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特产

惠山泥人

时间:2013-02-28 09:36      浏览次数:       来源: 网络转载       字号:[ ]

 

    在太湖之滨,有一处数百年来连绵不断,代代相传的泥人产地---无锡的惠山。

    惠山位于无锡市西郊,山脚下的泥土非同寻常,宋代大诗人苏轼就有“惠泉山下土如濡”之咏。这里土质细腻,粘度较高,可塑性强,是制作泥人的天然良才。

    惠山泥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惠山的乡民便在农闲时就地取材,捏些小玩意出售给朝山进香的香客。以后做泥人的越来越多,惠山一带呈现出“家家善彩塑,户户做泥人”的兴旺景象。

    惠山泥人以绘、塑结合,浪漫夸张的手法造型,以各种鲜明的色彩,再用流畅的线条精心勾勒。它构思巧妙,造型生动,色彩明块,惹人喜爱。

B48O`B4HE]WMSG3$NG4Z~8L.jpg

大阿福是勤劳、善良、忠厚、幸福、乐于助人的象征

 

    惠山泥人品种颇多,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泥人,包括印坯泥人和手捏泥人;二是石膏制品,包括石膏工艺品、彩塑玩具等。

    清代,惠山泥人由乡民的农闲副业发展为作坊式的专业化生产。惠山前的五里长街上开设了数十家泥人店,泥人作坊有两百多家,形成一条有名气的“泥人街”。泥塑技艺也在竞争之中日渐精进,形成了造型简练、神形兼备、色彩鲜艳,独特雅致的艺术风格。

    如今,惠山泥人更是千姿百态,飞禽、走兽、人物、鱼虫应有尽有,栩栩如生,逗人喜爱。而最有名气,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大阿福”。“大阿福”体态饱满,憨态可掬,怀抱异兽,赤足盘膝,给人一种健康、美好、幸福的感受。

200562967860.jpg

 

    然而,惠山泥人系用惠山地区一米以下的土为材料,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既费力又挣钱不多, 所以当年那些工匠的后一代很多都不学习这门技术了,另外据说制作惠山泥人要用从水稻田一米以下挖出的泥土,资源也很难取得。因此惠山泥人也面临着绝迹的危险。

 

 

链接: 

惠山泥人创作和生产始于明洪武年间( 14 世纪中叶至 14 世纪末),距今已有 500 余年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耍货时期、手捏戏文时期和石膏像时期。

在惠山泥人的初创阶段,并没有专业作坊,仅是当地农民的副业,这时的主要产品为耍货(即儿童玩具),有大阿福、皮老虎、小花囡、小花猫等。作品朴实简单、线条粗犷,富有生活情趣。

《八仙过海》.jpg

明末清初,昆剧由昆山、太仓、松江、苏州流传到无锡。惠山制作泥塑的艺人受到戏剧的影响,创作了不少昆剧戏文的泥塑作品,惠山泥人进入“手捏戏文时期”。艺人们称这一类作品为“细货”,把以前的儿童玩具叫做“粗货”。此时不但出现了专业作坊、专业艺人,而且作品的艺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艺术技巧采用“以虚拟实,以简代繁,以神传情”等主要手法。手捏戏文每座二人或三人。戏文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昆剧戏文,咸丰六年(1856 年)前后由丁阿金创作;二是京剧戏文,同治四年(1865 年)左右由周阿生创作。丁周两人都受当时塑像艺人朱谷生的影响,他们捏的戏文脸部工整,服饰细致华丽。

《白蛇传》.jpg

 

《贵妃醉酒》.jpg 

 

手捏戏文《寒江关》.jpg

 

1930 年以后,天津的翻石膏工人把石膏作品介绍到惠山,从此惠山泥人进入“石膏像时期” 。这时在作品的题材上也有了扩大,世界传人及本国伟人像占了很大比重。因此石膏制品日益风行。

老子.jpg

 

惠山泥人在抗战前全盛时期曾远销南洋各地,并在希腊、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奖。

解放后,无锡市人民政府大力扶持惠山泥人的生产,成立了“惠山泥塑创作研究所”,整理发掘了不少优秀的艺术遗产。 1958 年,建立了惠山泥人厂。现在惠山泥人不仅誉满国内,而且还驰誉海外。

