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老字号

让倷伲咯“大阿福”更时尚更知名

时间:2012-10-15 08:23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说起惠山泥人,胖墩墩、圆滚滚、笑盈盈的大阿福定会浮现在你的眼前,明丽的色彩装饰、憨态可掬的神情,浓郁的江南民间情调扑面而来。作为惠山泥人唯一的出口生产企业———无锡市惠山泥人厂,迄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惠山之麓宝善桥堍那斑驳的招牌昭示着它的沧桑。

}R9M8M(WY2){S14[ZDH{W77.jpg

 

  听老艺人讲故事: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

  今年70岁的柳成荫,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1958年17岁进入惠山泥人厂,随老艺人周作瑞学艺创作设计。别人要用三年,他只用三个月就出师独立创作了,后在民间装饰彩塑方面形成独特风格。他是惠山泥人厂几十年发展的见证人,现在年轻的艺徒都亲切地称他为“祖师爷”。

  1954年7月1日成立的无锡市泥人石膏品工艺供销合作社,是惠山泥人厂的第一个企业名称。“刚进厂时有800多人,仅设计团队就有70多人,不像现在人这么少。”柳成荫回忆,当时社员们是以惠山地区破旧的祠堂、坟堂屋等作为生产场地,生产工具和一些设备如台凳、台板等,均由社员自带或借用。

  “上世纪50年代,一个小阿福泥人只卖3分钱,8毛钱能买两个大阿福。”柳成荫说,那时惠山泥人除了阿福,还有小狗、小猫以及会叫的皮老虎,很普通但很受欢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惠山泥人厂蓬勃发展,在广交会上外商争相订购,国内市场也因旅游业的发展销量大增。后来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低迷后,惠山泥人厂把产品设计与旅游市场、产品经济效益、艺术创作相结合,开发了新产品。当时建有“精品展览室”和“外宾卖品部”,开了三十六间店铺门面,又在火车站购置了五十平方米的经营场地,这些都使惠山泥人厂有了相当的稳定收入。上世纪90年代,惠山泥人还第一次进入欧洲市场。

 

CRX65~I3GRVE5XDL0H82NVE.jpg

 

  2002年5月,惠山泥人厂由原经营集团改制组成有限责任公司,厂长、高级工艺美术师沈大授任董事长。在接收市民间艺术博物馆基础上,又针对不同的市场,将大师、工艺师们做的收藏品、礼品和一般技艺人员生产的旅游商品区分开来,进行个性化设计,很多作品在国际国内获奖。

  柳成荫提到,如今由于原材料、人工成本等都在上涨,而国家又缺乏相应的保护政策,惠山泥人面临着价格一旦上涨市场就不接受的现实情况。目前一些销售渠道都不存在了,外贸订单也减少了,因为泥土本身不值钱,卖的只是手艺。

  外界对惠山泥人一直存在误解,以为只要是模具做的,就是机器大批量生产的,不值钱。柳成荫说,不能以是否是模型制成来区分价值大小,经济价值并不等同于艺术价值。

  “老字号只是基因,应该继承精神层面的东西,与时俱进。”柳成荫认为,一定要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惠山泥人才能走得更远。

 

  惠山泥人三大特色:大阿福、手捏戏文、即席塑像

  “很多人以为众多旅游景点销售的泥人是我们做的,其实很多都不是。”惠山泥人董事长沈大授介绍,目前惠山泥人厂只有惠山横街和厂里门市部两家店面。和其他同类产品不同,他们的“大阿福牌”惠山泥人,因为采用了独特的制作原料和采购控制,加上严格的工艺控制,独具特色、品质超群。他说,只要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两类产品在轮廓、彩绘、开相、光洁度、内在品质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别,他们生产的表面光洁、线条流畅、墨色分清、神情清楚。

 

JJ_~BE8%0~1(S`S]B8%KK~B.jpg

 

  惠山泥人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生长在惠山脚下的艺人,经过长期反复锤炼,产生两种风格迥异、形式不同的惠山泥塑,分别被称为“粗货”与“细货”。“粗货”即是用模具印制而成的一种,它是艺人先用泥塑成一个造型,待干燥后,用另一片湿泥印嵌上去,脱出去后成为阴模,而后在火上烧烤后成为模型。“粗货”大部分的造型是胖乎乎、圆浑浑的,这也就形成了惠山泥人的传统造型特色之一,“大阿福”是这种工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细货”指的则是手捏戏文,即制作全凭艺人用手捏塑而成。沈大授说,之所以和其他地方的泥人不同,正是因为惠山泥人厂的手捏戏文是全国独有的,它通过手捏的形式表现戏中角色的动作、神态、脸谱和衣饰,简练夸张,但又形神兼备。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炼成的,不仅考虑构图,还需要体现意境,除了方式方法的学习,与个人的修养、文化阅历有很大关系。

  手捏戏文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取材于京、昆、锡剧中的人物。当时惠山下河塘上来惠山购买泥人的船舶,多时达数百艘,泥人主要销往上海、昆山一带,供应当地富户在办婚丧喜庆时作供奉摆设之用。

  沈大授介绍,除了手捏戏文,即席塑像是另外一大特色。他是老艺人高标的关门弟子,师傅高标曾为蒋介石、张学良、荣毅仁等多位名人即席塑像。

 

  技艺传承是个挑战:迎合市场并融入时尚元素,但绝不能失掉传统

  2006年惠山泥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惠山泥人不再是最初那种沿街叫卖的“儿童耍货”,它代表着更深厚的人文历史。提到企业的发展经营,沈大授面色凝重,他首先提到的就是惠山泥人的传承问题。

 

{_N057@W(FXDH5S2_ZPX{PX.jpg

 

  “在迎合市场的过程中,和现代元素相结合进行时尚表达的同时,不能失掉传统特色。”沈大授说,如何保持和发扬惠山泥人的地方特色,成为重大课题。

  沈大授介绍,从素描、色彩、图案、人体解剖到用泥的方式、工具的使用,练好基本功,一个艺徒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只有学会了传统的技艺技法,以无锡泥人地方特色为基点,抓住传统这个根,才可以和时尚相结合,使得惠山泥人实现真正的发展和创新。

  传承需要人,培养并留住人才是关键。2000年,工厂由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一次接收了两名大学生当艺徒。但沈大授说,只有耐得住清贫,不计名利,真心喜欢这一行的年轻人才留得下来。

  “你家里情况怎么样,需要你挣钱养家吗?”柳成荫说,这句话是他们招聘艺徒时的常问问题。记者了解到,作为手工工艺品行业,艺徒的工资并不高,刚来的本科生,连五险一金在内月工资仅1000多元,很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干。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柳老目前带的艺徒里面女孩子占多数。为了提高创作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单独为他们设置了销售提成奖、优秀创作奖、外接业务奖和选中投产奖。“在解决生存根本的同时,更应当注重社会效益,”沈大授说,惠山泥人“大阿福”是无锡人的品牌,不仅仅局限于经营,如何发扬无锡文化特色才是根本的东西。

(晚报记者吴琼/文陈亮/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