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坝养鱼数百年 梁溪河里鱼谚多
时间:2014-04-21 10:10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
古代的梁溪河很狭窄,到了五代大同年间,梁武帝重新加以开挖、拓宽,梁溪河就非常宽阔了。明代,梁溪河两岸的居民以捕鱼为生,他们制作了一些捕鱼工具,有一种诱捕工具叫“渔簖”。当时,用这种工具捕到的一些小鱼不能食用,弃之可惜,于是随手放进芦苇滩的水塘中,任其自生自长。这也是原始的鱼池,也是原始的养鱼方法。
后来,随着无锡手工业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市场的日趋繁荣,对鲜活鱼的社会需求逐渐增多。因此,当地居民沿梁溪河两岸开始挖池养鱼。在清代道光年间,梁溪河原本是溪水汪洋,最狭处宽十余丈。可是到了嘉庆初年,居民在梁溪河两岸筑鱼池,河面越来越窄,仅剩三分之一。嘉庆十九年,养鱼业发展很快,梁溪河更窄。光绪年间,梁溪河两岸多为鱼池。人们在河滩上建造鱼池的方法,据说是筑埂埒池。“埒”指筑堤坝,逐渐埒成一口口方形的鱼池。据民间传说,在明末清初时,梁溪河有鱼池的地方取名为河埒口。
渔民在放养鱼种、科学养鱼、鱼池管理和养鱼季节等方面多有经验总结,时间长了,就形成了非常有行业特色和生活趣味的谚语。
【放养鱼种】
鱼种足一年成鱼高三年,鱼种短一寸,产量减一成。
鱼种小一寸,白养一冬春。宝塔式密养,增产有希望。混密不分家,密度要恰当。品种要齐全,大小要脱肩(脱肩:指鱼种规格大小要分档次)。
一次放足,分批轮捕,捕大留小,一点不少,边捕边放,大中套小。
【科学养鱼】
庄稼靠肥料,养鱼靠饵料。
鱼儿食笃嘴,一天勿喂食,三天鱼勿长。
一寸水一寸鱼,宽水养大鱼。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的娘。清水白汤白养鱼。朝红夜绿水色变,鲢鱼、鱅鱼长得肥。
池水看水色,水色定水质。
一口池塘像幢楼,一幢水楼三层分,鲢鱅居住在上层,草鳊蹲在中间层,青鲤鲫鱼最低层,分层混养是窍门。
一草带三鲢,一鲢夺三鱅。
养鱼不瘟,富得发昏。
鱼病早诊断,对症下药量。池塘不干净,重病不断根。
【鱼池管理】
三分放养,七分管理。一放就管,一管到底。
养好一池鱼,先管一池水。
种田人不离田头,养鱼人不离池头。
磨刀不误砍柴工,精管细养勿误工。
养鱼只怕一忽(睡懒觉)穷,浮头泛池一场空。
野鱼池边嚎,浮头在眼前。
击掌鱼发声,缺氧浮头轻。击掌鱼不动,浮头已严重。
人冷穿棉袄,鱼冷钻鱼槽。
【养鱼季节】
育种讲季节,季节如法律。三月桃花开,鲤鱼产子来。春宵一刻值千金,一网鱼虾一网银。
小麦青,大麦黄,家鱼人工繁殖忙。
青鱼不脱莳(夏至),草鱼不脱暑(小暑)。鲢鱅不脱伏(中伏),宜早不宜迟。
四、五、六月鱼长壳,七、八、九月鱼长肉。(指阴历六月以前,鱼以增体长为主,七月以后鱼增体重为主。)
赤豆花开大麦黄,鱼病盛发早预防。
处暑尾巴白露天,死起鱼来不断头。
渔歌《梁溪鲜鱼分四季》:梁溪鲜鱼分四季,要尝鲜鱼凑节气。正月鳊鱼嫩而肥,二月冻鱼吃鳑鮍,三月土婆肉头厚,入夏白虾好滋味,小暑黄鳝赛人参,六月银鱼肉细腻,七月梅鲚晒鱼干,八月鳜鱼待女婿。
(顾俊良)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