《蟠桃会》.jpg

1、有关泥人的由来

     惠山泥人名扬中外,有关它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观天象,发现无锡龙山(即惠山)有龙脉龙气,朱元璋派他前往无锡细察。刘伯温来到无锡后,招来一些能工巧匠,用龙山泥土捏成了许许多多头戴朝冠、身穿朝服、脚登朝靴的文官武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人人见了都喜爱。

      那时,龙山脚下的老百姓生活贫困,很乐于以做泥人为生。没几天,龙山街上就开满了大小泥人摊店。然后,刘伯温又调三百士兵,在龙山南麓青山湾前的山坡上选中了一块地方,准备开凿一口深井以断龙脉、斩龙颈。龙山知晓后大怒,一气之下就在青山湾前山坡上长出了一座小山。当地人叫它“产山”,无锡有句谚语“一夜长产山”,就是这个出典。因为产山是龙山气出来的,所以产山上的泥土粗、无粘性,做不得泥人,只有龙山的泥土能做泥人。

      从此之后,无锡人捏泥人的手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2、有关大阿福的传说

      说到“大阿福”,据说还有两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惠山镇有一男一女两个孩童,是一对双胞胎。身子长得胖乎乎的,一天到晚都是笑眯眯的,一脸福相,人们都唤他俩为大阿福。因他俩制服了两只常常出来伤人的狮面兽,为乡民除了一害,成为人们心目中驱除邪恶、国泰民安的象征,被塑成泥像供奉。

hepian3.jpg

 

      另有一传说,据说大阿福最早是作为神供在那里的,因为它是避邪。有个传说故事,年它是白天吃太阳,晚上吃月亮,它在玩太阳和月亮,它把人搅乱了,人的生活就不安宁了。但是阿福又把年征服掉了,它就把它抱在手中,听阿宝福的话了。这样生活就安宁了,所以大家希望自己生活过得安宁。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又把阿福的形象变成小朋友的形象了,希望自己小孩子有神气。有种历史的演变过程在里面,慢慢演变到现在变成吉祥物。

     大阿福的造型,都是大耳朵的端正坐姿,面容带着佛门的慈悲和吉祥,他头上的牡丹花、胸前的长命锁、怀中的大青狮、脚上的朝靴分别代表了宝贵、长寿、避邪和少年登科等吉祥含意。

u=3458393534,778485972&fm=52&gp=0.jpg

     “大阿福”泥人起初十分简单粗糙,后经历代民间艺人不断地艺术加工,把写实与装饰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在造型上“放头缩手去颈恨”,头胸之间,手腿之处都删繁就简。手中所抱的狮面怪兽也通过艺术手法进行了压缩处理,似成浮雕,从而使“大阿福”的造型变得更为集中、饱满、概括。

      因其富有艺术魅力,“大阿福”已经成为惠山泥人的代名词。 1992 年中国旅游观光年的吉祥物,就是象征国泰民安的惠山泥人“大阿福”。

3、蚕猫和传说

      蚕猫颇有名声,是惠山泥人粗货中的一个古老的品种。它的诞生年代虽然无从考证,但从清代的《广蚕桑说辑补》“杂说”中就有记载。书中说:“蚕最为鼠所喜食,饲蚕者不可无猫。无猫之家,每以泥塑假猫外加粉饰,置蚕室中吓鼠,此可暂持,久则不灵。”在这则叙述中的假猫,即和惠山泥塑彩绘的蚕猫可说是一个品种概念。但它没有说,这假猫是买来的,还是蚕农自塑自彩的或者这二者都有。它的功用很清楚,是用以镇鼠、吓鼠,保证自家的蚕花不受伤害,以获得丰收。

蚕猫.jpg

 

