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工商经济

泰伯故里 工商名城

时间:2013-02-21 07:38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无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定位是“泰伯故里,工商名城”;另一个定位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这两句话,不但对无锡做了准确定位,同时也反映了无锡的历史轨迹。本文就无锡发展的几个节点和特点,简要介绍无锡的历史概况。

一、无锡地名由来和建置沿革

无锡,古属扬州。无锡之名最晚出现于战国时期。据《越绝书》记载,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曾立无锡塘,又治无锡湖。无锡地名的由来,有几种说法。周处《阳羡风土记》有这么一段文字:“昔有谶云:有无锡宁,天下平,有锡兵,天下争。”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关于有锡无锡的最早记载,但明确是一条谶语。唐代“茶圣”陆羽客居无锡时所撰《惠山寺记》记载,周秦间惠山东峰盛产铅锡,到汉初锡方开尽,故置无锡县。西汉末年复出铅锡,王莽改无锡县为有锡县。东汉初年,锡又开尽。有樵客于山下掘得古碑一方,碑上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天下弊,无锡,天下济”的铭文,于是又复名无锡。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上也有类似的记载:战国末年,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在攻克常州之后,曾驻军锡山。士兵们在锡山之麓埋锅作饭,偶而掘得一块古碑,上面刻着:“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问当地人民这座山的情况,人们答道:这座山是惠山的东峰,自周平王东迁洛阳以来,这里盛产铅锡,因此取名锡山。四百年来取用不尽,近来出产渐少。这块碑也不知是何人所刻。王翦道:“此碑的出露,天下从此逐渐安宁了,这岂不是古人有意埋碑给后人看的!今后当然称这里为无锡。”然而根据考古调查,锡山岩石中自古就不产铅锡,在锡山开凿龙光洞时,也未发现过古代开采铅锡矿的任何遗迹、遗物。所谓掘得有铭古碑来源于无锡地方民间传说,正是汉代谶纬之学盛行下出现伪托的产物。一些学者从古越语研究,认为无锡的名称来源于古越语,无锡应是古越语前加式地名,“无”是发语词,并无实义,“锡”字为用汉字记录古越语的同音字,含义不明。这一说法是当今一些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他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所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又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上“神鸟”。也有人认为楚国封黄歇于古吴墟(梅里),无锡是因“吴墟”的谐音而得名。

无锡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和繁衍。商末,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亦称太伯)偕弟仲雍,为避让王位南奔,断发文身,做了当地土著居民的首领,自号“勾吴”,筑城建都于梅里平墟(今无锡梅村一带)。周灭商后,封仲雍后代周章为吴君,建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无锡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无锡属楚国。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置会稽郡,无锡属之。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置无锡县,属会稽郡。新王莽时期(公元前9-23年),改无锡县为有锡县。东汉光武年间(公元2557年)复称无锡县。三国时,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无锡县为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属常州。民国元年(1912年)两县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16年(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423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立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31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宜兴、无锡县。3县先后撤县建市。2000年底,撤销锡山市,分设锡山区、惠山区。

汉代无锡设县后,建造无锡县城,至今2200多年,城址和城中心一直未变,这在全省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国亦属罕见。县城在惠山东2.5公里,泰伯渎北2.5公里,西依运河而筑城邑。设子城、罗城,均为泥土筑成。子城周长2里,方形;罗城周长11里,椭圆形。明代嘉靖年间,无锡知县王其勤为防倭寇入侵,修筑外城,周长18里,用砖砌城墙,并建堞台,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改名为靖海门、望湖门、试泉门、控江门。该城一直延续到无锡解放。民国时期,先后在城东北和城西新辟光复门和新西门,并将控江门改名为胜利门。19504月开始,将城墙全部拆除,历时1年,建成解放环路,全长5.56公里

二、泰伯奔吴,吴文化发源地

说到无锡的历史,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泰伯奔吴。一般的说法,泰伯奔吴之前,无锡这里还是蛮荒之地,是泰伯带来了北方先进的耕作技术,教会了吴地人民耕种、养殖。事实上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无锡属于水乡泽国,先民往往把“墩”(高地)作为生活和埋葬之所,“墩”几乎成为原始先民遗址的代名词。如无锡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仙蠡墩、葛埭墩遗址,近年发现的江阴周庄龙爪墩遗址、江阴石庄高城墩遗址、无锡鸿声管家村彭祖墩遗址等,这些遗址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2001年发现的江阴云亭高家墩佘城遗址,南北最长处近800,东西最宽处近500,面积约30万平方米。最迟在商朝中期已建成,有人称之为“江南第一城”,也是长江下游发现唯一的青铜器时代古城,早于泰伯奔吴。

