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风俗

关于立春的事

时间:2013-03-18 08:05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新周刊       字号:[ ]

 

  在几千年来我们以农为本的生活中,一年是从立春开始的。无锡人立春前必须做好的事是:掸烟尘、“祝飨”和蒸年糕。“春打六九头”。打春的旧俗,可能只留给了历史,但也许还保留在你我身边。

清代地方官“打春”图
 


 


蒸年糕步骤:揉“胀粉”(吴炯/摄)
 


 


蒸年糕步骤:推出糕条(吴炯/摄)
 


 


   春节前后,有个重要的节气,这就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因此在几千年来我们以农为本的生活中,一年是从立春开始的。
   吃过“冬至夜饭”,大家就扳着手指头开始“数九”,经过三九、四九的冷酷,一天天捱到六九的第一天,那就是立春。这时候,春的气息已经萌动,人们大有渡过难关看到光明的兴奋。一年之计在于春,说“开春”也要比“开年”要诗意得多。
   立春总在2月4号左右,但农历却不一定,有的在年前,有的在年后,比如今年,立春在年前的,明年立春又在年后,今年就成了没有“立春”。今年是鼠年,于是就有了“鼠年无春”的说法。迷信的人会说这年不宜这不宜那,算作是他们的一种知识。
   旧时“春朝大如年朝”的观念,现在还在无锡人的生活中体现着。


“祝飨” 
   有几桩事情,无锡人认为是必须在立春前做的,这就是掸烟尘、“祝飨”、蒸年糕。
   掸烟尘简单一些,无非就是大扫除,弃旧迎新,把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好过年。现在多数的人家平时都干干净净,没有烟尘可掸,这习俗也就象征性地做做了。
   第二件是“祝飨”,就是祭祖,给老祖宗过年,因此无锡人也叫“过年”。立春前,家家户户会定下祝飨的日子,往往是中老年人在操办。无锡人“祝飨”的菜,一般是有三荤三素,荤菜里要有鳊鱼,会出现肉酿面筋,素菜里会有粉皮,还有一个萝卜汤,桌上要摆年糕,最好还是半圆型的“糕头”,是“元宝”。筷子是每“位”一大把,并不数出几双。在饭桌前,要供起香烛,备好焚化纸锭的盆子。
   在请祖宗享用这些之前,必须先请“屋下祖先”先吃“第一桌”,以示对当方土地先人的尊敬。请的时候,最好有一个童男,拈了香左脚从半掩的门跨出一步,然后“通说”一番,意思是请祖宗回家吃年夜饭。小孩子接到这种既神秘又好玩的任务时的反应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吓坏了,不知道会不会真的请出一个神仙,又不能回头看;有的则兴高采烈,认为最派用场的时候到了。待孩子转身踏入家门把香插进香炉后,大门不能关上,所有的桌椅不能让人碰到,于是敬上酒,祖宗就算是入了席。
   酒过三巡,端上饭,盛饭必须只盛一勺,有的把饭在碗里腾空一翻,成了半圆型。这种做法只许祭祖,小孩子平时吃饭要求模仿的话,会被大人喝斥的。
   从“屋下祖先”吃第一桌起,菜就冷掉了,但不管翻几次台面,所有的菜都不用回锅烧热,只需端到灶台上搁一搁,就算是热过了,堂而皇之端上了桌。这时候,小孩子们会看傻眼,提出许多严肃的问题。
   祖宗们吃饭的时候,香烛冉冉,长辈们会根据蜡烛的火光判断老祖宗们吃得是不是开心,还会问孩子们有没有看到。孩子们有的目瞪口呆,有的则说“没有人”,也有的孩子聪明,能看到皇帝的新装,大人也一笑了之。
   香烛燃过大半,估计祖宗们吃得也差不多了,于是把折好的“金元宝”、“银锭”倒进预先准备的盆子或铁锅里“升”掉,这时屋子里火光熊熊,暖洋洋的,大人告诉孩子,如果“升”得很顺利,没有烟,就是祖宗们放进了腰包,如果火势有变化,起了烟,那就是祖宗们抢起来了。好孩子看到起烟,会对不讲谦让的祖宗产生不屑的情绪。
   这前后,就是给祖宗磕头的时候,磕头的人会要求祖宗照顾这、保佑那,反正钱也收了,自然应该照应着。磕头要讲辈分,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不能搞错一点,如果错了,有的人还会为这个红起脸,至少心里会一阵不快。
   祝飨结束,所有的菜被端到灶台,要真正地热一遍,因为下面一桌是我们自己吃。

