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老话老习俗
时间:2014-04-09 10:55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
王锡良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综合性重大民俗节日。它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这时候正是天朗气清、春光明媚、草木萌茂、桃红柳绿的时节,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它还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旧时农耕社会根据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变化,敦促春耕春种的节气。
长期以来,吴地民众根据清明节的习俗和节气,产生了很多老话,这些老话承载了厚重的文化蕴涵,常为吴地民众口口传承,今举数列,供大家品味。
【清明到,儿尽孝】、【清明勿祭祖,死得饫黄狗】
这些老话在吴地坊间早就有了,虽然后句较粗俗,以诅咒的形式来告诫那些试图不履行祭祖义务的人,但这两句老话旨在提醒后辈们在清明节得祭扫先辈的墓地,以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清明扫墓祭祖,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在吴地由来已久,参加扫墓者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是全家出动。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先要把坟墓的藤蔓杂草清除干净,在墓上再培添一层新土,这种修整坟墓的行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先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以祝子孙后代运道蒸蒸日上,所以培墓是不可轻视的一项祭奠内容。
祭祀时点上香烛,摆上干果食品和青团子等祭品,让祖先们享用,与此同时在坟墓的一侧席地燃点香烛和少量祭奠品,算是供奉土地老爷。
待香烛燃完焚化锡箔折的元宝和纸锭,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并折上一枝嫩绿的树枝插在坟上。完成祭奠仪式后,扫墓者能将祭祀的果食品在当场分吃,祭品中的青团子往往特别抢手,据传给小孩吃可以压邪消灾。
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我们无锡民众在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仍是十分盛行,只是形式有了变化,如常用鲜花来替代纸钱和祭品,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体现出文明祭扫的新风。
【清明到,放断鹞】
也是吴地的一句老话。放鹞子是清明时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鹞子上,用线系着鹞子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让鹞子随风飘逝,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让所有的秽气随着放飞的鹞子都带走,后来放鹞子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娱乐活动。
在旧时我们吴地的农村,从元宵节到清明节这一时段里,老老少少会带上大小不一的各式鹞子,到田间地头去放飞,不管是谁家的麦田,都可以毫无阻拦、横田闸麦径地任意到处奔跑,麦田踏得越多,农人们越是高兴,因为这样还有助于麦苗的越冬分蘖。但是到清明后,麦苗开始拔节,田间放鹞子的也就少了。
【清明踏青,呒毛呒病】
【清明勿勒(在)家,处暑勿勒(在)外】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生发时节,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春游的大好时光。
吴地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旧俗认为清明节外出踏青游玩,人不会生病、身体健康。所以吴地人会在扫墓祭奠、哀悼祖先之余,因利趁便地在山乡野间自由自在地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许多民众特意在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踏青也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我们吴地,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三月初三)的元素,在无锡城乡间早就有“三月三,西胶山”、“三月三,嶂山”、“三月三,上鸿山”、“三月三,爬惠山”的习俗,即时无锡四乡的民众都会纷纷外出踏青游玩。因此坊间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佬小踏青,伶俐聪明;后生踏青,结门好亲;老人踏青,返老年轻”,足见清明踏青之好处。
【清明勿戴柳,红颜成皓首】
皓首即指年老,这一乡谚是指清明节时要插柳条或戴柳圈,据传这样就能永葆年轻。
清明节正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节,古时候吴地民间就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柳圈帽戴在头上,也有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下。相传柳枝具有祈福辟邪之效,说明清明折柳、戴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直至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在春游踏青时,还有人有折柳或戴柳帽游玩的现象。不过这种随意折取柳枝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是一种不文明行为,它会对树木造成损害。
【清明螺,赛只鹅】
【三日勿吃荤,蛳螺连壳吞】
这些吴地老幼皆知的老话,除了说明清明时节的蛳螺最最肥,味道特别鲜美,能和鹅肉相媲美外,它还与吴地农家历来的习俗有关。
旧时清明节这天,吴地养蚕的农家有这么一个习俗,他们常用尖针挑出螺蛳肉烹食,这叫“挑青”,后把螺蛳壳扔到自己的房顶上,其下滚的声响能吓退老鼠,有利于清明后养蚕不会被老鼠吞噬。此外还有吃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的习惯,它分别是祝愿蚕宝宝吐的丝又长又好;吃发芽豆是博得“发家”的口彩;吃马兰头等时鲜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晒干柳,馒头撑煞狗】
清明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旧时吴地的农人根据清明节气的气温升高、雨量增多的气候条件抓好春耕春种工作。我们吴地故而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其意思就是清明节后,是种植瓜豆之类作物的时候了。
清明时针对小麦的长势就有【清明肥饫饱,瘦苗能长好】的说法,即清明时节如果发现小麦是属于三类的瘦苗,抓紧施肥还能弥补上。并有【清明堆足肥,水稻有根底】一说,它就告诫农人要夺取水稻的丰收,在清明前要积足稻子的基肥。
清明节的天气同日后的气象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吴地农人就有【清明晒得杨柳枯,麦子稻谷堆满库】和【清明晒到杨柳枯,只有白面呒不麸】以及【清明晒干柳,馒头撑煞狗】和【清明杨柳朝北拜,一年好还十年债】【清明旺日头,麦子有收头】 ……等农谚,所有这些农谚都是说明清明节的天气晴好,预示当年的年景会风调雨顺,种植的稻麦会取得丰收。
同时还有【清明前头霍一霍,三亩寒豆烧一鑊】的说法,寒豆即是蚕豆,其意思是如果清明节前有雷阵雨天气,那么当年的蚕豆就会歉收。
也有【清明桑芽一粒谷,一斤桑叶吃斤肉】的说法,它意谓到了清明节,如果桑树的芽只有稻谷粒那么大小,说明当年的桑树的长势不好,用于养蚕的桑叶生长欠佳,故当年的桑叶会奇缺,桑叶就特别值钱。
【清明正当笋,谷雨成半林】 意谓清明节前后正是采掘春笋的时节,而一到谷雨即将成为竹林了。
【清明蛋,沿街挥】挥即抛甩之意,它的意思是清明时节是母鸡产蛋的旺季,这时候的“青草鸡蛋”是最最不值钱的时候。
此外,还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若逢雨,梅里雨淋淋】和【清明有雨水黄梅,清明呒雨干黄梅】【二月清明青见青,三月清明偏勿青】等很多的气象老话,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了。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