      无锡的蚕桑业在几百年前就已很发达,江南一带也是丝织业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发祥地。随着民族工业在无锡迅速崛起,100年前无锡就有了用机器缫丝的工厂,当时所产的“锡山”、“金鱼”牌丝主销法国、美国。并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是栽桑、养蚕、缫丝、丝织、印染、服饰加工等,几乎一条龙生产,规模之大在全国罕见。当时的无锡乡村几乎家家养蚕,户户栽桑,乡乡有茧行。煮蚕抽丝、拉丝棉、掼丝棉成为农家绝活。全县桑田面积在251千多亩,年产鲜茧1.2万吨。如何养好蚕,结好茧,卖个好价钱,成为无锡农民保证一年收成好坏的一项重要来源。而其中养蚕防鼠害是个关键。于是在蚕桑发达的太湖流域,神化了的《蚕猫》传说便流传开来,并赋予了健康而颇有生活情趣的生动内容。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养蚕的农户,春天里在香汛赶节场的时候见路边有惠山泥人卖,十分喜欢,挑来拣去,看泥猫长着两撇胡须,着实可爱,价钱不贵,买了回家随手搁在蚕室的匾架上。原先家里鼠害成群,养的桑蚕,一到夜里就受老鼠糟蹋,每天死伤不少。这天夜里,蚕妇仍和往常一样,起身到蚕室给蚕饲叶。忽然间撞见一只小花猫正在墙角追赶老鼠,一眨眼功夫寂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不见了老鼠,也不见了小花猫。只发觉蚕架上买回的泥猫晃动了一下,就一动不动坐在那里了。蚕妇好奇,用手去摸了摸它,只觉得泥猫全身的花毛还是柔软的,一会儿功夫就变硬变平了,身上温热的气息也变凉了。从此蚕妇家鼠患也就消失了,老鼠不见了踪影。这个故事传到村上,养蚕的人家都去买惠山泥猫,放在蚕匾或蚕架上,家家老鼠逃循,从此蚕桑丰收,家家富裕。村里的蚕农都说惠山的泥猫胜过真猫。时间长了,泥猫就成了蚕农的镇鼠之宝,惠山“蚕猫”的大名也就流传开来。

 

   附:

 

无锡泥人轶事

 

 《大阿福》:高标五、六十年代遗作,1979年该品设计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旅游观光年吉祥物。.jpg

《大阿福》:高标五、六十年代遗作。1979年该品设计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1992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旅游观光年吉祥物。

 

无锡泥人曾渡重洋赚外汇

  惠山在无锡西门外, 离城五里, 所以从前出西门去惠山的那条石子路称“五里街”,又称“五里香塍”。春二三月去惠山烧香,都是从这条路走的,一路桃红柳绿风景甚佳;秋八九月去惠山,一路金风吹拂,丹桂飘香。


  惠山脚下有个惠山镇, 镇上及周围都是锡城各姓的祠堂,居民大都是该地土著,世代多数替人看守祠堂。因为这里的泥土乌黑、细腻、可塑性强, 所以又都以做泥人为职业。惠山镇并不大,除有几家茶馆、饭馆做游客生意外, 泥人店倒有五六十家。他们都是前店后作坊,且从不外请技工,全家男女老少一齐动手,通力合作。男人揉泥捏坯,妇人孩童着色描绘, 五六岁的小孩,就会帮忙操作。他们大都是家传手艺,所以也普遍没有拜师收徒,小孩跟着大人一起做,长大成人后自然也就成了泥塑技师。

 

  据史料记载,惠山泥人最早出现在明代末年,距今四百年历史,所以惠山泥人可称得上我国玩具中的鼻祖。综观惠山泥人的历史, 自明代开始至1927年的演变过程中,一直停滞在古代戏文人物(尤其是《三国志》里的名将)和一些粗作而带乡土气息的塑品。

 

  1928年,上海艺专学生李文华来到惠山,用石膏粉浆浇制法复制一些西洋雕塑作品,从此惠山泥人行业中又增添了石膏品这一大类产品。始至1930年,日本玩具大批进入中国,泥人有被淘汰之势,才刺激泥人作品的改革。此时开始出现有拍皮球的幼童,背书包的学生这些新式元素,但是这些只能迎合孩子们的喜好,登不得大雅之堂。经艺人们进一步开拓发掘,销量稳中有增。上海、南京、苏州、汉口、厦门等地都成了泥人的主要商埠, 年产总量有十万件以上。后来日商洋行代理销往美、英、日三国,从此惠山泥人更获得了出洋外贸的一席。然而这不算泥人的幸运,因为洋行订购的货都是有规定限制的。如出品多为缠小脚的中国老太婆和脑后拖着长辫子、手里执着水烟筒、身穿满清服饰的老头人物,而且限制只做六英寸和八英寸二种规格。后来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些泥塑设计有辱国体,中国海关这才禁止携带出口,但早已有不少出品远涉重洋。

s_416773_210138.jpg

 

