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老字号

“小黄鱼”·杨庆和·无锡黄金故事

时间:2013-03-19 10:3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新周刊       字号:[ ]

 

  7月18日,中国黄金投资金条在无锡上市。黄金交易在无锡陡然升温。在无锡人的黄金记忆中,“小黄鱼”和“杨庆和”是不可或缺的。“小黄鱼”是重一两的黄金小条,“杨庆和”是老无锡最大的银楼,无锡的黄金故事,可以听老人们娓娓道来。

图1 “杨庆和”金店(1959年)


 

图2 四枚藏了70年的老戒指

 

图3 老戒指里侧的字号、成色印鉴。

 

图4 “杨庆和加工组”印鉴

 



   不管盛世还是乱世,黄金总是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世道变迁,黄金依然黄灿灿,不管是几十年前的戒指、还是至今仍藏身阴沟洞的金条。是几时金条打成了首饰,又是几时首饰又融成金条,黄金还在那里轮回,却徒增了不少人间的故事。

“只进不出”,无锡的金库在哪里? 
   今年80岁的陆规兴老人14岁就进银行当学徒,1945年就到北门布行弄里的“通商银行”工作,其后又在苏南银行工作。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他就在市行的货币发行科工作。这个岗位有三个任务,其中一项就是金银保管,也就是俗称管“金库”的。
   1951年时,无锡只有一家工商银行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收购黄金。也许是物资匮乏,而国家建设需要黄金,那年头国家的政策是“只进不出”,国家只收购老百姓手上的黄金,但并不卖出,也禁止民间买卖。那时,全市收购来的黄金,不管是金条还是金首饰,都会聚集到这个不起眼的金库里。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在无锡最早的金库,就在后竹场巷通惠桥堍附近。普通平凡的门面上只写着人民银行北塘办事处,其它什么也看不出。这里除了黄金,还堆放着1000多箱银元。后来,金库搬到了西门人民银行部总部,但黄金仍然留在这个库房里。
   金库是神秘的,也是重要的。退休多年后的今天,陆规兴老人谈起金库的管理制度时,神情依然流露出一种严肃。当时管理金库有两个人,金库大铁门的钥匙有正、副两把,还有开启密码。陆规兴常管着钥匙和密码,责任重大。当具体管理黄金的人员要进入库房时,必须先由他一个人打开库门,这个时候是不允许有第二个人在场的,“再要好的老朋友也不行”,他说。这个密码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负责金库的银行行长,另一个就是陆规兴。密码由行长直接告诉陆规兴,记在心里,以免泄露。如果老陆病了或是有事不能开库,则只能由行长来开门。
   “只进不出”的黄金政策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许多保障。当时许多无锡军工单位生产需要黄金,比如742厂、721厂等,就是由上级进行调配供应,向银行申请,有了批条后,就到银行金库购买。

“破四旧、抄家”,“大条、小条” 
   文革“破四旧”运动开始后,国家动员老百姓将黄金主动售给银行,一两为人民币95元。由于人们对政治运动心里没底,有出售的,也有上交国库的,也有少数人怕抄家成为剥削阶级,或是私下藏匿或是偷偷扔掉。藏的地方千奇百怪,有的藏在自行车三角架里,有的藏到五斗橱镜片后,有的藏到铁床铜床里,有的藏到阴沟洞里,更有少数胆小怕事的,直接往河里、井里一丢了事。这些藏起来的金子,往往是家中小辈不知道的,等老人一故世,也不知取出,因此就有人在收购到旧货时意外发现金子。直到今天,在老房拆迁时,墙角或地下仍会有黄金发现。
   “破四旧”、“抄家”后,交到金库里的黄金数量直线上升。当时的情况是:抄家后,红卫兵将抄来的黄金首饰包好,然后写上被抄人的名字、地点,记上是什么学校的什么人去抄的,最后上交到银行,以便查对。全市抄家所得的黄金最终都汇聚到了陆规兴看管的这个金库。
   文革后,抄家黄金按政策折现归还原主,如果是黄金,就按时价折兑,如果是珠宝,则由文物公司收购,然后一并折合成人民币归还原主。最后,无锡全市抄家上交的数以吨记的黄金全部上交国库。