良渚文化时期,无锡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相当水平,考古出土了很多良渚文化时期石犁、石镰等农耕工具。稻米也出现了籼稻和粳稻两个品种,学会了饲养家畜,手工业则主要是制陶业和制玉业。

   公元前11世纪末,古公父(即周太王)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泰伯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奉立为君主,自号为“勾吴”。泰伯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修建城墙,栽桑养蚕,制陶冶铜,“数年之间,民人殷富”。 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被天下人称颂,“至德”也因此成为无锡的城市精神。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从泰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 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泰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

春秋时期,吴国政治上、军事上一度十分强大。吴王夫差任用伍子胥和孙武,打败楚国、越国,并北伐齐国,一度称霸。当时夫差为了北伐,先是开挖了江南河道,也就是江南运河的初始。后开挖了邗沟,用于沟通江淮。越王勾践卧薪尝胆10年,灭了吴国,无锡属越;此后越国又为楚国所灭,无锡成为春君黄歇的封地。黄歇治理无锡期间,治理芙蓉湖,并开凿了数条沟通长江和太湖的河流,减少水患,发展交通,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至今无锡保留了黄田港、申港这些地名。春秋战国时期,吴地的冶炼、制陶、琢玉等手工业相当成熟。历史上著名的“鱼肠剑”,就是吴国出品。无锡市博物院陈列有一柄吴王夫差剑,见证了当时青铜器冶炼技术的高超。玉器制作的代表,则是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玉飞凤,它是采用微雕工艺印刻的一块玉佩,纹饰精美细致,造型生动精美,现在是无锡的市徽。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

汉代以前,吴越之地一直地广人稀,当时的会稽郡包括今天的苏锡常、杭嘉湖、宁绍等地区共26个县,一共才103万人口。东汉末年开始,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强迫大批山越人移居平地,其中数万人在无锡西部进行屯田。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陷入长期战乱,大批中原士族举族南迁。这两次人口大迁徙,给无锡带来了大量的人口,更带来了北方相对先进的农耕、水利技术和先进的文化。无锡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无锡的民风,也由此从尚武转向崇文。这一时期典型的土著人物就是周处,他年轻时好勇斗狠,横行乡里,被称为“三害”之一。后来幡然悔悟,勤奋读书,先后任新平、广汉太守和御史中丞,为官清廉,执法公正。周处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他写过一本书《阳羡风土记》,是无锡地区最早的方志,这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了。而北方移民的杰出人物则是画圣顾恺之。顾恺之的人物画形神兼备,出神入化。他不但精于绘画,还工于诗文,有画绝、才绝、痴绝之誉。这一时期佛教非常兴盛,尤其梁武帝时期,大建佛寺,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无锡也占了好几座,比如惠山寺、南禅寺、崇安寺等。无锡最早的道观洞阳观也建于梁武帝时期,阿炳生长的洞虚宫的前身青元宫也建于此时。

唐宋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举制度的实行,无锡形成崇文重教的社会氛围,期间涌现了不少著名文人。比如唐代李绅,他的《悯农》诗几乎每个小孩子都会背诵。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尤袤,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齐名。他还是个藏书家,家中建有万卷楼,藏书3万多卷。他撰写的《遂初堂书目》,是我国最早的版本目录著作。元代则产生了大画家倪云林,他独创山石“折带皱”画法,对后来的山水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明清时期更是名人辈出。从唐元和元年(806年)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无锡地区共中进士1326人(另有武进士22人),其中明清时期916人;共有状元10人,其中明清时期7人。明清时期脍炙人口的杰出人物有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画家王绂,明末清初史学家计六奇,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他撰写的《读史方舆纪要》共130卷、280余万字,花了30年,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奇书之一),清初著名词人顾贞观、陈维崧,编选《唐诗三百首》的孙洙,清末文史大家缪荃孙等,可谓人才济济。

当然,明朝中后期无锡还有著名的东林书院和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针砭时弊,同朝中黑暗势力进行不屈斗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名联,也就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座右铭。

三、运河贯通,四大码头聚集地

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

明清时期,无锡依凭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无锡西北的芙蓉湖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治,形成大批良田。农业上由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锡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

米码头:早在元代,无锡已是邻近县上交漕粮的集中地。明代,由于兴修水利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无锡粮食产量稳定,无锡之米与苏杭之帛、淮扬之盐、浮梁之瓷、温州之漆相提并论。至清代前期,无锡稻米集散不仅经营规模、交易数量居江苏各县之冠,而且成为漕粮的主要采办地和“产者输之,购者集之”的粮食余缺调剂市场。至雍正、乾隆年间,无锡米市已初具规模。无锡米市在太平天国战事中被毁,战事平息后逐渐恢复。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清政府把浙江各州府的漕粮转到上海、无锡采办,又指定江苏各县的漕粮在无锡集中转运。无锡米市得到进一步发展。至清末,无锡年办漕米130万石。同时,由于无锡米市粳、籼、糯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储运方便,上海、浙江等地粮商都到无锡采购,江苏产棉区大多也到无锡购米。无锡成为南供民食、北输漕米的大米市。年交易量达600750万石。