陈果夫定制先贤泥人肖像

 

  1933年,国民党元老陈果夫(1892—1951)兼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任间多次来无锡视察。有一次陈果夫来到惠山,见到了许多泥塑工艺品,尤其是笑容可掬的惠山大阿福,使他特别感兴趣。受此启发后的陈果夫回到省府,他决定要制作三十件先贤的肖像,并指定委托当时名气最大、规模最大的“高标艺术馆”来制作。这批肖像中不乏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郑成功等。这些肖像塑得非常生动,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令陈果夫赞不绝口,尤其对高标的高超技艺大加赞赏。自那时起,陈果夫就萌生了日后要在惠山创设一家泥人店的念头。


  高标(1902—1983),曾名菊林,生于无锡扬名乡魏巷。建国前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国大”代表,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代著名的惠山泥人制作者和经营者。高标年幼时因家境贫寒,九岁到上海当学徒,十二岁进上海普益平民习艺所,一年后调入塑真科(泥塑科)学艺,并拜天津著名面塑艺人潘树华为师, 较好地掌握了泥塑技艺。1921年回无锡, 在其师长董文良在惠山开设的“天津美术馆”从业。1924年高标自设“高标艺术馆”, 广招艺人三十名。他以新的理念和技术注入传统的惠山泥人创作,吸收天津泥塑技艺, 扩大现实生活题材,使得惠山泥人在内容、风格、造型、技艺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变化。艺术馆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如“无量寿佛”、“天女散花”、“麻姑献桃”、“吹风炉”等。潘树华的一些讽刺作品,象在脖子上套着“一本万利”大铜钱的贪官污吏和社会渣滓“酒鬼”、“鸦片鬼”等丑象,颇受顾客欢迎,象“吹风炉”至今仍是热销产品。1927年至1933年, 高标去镇江、南京、杭州等地为国府建设厅制作城市建设模型,所以高标在当时民间泥塑界崭露头角。抗战爆发后,高标避难于重庆。在重庆, 高标曾为蒋介石夫妇、吴稚辉等高官名人以及彭雪枫等革命人物塑像。1947年,高标回到无锡。

寺门右侧为原陈果夫的“中国塑像公司”旧址.jpg

寺门右侧为原陈果夫的“中国塑像公司”旧址

 

招股开店聘高标做泥人

 

  1947年时隔十多年,早已离任的陈果夫,终于在惠山创设了一家“中国塑像公司”。他邀同吴稚辉、张厉生等多位国民党元老做发起人, 订立章程、募集股款。兹将其创设公司时的招股说明原文录下:

 

  我国自开国迄今,哲人杰士代不乏人。其间或立功,或立言,或立德,垂范后世, 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之象征。尚能塑其形象,集艺术之鉴赏,进而启发敬仰先贤之思,实足以廉顽立儒、振足人心,为社会教育之一道。因思无锡惠山泥塑,为吾国固有艺术,誉满海内,妇孺皆知。尚得专家设计改进,博搜古今名人肖像,分塑成像,装潢一新,再附列传记,合艺术教育为一,以作供品,必能推行中外,到处受人欢迎。民族正气赖以发扬,激励邦人更收宏效。他日大量生产争取外汇,载誉国际,犹其余事,用特联名发起, 拟先组织有限公司,合资经营。暂定资本国币五十亿元,分为二千五百股,每股二百万元。将来视业务情形,再谋增资扩充。至内部组织,悉依公司法办理。尚希当代贤达,惠予赞助,踊跃认股,俾集腋成裘,共襄盛举,不胜幸甚!

 

高标泥人石膏品店简介.jpg

高标泥人石膏品店简介

 

  “中国塑像公司”开设在惠山镇钱武肃王祠的前造,开始规模不大,但也有技工二十余人,特聘高标为技师。公司专塑历代忠臣、义士、孝子、贤母等像,兼做其他玩具和装饰品等,销售给前往惠山游览的中外人士,一时生意鼎盛。1948年秋,国府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同时国内三大战役的打响,塑像公司终于在解放大军的炮火声中闭歇。1948年12月,陈果夫因严重的肺结核病,迁居台中休养。与此同时,高标在惠山重新开设“高标艺术馆”和“高标塑像公司”,开始了他新的艺术生涯。

 

  朱树新 文/供图

(《江南晚报》2014年8月2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