;三,能为传衍至今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四,是一种建筑、建筑整体、技术整体及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五,是传统人类居住地、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逆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六,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活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前五个都是要有实体遗存的,对价值特征的承载也必须清晰可辨、易于理解。第六条是关联的、虚的,委员会认为第六条不能单独成立,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申遗的意义以及无锡祠堂群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在经历了持续、高速发展的经济发展阶段之后,目前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建设与复兴的时期。在这一形势下,我们应当坚守“文化多元论”的保护立场,将中国文明与文化放到世界体系中、进行重新认识与评价,让世界了解中国,也让中国借此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申遗的意义就在于此。
2005年ICOMOS文件《世界遗产名录:填补空白——未来行动计划》,认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应当理解为全人类文化普遍本质的突出体现。就自然遗产而言,突出普遍价值在于其生态地理多样性;而对文化遗产而言则在于其体现的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带来的文化多样性。所以,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留住人类历史物证,对现在和未来都有借鉴的意义。对一个民族来说,要有一个文化的自我身份的识别。记得有次我在中亚考查,身边出现的面孔各种各样,当我回过进入自己的海关,看到满眼都是中国人的脸时,突然有种安全感,觉得我们这个族群足够大。这个文化自我识别的意义非常重要。
通过申报世界遗产、保护世界遗产和研究遗产的价值,来培养我们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真正找出“到底哪里是我们曾经很强的,我们现在也拥有的”,以此来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的素质。对国家来说,文化遗产是重大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发掘、保护。像高句丽这个项目,如果我们没有这个遗址,就很难证明东北地区的一段历史。珍惜文化遗产的物证可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每一次申遗,都可促进对遗产的认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法制建设、档案、研究、监测、展示等水平的大挑战。
无锡惠山祠堂群基本上属于传统的建筑群,一般可以世界遗产价值标准的第三条、即见证历史的价值作为它潜在的遗产价值,如果可能,还可以加一个第六条,比如祭祖的“活的传统”。但是见证什么历史价值、如何见证才是根本任务所在。所以,申遗工作目前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它的价值特征、甚至包括遗产类型定位,都是需要一番研究、推敲和斟酌的;第二个就是它在保存上的真实性、完整性。因为这片建筑群当时是采用的是中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模式,这个模式和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不太一样。经过这个过程后,现在有多少建筑遗存是可以被认定符合遗产价值的,是符合真实性的,又有多少会在这两个方面有问题的,有问题的地方如何处理或对待,这都需要费心做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这个过程就是遗产的认定过程,当然这些工作的前提是遗产的价值特征研究,这个特征还必须有足够的高度。
(文字整理:吴荣荣)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