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风俗

旧时的惠山庙会

时间:2013-03-18 15:3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新周刊       字号:[ ]

 

  从前盛极一时的惠山庙会是无锡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从敬神开始,演变为民众的自娱自乐,深深地留驻在锡城的历史长河中。

不出会的大老爷 
   今年的惠山庙会即将开幕,令我回想到旧时的惠山庙会。
   惠山自古多寺庙,从清到民国,数百年间香火旺盛。朝山进香,游春踏青,成为一方风俗。有竹枝词为证:“村人装束拜香来,直到茅峰(指三茅峰)绝顶回;礼多为贵拜十庙,二泉亭下再徘徊。”农历三月十四是玉皇大帝的诞辰,惠山香汛就从中午开始,拜香者以八人为一会,分作两班,各持小凳、上炷香,缀珠灯、木鱼铜磬等物,口诵神号,三五步一拜,一直拜到山顶,昼夜不息。拜香队中,有人臂悬大铜锣,鸣锣开道而行;有人臂悬锡香炉,一路香烟缭绕。更有不可想像的,有人用巨针穿于臂部或乳部,上悬一个塔形灯,四周经绿小灯,俗呼为肉身灯、火人人,说是为了报娘恩。
   其实惠山最热闹的是“老八谢解钱粮(即纸钱)会”,在农历三月二十八,各庙都要朝会东岳庙,那才是如痴如醉的倾城狂欢节呢。东岳庙在惠山东峰锡山麓,清乾隆初年重修后,数百年来,规模越来越大。民国初,官府虽予禁止,仍挡不住民间的热情,仅冷落几年后,又渐渐复修起来。这时金匮县的新城隍庙被毁,无锡八庙只剩七庙,这七个庙分别供着七位尊神,分布在无锡城四方。分别是南门外张元庵(祠山宫)张渤,封号为齐天大帝,治水之神,为各庙之尊,出会时,其仪仗用帝王制,威灵显赫,有太监、銮驾及六部大臣……南水仙庙,祀筑城抗倭的明代邑宰王其勤,又号镇江王;东门外延寿司(斗宫),祀延寿星君;北门外梨花庄有延圣殿(洞渊宫),祀汉代出使西域的张骞,封号为都天大帝,执掌瘟部,提点诸神,职位与张渤不相上下。黄埠墩有都城隍庙(府殿),祀西汉王,即代刘邦在荣阳殉难的纪信,由三里桥段富裕的米业董理庙务,庙产之丰,居各庙之冠。西门外有西水仙庙(都察院),祀前邑宰刘五纬;还有城中三皇街老城隍庙(显佑伯府)祀城隍爷。锡山有张中丞庙,祀主张巡就在东岳庙旁,与岳神是乡邻,在七庙朝圣时,他任总招待之职,负责迎来送往,自己不出会,因而无锡人都称张巡是“不出会的大老爷”。

“不出会的大老爷”张巡像


 

庙会时将抬出的各路“老爷”

 

张中丞庙

 


 

七庙盛会精彩夺目 
   三月二十八是岳神东岳大帝诞辰,他又是哪路尊神?按民间相传,他是殉难的开周功臣黄飞虎,在《封神榜》中,被姜太公勅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如此大权在握,惹得各路尊神趋奉朝贺。
   各庙朝圣都有规定的行会路线和仪礼制度。一般来讲,各庙仪仗中除规定的标牌、旗幡、随员差役、皂隶外,还有大刀、马叉、轮车、抬阁、高跷、洋八弹、肉身灯等民俗活动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戏文,神像则排在最后。各庙都竭尽全力,精心策划,在赛会中一争长短,不甘落后。午后,各庙仪仗排道出动,在城区主要街道绕行,绵延若干里路,最后都要经东西两大街,棉花巷和五里街,下午四时许才到惠山,朝圣礼仪至七时结束,稍事休息后,晚上八时打道回府,称为夜色转会,灯光照耀如白昼,节目更精彩。
   曾有古诗咏惠山庙会:“岳庙重修殿宇新,香烟缥缈透苍旻;麦畦松径清溪曲,尽是城乡看会人。”七庙朝东岳盛会,抗战前达到顶点。如果时间倒流,让它定格在七十年前的三月二十八惠山庙会,当时的媒体是这样描绘的:“七庙盛会,争奇斗胜,无不推陈出新。”“盛况空前,观赏者总计不下三十余万。”“四乡八镇及外埠得悉赶来无锡看会者,大有如痴如狂之概……”“各庙仪仗,以北塘的西汉王最为精彩,戏文精美,扮演灵活,博得阵阵喝彩”……

庙会搭台斗戏,商人获利无数 
   庙会使商人大获其利。北门西汉王出会,由米行业负责,他们的积极性特高。他们说,镗锣响,米价涨。香会刚刚筹备,米业已有起色,老板、伙计个个兴高采烈,张罗特盛。庙会使市民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南门外永泰丝厂的员工,挑选年轻貌美的女工,饰“汉宫春暖”“塞外风貌”之类的“软性戏文”,加入南庙会。华新丝厂36位少女组成的凡阿林(小提琴)合奏队,且行且奏,别开生面。庆丰纱厂不甘示弱,挑选30位年轻女工,在洞渊宫“隋炀皇帝看琼花”节目中,饰演拉纤的宫女。裕康丝厂提供的节目有“月星嫦娥”、“火云洞”、“大路”等。各店面亦不甘落后,拿出精彩节目,著名的有兄弟照相馆的滑稽戏“大补缸”;新华照相馆的“投军别窟”;南洋药房的“曹逼宫”,九纶绸装的时装表演等。
   那年,前洲有万民会,择日单独进城到惠山进香,他们的香会特色多,观众满意,在各地香会中首屈一指,除幼童高跷、女子高跷外,所扮三百六十行,如捉牙虫、磨剪刀、弹棉匠、剃头担、大补缸,凤阳花鼓莲花落,摇虎撑,一路穿梭,调圈而走;调小鬼、活皂隶神气活现;最得劲的是缝穷婆,头裹青布,臂弯竹篮,一路摇摇摆摆而走,两只又高又大的假乳峰抖呀抖,发噱的样子,使见者莫不开怀大笑。还有童子打手十余班。武术精熟,随打随走……据说他们共雇了七艘汽轮,拖船九十余艘,赶行来锡。费资万金以上。这种盛况,在那时的庙香会活动中颇具代表性。
   惠山香会是无锡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从敬神开始,演变为民众的自娱自乐,自来褒贬皆有。褒之者称:只要有轰动效应,近者悦远者来,这就是志趣和胜利,是民族性的体现。有人感叹:前几年没出会,冷冷清清,弄得农村如此穷,商场如此萧条,庙会也是一种大众娱乐呀!民众既当演员,又当观众,这种参与性激发了人们的热情,还带动了各行各业,用时下的话来说,就是激活了经济,无不利市三倍,茶坊、酒肆,旅店在在客满;小商小贩,人力车夫皆大欢喜。
   惠山庙会是一幅绚丽的民俗风情画卷,深深地留驻在锡城的历史长河中,使人怀念、暇想。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