“收锡箔灰” 
   解放前,无锡的私人银行有70多家,莲蓉桥一带就是当时的金融中心,钱庄、银行极多。竹场巷里,就有田业银行、中国银行等等,中国银行的门面建筑至今仍然还保留着。在解放后黄金买卖被禁止的时候,虽然江阴巷里有地下半公开的银元黑市,但黄金交易是绝不敢公开的,“投机倒把”被抓将会没收所有的黄金。
   华钰麟老人解放前当过报社的经济记者,说起黄金他记忆犹新。解放前黄金发行是中央银行的职能,999纯金的“盎片”,就是央行发行的,而来自香港的“港片”,成色就只有93、96、97,被叫作“冷气货”。二三十年代的金条有一两、六两、十两几种,1两就叫“小黄鱼”。而再早,则只有“金元宝”。
   最早市场上买房产地产是以多少大洋计的,有了金条后,也有论“几根条子”交易的,直到解放。华钰麟说,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发行“金元券”,收去了老百姓手上不少金子,由于这天恰逢农历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无锡老百姓痛恨地称之为“收锡箔灰”。

曹驼子的故事 
   万克勤老人是无锡市金银制品公司退休的,今年80岁。他曾在人民路上的人民银行做金银收柜工作。文革前,人们到银行卖金子要带上户口籍,否则是不收的。银行用对金牌看成色,是99、98还是97,都凭眼光来看。一克只要3元零4分。前来卖黄金的,一般都是戒指、耳环。而金条,则是要到了文革抄家才大量发现,一般是一两的“小黄鱼”,也有10两的大条。
   金银收柜,还会发现假金、包金,为此,收戒指时,都要剪断检查,金条也要断开。万克勤回忆,“破四旧”那时,国家宣传把黄金卖给银行,那时卖的人虽很多但量并不大,等到红卫兵抄家就不同了。在崇宁路上一户抄家就抄到过几十根大条。政治运动结束后“清理落实”时,有的人家还不敢承认。万克勤说,当时崇安医院有个很有名的医生,绰号叫曹驼子,清理落实时要把黄金归还给他,由于心里“吓”,他一口咬定自己没有黄金被抄。而实际上他家共抄出十几根大条。那时大家对政治运动心里没有底,于是宁愿失去黄金,保得太平。

“杨庆和”、“圆圆”,老戒指的故事 
   在无锡这个富庶的地方,许多老人至今还会说:“从前黄金不稀奇的,扫地拉黄包车、倒马桶的手上也有金戒指”。在老百姓生活中,黄金通常体现为首饰。定亲行聘礼的时候,大户人家是金手镯、脚镯、戒指、项链一样不能缺的,心诚不诚就看金器了。一般成人手上还会有个名字戒指,三钱左右重,大的有半两,既是首饰,又当黄金,还能当印章用。普通人戴金戒指,但是书香门第子弟就更喜欢戴玉器、翡翠等。
   华钰麟回忆说,解放前,无锡的银楼有几十家,新宝成、杨庆和、圆圆是规模较大的,北门一带还有老丽仁、老天宝、新凤翔等老字号。杨庆和位于中山路,是三开间门面。崇安寺附近有辛元元等字号。那时,手上戴个金戒指也有防意外的用意,因为黄金是硬通货,到处可以典当、应急。抗战前,在无锡一钱黄金可买一石米,相当于150斤。
   战乱年头,社会动荡,手上的金戒指应急时可以当花销,危险时还能救命。今年三十多岁的小胡收藏有四枚金戒指,这是他外婆去世前留给他的。那是一个大拇指大小的布包,缝得密密实实,剪开来才知道里面是四个金戒指。外婆告诉他,这四个戒指是“东洋人打过来时”,藏在他刚出生的舅舅的棉袄里准备应急的全部家当。幸运的是,虽一路逃难,直到回城谋生,这四个救命的戒指布包一直没有剪开。小胡算了一下,那是1937年的事,至今已经有70年。
   杨庆和、圆圆的金子信誉好,老无锡们都是知道的。直到解放后人民银行收购时,遇上有杨庆和字样的金首饰,多数都是诚实可靠的。
   曾掌管金库的陆规兴老人还透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文革后,国家为防止发生货币危机,拨出一部分黄金加工成首饰,如物价一旦波动就向市场抛售。谁知一段时间内物价一直很稳定,这批预先做好的金首饰就一直存在库房,直到作为普通金饰品流通。说到这些,陆规兴老人对国家政策的周到仍然非常佩服。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