布码头: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棉纺织业十分兴盛。所以,无锡尽管不种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明弘治年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已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坐贾收之,拥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45万台,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 6.7%。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7001000万匹。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丝码头:清末,无锡制丝业迅速发展。光绪四年(1878年),无锡生丝产量达13.8万斤,占苏、常、镇三府生丝总产量的38.83%,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与此同时,蚕丝贸易十分活跃,光绪六年(1880年),无锡输出生丝近10万公斤,价值48万海关两。其中4成出口海外,6成销往周边地区。无锡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

钱码头:随着米市、布市、丝市的繁荣,银钱码头应运而生。清咸丰以后,无锡陆续开设钱庄,经营存款、放款和汇划等业务。20世纪初,钱庄业和土丝业联合建立锡金钱丝两业公所,办理同业间拆放、贴现和票据清算业务,可以说是我国早期票据交换所的雏形。无锡由于工商业发达,因此钱庄放款业务大于存款业务,而且资金拆借范围扩大至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成为江浙一带著名的“放款码头”。

其实,这一时期,无锡还是江南第一书码头。民国初年,无锡市区有30多家书场。到1985年,无锡有20家书场,座位6443个。

四、实业救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

甲午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看到国家积贫积弱,主张“实业救国”。戊戌变法后,清政府不得不放松对民间兴办实业的限制,实行一些提倡工商业的措施。无锡的近代民族工商业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起来的。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办业勤纱厂,成为无锡近代工业企业的滥觞。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朱仲甫合伙创办保兴面粉厂,匡仲谋创办亨吉利布厂。1904年,周舜卿开办裕昌丝厂。以棉纺织业、缫丝业、面粉加工业为三大支柱的近代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无锡兴起。18951913年, 无锡共建工厂19家,平均每年1家。从1914年至1933年的20年间,共建工厂182家,平均每年9家。至1937年日军侵占无锡前夕,无锡已拥有工厂 315家,产业工人6.3万人,年总产值7726万元。缫丝厂和缫丝车数量,分别占全省的94%95%,居全国城市首位。纱锭 24万多枚,布机 3500多台,分别占全省的38%92%。面粉工业无论是工厂数还是生产能力,均居全省第一位。据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统计,无锡在全国6个主要工业城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青岛、无锡)中,产业工人数占第二位;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居第三位;资本总额居第五位。当时全国民族资本每百元年产值为286元,6个主要城市平均为386元,而无锡为549元,工业生产水平处全国领先地位。无锡因而从1917年开始即有“小上海”之名。

无锡的民族工商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均为民族资本企业,既无官僚资本,也无外国资本,这在当时的中国是非常罕见的。二是行业集中,主要是棉纺织、缫丝、面粉业,这与无锡米市、丝市、布市繁荣是密切相关的。当时无锡有六大民族资本集团,即以业勤、广勤棉纺织厂为主的杨氏集团(杨宗濂、杨宗瀚兄弟,鼋头渚就是杨家所建。杨宗濂的儿子杨翰西创办了无锡电话公司,无锡沦陷时做了伪维持会会长)、以茂新、福新面粉厂和申新纺织厂为主的荣氏集团(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以裕昌丝厂为主的周氏集团(周舜卿,1906年在上海首创私营信成商业储蓄银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商业储蓄银行。他热衷于建设家乡,周新镇就是他建设起来的)、以永泰丝厂为主的薛氏集团(薛南溟、薛寿萱父子,被称为丝业大王)、以九丰面粉厂、庆丰棉织厂为主的唐蔡集团(唐保谦、唐星海父子,蔡缄三)、以丽新纺织印染厂、协新毛纺织染厂为主的唐程集团(唐骧庭、君远父子,程敬堂。唐英年是唐骧庭曾孙)。1934年,无锡十几个行业的193家企业的全部资本总额为1810万元,而六大集团的棉纺织、面粉、缫丝3个行业的21家企业的全部资本达1308万元,占无锡工业总资本的72%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的这些民族资本家,在经营实业的同时,都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办学校、建桥梁、修公路,造福桑梓。其中尤其以荣德生最为突出。他一生创办了8所小学、1所普通中学、1所职业中学,抗战胜利后又创办了江南大学。他用于办学的经费数额巨大。仅公益工商中学创办的8年间,就耗资25万元。江南大学仅建校经费,就达到200亿法币。荣德生还创办了大公图书馆,到抗战爆发前,收藏了18万卷古籍。1955年捐献给市图书馆时,国家古籍善本书就达8858889册。他一生修桥铺路无数,比如开原路、通惠路。他发起组织了“百桥会”,到1935年,共修建88座桥,其中无锡57座、常州27座、宜兴和丹阳各2座。到抗战爆发,新建、助建、改建桥梁共计102座。1934年,荣德生用60寿诞的礼金,建造了宝界桥,是无锡当时最长的桥。他自己说,我这一辈子能让后人记住我的,大概也就是宝界桥了。1912年,荣德生建造了梅园,向公众免费开放。1955年,其第四子荣毅仁按照其生前愿望,将梅园捐给无锡市人民政府。

