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风俗

立夏习俗和由来

时间:2014-04-25 13:44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王锡良

 

  立夏日一般在每年公历5月5日或6日,对今人来说,立夏不过是一个节气,表明春天结束,夏日开始。可是,我们的先人却把立夏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来对待,这是因为在昔日农耕社会,立夏的到来预示着气温将大幅度升高,大自然的动植物都进入了旺盛的生长期,长期以来人们就根据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变化,形成了众多的传统习俗。

  吃蛋
  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天气渐渐炎热,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容易发夏令疾病,其症状为微热厌食、身倦肢软、乏力消瘦等,这便是大家熟知的“疰夏”。吃立夏蛋是指每到立夏之日,家家户户都煮好鸡、鸭蛋(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男女老少都要吃煮熟的蛋。因为民间认为蛋形如心,这天吃蛋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且能强身健体。同时认为鸡鸭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另外还有“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的老话,旧时大人就把煮熟的囫囵蛋在冷水里浸些时间,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套在孩子颈项里挂在胸前,这样可以避免疰夏。

  吃乌米饭
  旧时每到立夏时节,江南坊间就有吃乌米饭的习俗。其做法是先将乌饭树叶洗净捣烂去渣滤汁,再把淘洗清爽的糯米放在此汁中浸泡四五个小时后取出,加上适量的清水蒸制而成。乌饭树为常青灌木,其叶根都有医用价值,具有生津益气、明目强筋的作用,据传吃乌米饭可以除风解毒,强身延年。所以直至现在,吴地人还很笃信吃乌米饭。
  吃乌米饭由来久远,流传在我们吴地的一种说法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庞涓本是同窗师兄弟,他俩都是鬼谷子的学生。两人学业、智谋都不相上下,但孙膑为人诚实厚道,庞涓却诡诈富有心计。两人跟随师父苦学三年,庞涓自以为学业已成,急着要下山立功扬名,拜别了师父,来到了魏国。孙膑认为自己尚未学成,继续随师傅学习。鬼谷子早就看中了这位老实忠厚的学生,就将兵法精华全部传于孙膑。庞涓嫉恨交加,设计陷害孙膑,极其残忍地剁去了双脚并把他关到猪圈里,孙膑忍辱装疯。看管他的老狱卒十分同情他的遭遇,把糯米用乌饭树叶浸泡后煮熟并揉成小团,扔进猪圈给孙膑充饥。庞涓还以为孙膑在吃黑乎乎的猪屎,误认为他真的疯了,便放松了看管。孙膑趁机被人救出,后来来到齐国被拜为军师,孙膑计困庞涓并打败了他。孙膑能够活下来并打败庞涓全是因为有了乌米饭,从此,每年立夏之日,民间百姓也竞相吃乌米饭以求得庇护。

  吃棉茧头饼
  棉茧头饼是无锡坊间的叫法,在吴地,有的地方叫“立夏饼”或“草头饼”。相传旧时吴地,家家户户在这天早上都会做上一锅锅清香可口的棉茧头饼,供一家老小食用。旧时男女老少在立夏日吃棉茧头饼的习俗在我们无锡很是风行,因为它除了有留住清香和告别春天的寓意外,也有防止立夏开始后小孩大人经常不想吃饭、怕热等症状的疰夏毛病。
  棉茧头草是做棉茧头饼的主要原料,它是生长在田间地头一种原汁原味的野生植物,每到立夏时,它已到抽苔开花期,这时候它的稞型最大,且汁多草嫩,是极佳的制饼原料。在采摘到足够的棉茧头草后,先用清水冲刷干净、浸泡半个小时沥干水,切断后放入沸水里持续烧煮几分钟后捞出,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粳、糯米粉进行搅拌揉和成粉团,包上预先搅好的酿心做成一个个饼,随后把做好的饼放到大锅内加油反复煎烤,直至两面焦黄,色泽亮丽、清香四溢的棉茧头饼便好了。煎好的饼一口咬下去,韧性十足、绵软弹牙、糖汁四溢,鲜美香糯的口感让人食欲大动,吃完后回味无穷。别看这其貌不扬的棉茧头饼,多少年来成了立夏农忙时的最佳食物。尽管如今无锡坊间这种美食已很少见,但是至今还传承着浓浓的立夏风味。

  吃“三鲜”
  无锡民间历来有“立夏见三鲜”的老话。三鲜分为“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蒜苗;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水三鲜即河豚、刀鱼、鲥鱼。其中立夏日吃地三鲜的习俗,至今在无锡坊间盛行;至于树三鲜尝鲜者也不少;唯独只有那水三鲜在无锡少有踪影,恐怕只可闻而不可及了。

  称重
  立夏称人的习俗至今在吴地还有延续,流传在吴地的一种说法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把刘备儿子阿斗交给赵子龙送往东吴,拜托已被孙权骗回东吴的刘备夫人孙尚香来抚养照料。赵子龙携阿斗来到东吴那天正是立夏日,孙夫人唯恐诸葛亮不放心,当着赵子龙面就给阿斗称了体重,并答应来年立夏再称一次,看看来年体重增加多少,再写信向诸葛亮汇报,就这样吴都立夏日称体重的习俗就先在东吴一带传开,虽经朝代更迭变迁,立夏称重至今在吴地还保留着。
  旧时每当立夏日,大家吃完饭后,有红木大秤的人家,就会把大秤、夹箩和手指粗的麻绳拿到堂前或大树下,先用一根麻绳甩过屋梁或树干,再将绳穿过秤纽后打结,然后把两根绳在箩底绞成“十字”形后,再提到箩筐上端打了结,钩到秤钩里,左邻右舍都会闻讯赶来称重。在称大人的体重时,一般都是双手拉住秤钩、两足悬空;在称孩童时因臂力不济,称重时就四脚朝天地坐在箩筐里。这时候的司秤人一打秤花,体重立见分晓,在报体重时常会说些讨吉利的话,如若替老人称重时会说“分量八十九,活到九十九”等。另外司称打秤花有一个规矩,即秤砣只能从里向外打(即从小数打到大数),且秤梢要向上翘;决不能由外向里打,秤梢不能往下低,这样称法以求得体重年年往上,要知道旧时人们的生活清苦,生活中最怕身体瘦弱,体重增加在当时是有饱饭吃、有福气的象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