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工商经济

工业遗产留下“城市记忆”

时间:2018-02-02 14:04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文字 陈菁菁   摄影 宗晓东

  日前,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公布。无锡作为近现代民族工商业的摇篮,有2处工业遗产上榜,分别是永泰缫丝厂(中国丝业博物馆)和茂新面粉厂。事实上,无锡已有多处近现代工业遗产经过改造得以重生,也令无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记忆”得以延续和传承。

  工业遗产的“文化转身”
  北仓门曾经的蚕丝仓库,现在可以去那里看一场展览;登上运河公园原第二粮食砖筒库,可以一览河水的流淌;荣运壹号里闲逛一圈,可以去喝杯咖啡,古着店里淘淘衣服 …… 现代人在百年前的老厂房里感受特有的生活情调,犹如一场“时空穿越”。
  如果说,永泰缫丝厂和茂新面粉厂承载了博物馆、非遗展示中心等文化设施功能,北仓门、荣运壹号、华莱坞等地的原有老旧厂房资源则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转型,最大程度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运河边的北仓门曾是江南规模最大的蚕丝仓库,2005年留学归来的郑皓华女士将其改造成江苏最早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江南大学教授徐诚一工作室落户这里已有7年,在此创作出《阿炳》系列、《希望》等获全国大奖的作品。
  在无锡现有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当属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这里原本是无锡最大的轧钢厂 —— 雪浪初轧厂的所在地。原有的货运码头被改造成湖光水景区,每周末在此上演5D光影秀。在形成电影全产业链覆盖的同时,华莱坞还在此基础上发展影视旅游业,实现了创意产业发展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

  “保护大幕”从无锡拉开
  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发展进程中,无锡具有特殊的象征性。一来,无锡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和现代乡镇企业主要诞生地,工业遗产和遗址繁多;二来,2006年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的召开地就在无锡,中国首部关于工业遗产保护的宪章性文件 ——《无锡建议》就诞生在北仓门。《无锡建议》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迈出了全面、实质性的步伐。
  《无锡建议》提出了“尽快开展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将重要的工业遗产及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或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区别对待、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的历史价值”等具体的措施。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工业遗产已迎来全国意义上的再生时代,而作为无锡工业遗产保护代表作的永泰缫丝厂和和茂新面粉厂如今也重新散发了新的生命魅力。能够上榜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首批名单,将有助于保存这些文明印记,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在文物专家杨建民眼里,无锡工业遗产的保护已得到各界广泛认同。10年前,关于工业遗产保护难度很大,有人觉得没有保护价值,有人认为黄金地段的厂房旧址将其铲掉变成更能赚钱的地产会更好。
  现在这种声音几乎没了。
  人们意识到,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业遗产会在当代城市建设中彰显出其独特价值。它们或是成为文创基地,或是成为城市公园,符合了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多重需求。
  杨建民认为,如何将工业遗产再利用,使其真正“活化”,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对于工业遗产的认识,也还需进一步拓宽加深,形成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另外,虽已有了一些相关地方性法规,但保障机制仍亟待进一步健全。期待未来无锡能有更多“国家级”工业遗产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留下别具特色的“城市记忆”。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