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2024年度《无锡史》编纂绩效评估会召开

时间:2025-03-26 14:01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3月25日,2024年度《无锡史》编纂绩效评估会在市档案史志馆召开。无锡市档案史志馆党组书记、馆长接玉松,江南大学历史研究院副院长刘大禹,市档案史志馆副馆长吴刚出席。《无锡史》编纂团队有关成员和市档案史志馆方志工作部全体成员与会。

  刘大禹汇报2024年《无锡史》编纂工作推进情况和2025年工作计划。2024年,《无锡史》编纂团队在江大原党委书记、总编辑朱庆葆教授带领下,围绕资料收集、分卷编纂、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至年底,完成初稿编写总字数530万字,基本完成70%的年度编纂任务。《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宋元卷》《民国卷》《教育卷》和《民族工商卷》基本完成初稿,其它各卷进展顺利,达到预期目标。2025年,将完成所有卷的编纂工作,重点打磨《古代卷》《民国卷》《教育卷》《民族工商卷》和《人物卷》。

  刘大禹衷心感谢市档案史志馆在人才推荐、资料征集等方面给予的全力支持。市档案史志馆推荐专家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卷》编纂,建议建立编纂季度例会制度,均取得了良好效果。馆内专家就《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所提编纂建议学术价值高,目前已基本采纳。市馆千方百计帮助编纂团队加强江阴、宜兴史料征集,并沟通协调本市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加快了工作进度。

  馆分管领导和方志工作部负责人就做好2025年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强化目标导向。年内各分卷要完成初稿且基本成型,达到政治正确、彰显特色、史实详尽等要求。二是加强史料征集。围绕文博资料、一手资料、口述资料等,建立起面向全社会的资料征集机制,所征集到的海外资料要消化吸收,以拓宽编纂视野。三是深化学术研究。紧扣提升编纂质量,深化学术研讨;各分卷间加强交流,分享资料;邀请名校大家和地方专家与会参与学术攻关。四是突出攻坚克难。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要从夯实资料基础、理清历史脉络入手加以突破;要加强实地调研,加深对相关历史的理解;善于利用在编的《中国共产党江苏省无锡市历史第三卷(1978-2012)》《吴国史》等史料。五是优化工作机制。在坚持年度绩效评估会、季度例会制度的基础上,召开月度分卷业务分析会,切实做到点面结合;同时加强馆校交流,市馆将根据编纂情况适时召开分卷编纂业务交流会。

  接玉松对2024年《无锡史》编纂所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勉励大家回顾总结,不断提升,打造精品,不辱使命。作为专家,他以有关分卷初稿为例,强调了《无锡史》编纂应该把握的要点。一是规范写作体例。明确正史叙述和历史演绎的边界,对于演绎部分要提供充分依据,确保不偏离正史记载;增强内容逻辑性与关联性,章节之间的过渡要自然流畅。二是突出地域特色。清晰界定无锡史与吴地史的范畴,避免两者混为一谈;深挖无锡特质,分析无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凸显其独特贡献。三是凝炼史书文字。精简提炼文字,避免冗余问题;严格把控史料出处,确保每条史料来源可靠。四是引入专家评估。在后续编纂过程中,邀请历史研究领域专家对史稿进行评估,根据专家的评估意见,及时调整编纂方向。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方志工作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