民族工商业的发达,造就了无锡独有的工商文化,即尚德诚信、奋发进取、智慧灵动、开放务实。无锡的实业家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企业经营中坚持诚实守信原则,注重产品质量和声誉;在企业管理中,注重恩威并用,将西方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与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注重规范管理、技术革新的同时,改善员工福利;在面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励精图治,大胆改革管理制度,开拓市场,从而转危为安。最为典型的就是荣德生亲自主持的申新三厂管理改革。从1924年起,荣德生以申新三厂为试点,进行管理改革,逐步废除了工头制,聘用了一批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较为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制度,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工人的工资也有所增加。他们采取的主要惠工措施有:每逢节日,给工人发奖赏;过年时,加发1530天工资;平时出满勤、完成生产定额、产品质量又好的工人,发工资时可得到几天“赏工”;在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时,给工人加发米贴、面粉贴、布贴、膳贴等补贴。1934年,他们在申新三厂首创“劳工自治区”,主要设施有:建造男、女职工单身宿舍和家属宿舍,开办职工子弟学校和工人夜(晨)校以及职工医院、食堂、浴室、图书馆、影剧场、消费合作社,为职工谋福利;组织职工从事种菜、养兔等副业,用以改善职工伙食;建立工人自治法庭,调解职工间的纠纷;设立尊贤堂、功德祠。这些措施的实行,有利于缓解劳资间的对立和矛盾,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促进企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这种环境下,无锡不仅涌现了一大批实业巨子,也造就了一大批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比如清末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当代经济学家之父陈翰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家薛暮桥、孙冶方,国学大师唐文治、钱穆、钱基博、钱钟书等,现代音乐家刘天华,民间音乐家阿炳等,科技界则有近代化学之父徐寿和他的儿子徐建寅,近代数学之父华蘅芳等。此外,还产生了中共早期领导人秦邦宪、中共宣传战线的领导人陆定一、统一战线的领导人潘汉年、民革中央主席王昆仑、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等一批杰出的政治人物。

抗战爆发后,无锡没多久就沦陷了。日军在无锡杀害1.4万余人,烧毁厂房2.8万多间,商店店堂5.4万多间,居民住房和其他房屋近8万间,抢走粮食545万余石,财产损失20730万元以上。民族工业遭受致命摧残,许多工厂变为一片废墟,“繁华之区变成瓦砾之丘”。这一血泪史,我们这些史志工作者尤其不能忘记。

五、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发源地

1949 423日,无锡解放,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解放初,无锡市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整顿和恢复发展经济。在城市,将敌逆资产和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有经济,同时组建发展合作经济,对私营工业积极扶持。在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改革。19531957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1月,全市批准公私合营的工商企业共2182户,5371户个体手工业者与原来的116个社组成199个合作社。至年底,在农村建立高级社147个。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8年,无锡市开展“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此期间,社队工业应运而生,无锡成为乡镇企业的发源地。1978年后,全市农村各级党委、政府抓住中央颁发一系列鼓励发展乡镇工业的政策和措施而外部发展环境改善的契机,开展与城市工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的横向联合,嫁接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得到蓬勃发展。1990年,全市乡镇工业企业总产值247.5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3.15%。在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评比中,无锡县(锡山市)和郊区连年夺冠,分别被誉为“华夏第一县”和“神州第一郊”,江阴、宜兴两市名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列。飞跃发展的苏南乡镇工业,被邓小平誉为“异军突起”;以集体经济为主的经营体制被誉为对中国改革开放产生重大示范作用的“苏南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乡镇工业企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进入产权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一批乡镇企业成功转制上市,比如江苏红豆、阳光、双良、凯诺科技、三房巷、澄星化工、江南模塑、四环生物、申龙科技、长电科技、天奇物流、霞客环保、华西村、远东电缆、申达集团、舒卡股份,成为无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开始,无锡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提出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80.15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居第九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达到10.74万元,折合1.7万美元。其中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394.8亿元,比上年增长27%。无锡正向着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的目标前进。

 

(执笔:无锡市史志办方志处  葛红)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