蒸年糕 
   立春前必须做好的事,还有蒸年糕。
   从前,每到年尾岁暮,便有蒸糕人到无锡城里来,他们大都来自附近的农村,如华墅、长泾一带。蒸糕人一般都是三人组合,一个打前站架磨磨粉,另两人带着特制的蒸糕笼等工具,当上下手。他们都有固定的老主顾,每年会自动上门联系,定好日期,在一个里弄里联系上许多户人家,凑着一起做。
   要蒸糕的人家在得到确切的日期后,便忙开了。无锡人喜欢吃糖年糕,先确定粳米、糯米的比例,是“对粳对糯”,还是“糯六粳四”,最高也不能超过糯七粳三,超过了就会软得不成形。蒸年糕一般就是白糖和赤砂糖两种。从前磨的米粉分头遍粉和二遍粉,头遍粉韧性好吃口好,用来做白糖糕,二遍粉较粗糙才用来做红糖糕,口感会差些。至于筛下来的“粉头”,也会蒸成年糕,这是用来施舍给讨饭叫花子的。较讲究的人家,还会蒸上一两笼赤豆年糕,甚至是猪油蜜糕,这些都是少量的。蒸年糕时做上几只元宝,并切下一块有两块年糕大小的“糕方”,这些和半圆形的糕头是用来祭祖和请财神的年糕。
   日子一到,蒸糕人早早来了,生起一种用柴油桶做的轻便大炉子,在呼哧呼哧的风箱鼓舞下火气十足,大锅里烧起热水。这边,师傅用一个圆圆的大竹匾开始和粉,叫做“绣粉”,也许这个工作要做得细致周到,不然不明白为何叫“绣”。绣的时候先把糖化入开水,浇入粉内,边浇边翻搓,把粉做成半湿半干松松的颗粒,就算“绣”好了。把绣好的粉用一个大蚌壳绰起,均匀地洒在蒸糕的木桶内,一层一层洒到七八分满。这个木桶没有底,下面是一层栅格,上面可以加盖。洒好粉就可以端上锅蒸了。
   这时,大家就在风箱声里看着白白的热气升起,享受一刻的闲聊,等着吃“胀粉”。胀粉就是蒸粉,不知为何读作“胀”。火候一到,蒸糕师傅就连底抬起木桶,翻倒在大木板上,拎起无底的木桶,一大桶“胀粉”就出现了。
   蒸气四起,师傅先扒下一块“胀粉”给蒸糕的人家分享,然后迅速用毛巾裹在手上揉压起烫烫的胀粉。这个活一般人可干不了,必须在烫的时候反复揉压,不然做不成糕。揉得差不多后,师傅在手上蘸上些油,把热糕推成一长条,就能切糕了。切糕不用刀,而是用根线:两头各系在一只筷子中间,把线勒到糕下,拿筷子一拉,年糕就切好了。糕切好便要盖上红红的印。蒸糕师傅拿一张红纸弄湿,用一个木刻的印章蘸着就能盖完好多糕。这印一般是个寿字,或是个蝙蝠,代表福,也有中间一个寿字,周围五只蝙蝠的,叫做五福捧寿,是非常吉利的口彩。
   不管哪一家蒸糕出胀粉,都便会把胀粉分送给邻舍尝新,给孩子们吃时,会说“长长高、长长高!”,孩子则把胀粉捏作玩具,过年的气氛已经十足了。
   如果哪家当年有人亡故,那这家就不能蒸糕了,到过年时会有至亲好友送糕,叫做“送孝糕”,送出去的糕得是单数的,收糕也只能收单数,然后剩下一个双数让送糕人家带回,这个规矩是绝不能搞错的。


蒸糕的木桶
 


 


切糕用的系线的筷子和盖印工具
 


 



秦亮工“打春” 
   掸好烟尘、蒸好年糕、祝好飨,就等立春这一天了。古代立春这天,从皇帝到地方官都要亲自参加一种仪式,以示对农事的重视。明清两朝,每到立春,皇帝便要到先农坛亲自扶犁,象征性地耕一下地,祈求五谷丰登。地方官也要到当地郊外亲自扶犁、鞭打土做的牛,作为春耕开始的信号,这种仪式叫做“打春”。
   清代的无锡县官,到了立春这天,就会排好仪仗出东门过亭子桥,到尤渡里农田举行“打春”仪式。隆重的时候,仪仗里有一条披红挂绿的真耕牛,牵到田里让县官鞭打,县官扶着犁走上几步,就是隆重圆满的打春仪式了。
   辛亥革命后,一连几十年无锡再也没有地方官“打春”了。1937年无锡沦陷后,南京大汉奸梁鸿志组织了伪“维新政府”,任命无锡人秦亮工当了无锡县知事。秦亮工是清末的举人,典型的孔门圣徒,按理他应遵循儒家忠节的观念,不应出来任伪职。但他却自认一个“仁”字,声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出任了伪职。于是,到了1939年立春这天,他尊制复古,排好了仪仗到城郊“打春”去了。
   按旧例,无锡“打春”应该在东门外举行,但是日本侵略军侵占无锡后就将东门关闭,一关八年。据说这是因为日本人是从东面进入中国的,关闭东门意味着他们决不后退的野心。因此,秦亮工不能走东门,只得改从控江门(北门)出城,到北栅口梨花庄的农田中“打春”去了。那天的中山路上,出现了一队“打春”队伍,仪仗中有金锣一对,却没有鸣锣开道,锣后有几个穿灰布长衫的县衙执事人员,抬着一条纸扎的耕牛,最后是一顶四个轿班抬的蓝呢大轿,轿中端坐着身穿长袍马褂的县太爷秦亮工,轿后还有一柄掌扇,由一名衙役掌着。按理说,这柄掌扇应该是一顶伞,不知为何成了一柄扇。
   这次地方官打春仪式,非但是无锡地区的最后一次,也许还是全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

“讨打”的孩子 
   打春的“打”,是打掉冬天的懒惰,不但打牛,还打孩子。
   立春这天,长辈会拉小孩过来说:“来来!今天是立春,要打两记的!”孩子还在为平白无故为何挨打迟疑的时候,已经被长辈轻轻打了几下,或是拍着头说“长、长、长!”,或是拍着背部,说“要醒醒啦!”,无非讨个口彩,让孩子快快长大,不要懒惰。
   有了立春挨打的经验,调皮的孩子到了次年立春,还会嘻皮笑脸地到长辈那里“讨打”,一个个地拍打下来,引起阵阵的欢笑。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