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老字号

老无锡的一个符号:三万昌茶馆

时间:2017-07-31 16:15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王维新 王豪明 文

  锡城妇孺皆知的老字号三万昌茶馆,早己燃尽昔日的兴旺,被历史尘封半个多世纪了!如今作为旧社会的缩影,瞎子阿炳的二胡《二泉映月》的发祥地,再次勾起人们关注。值此契机,特撰写本文,历陈半个多世纪的艰难岁月,以告后人,珍惜今天。

  创建三万昌茶社
  三万昌创始人王禄观(1877—1953),江阴东门外璜铜桥人,清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只身来锡谋生。他来到崇安寺,看到山门两侧砖刻:“梁溪古刹,吴会名胜”八个大字,又见东侧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普贤南院、万松院两院之间,有宽阔场地、菜园。他当机立断,择此宝地创业。先在南院旁庑廊开茶馆店,暂无店名,则称“王记”。几年辛勤经营,生意兴旺,茶堂内茶客天天爆满。后租地起屋,先从五开间七架一进,扩大到七架二进。客源来自各类阶层,劳动大众居多,有邻里纠纷、亲友争产等,邀请青红帮会来评理、调解,称“吃讲茶”。也有讼师在茶堂坐台,接洽打官司业务;也有潦倒书画家,鬻字卖画;也有推荐佣人、听差等服务等。茶馆堂前有宽阔的场地,因此茶堂内外,成了游走江湖人的舞台,卖唱,卖艺,玩弄杂耍,变戏法,木偶戏,杂技,说唱“小热昏”,卖梨膏糖,舞刀弄棒,卖狗皮膏药,测字算命等等,热闹非凡。
  三万昌茶馆成为四乡八路游崇安寺的主要景点,其热闹盛况,不亚于北京天桥。
  民国二年(1913年)国学儒家钱孙卿(厚基),祖籍也在江阴,也常光顾三万昌品茗。闲聊间,王禄观久仰钱孙卿大名,即请其为茶馆命名,钱思忖一刻,取“三万昌”三字,其意:三取自王姓堂名三槐堂,万昌即万世昌盛也。钱孙卿旁的书画家丁宝书, 泼墨挥毫,写就“三万昌茶社”五个大字,镌刻成招牌,挂在店堂中央醒目位置。
  民国六年(1917年),王禄观有个族亲(缪氏),在苏州阊门外开茶馆多年,尚未取店名。看到无锡“三万昌”生意红火,请求族兄,将“三万昌”名号,也用于他的苏州茶馆店。族兄禄观当即应允。缪氏回苏州,立即挂上“三万昌”店牌。文革期间,王禄观的次子王纪森还曾赴苏州探望过这位族亲,苏州“三万昌”解放后经公私合营、国营、改革开放转制,历经百年到现在,已成为苏州有名的老字号。

  一场闹剧
  清末,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维新变法,八国联军入侵,遭割地赔款,孙中山革命风起云涌,清廷风雨飘摇。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清廷县衙门出动二十名差役、捕快,身背洋枪,手提刀剑,冲入三万昌店堂,将王禄观叫到捕头前,严厉呵斥:这里有革命党聚集,谋划反清。身背武器的二十多名差役将茶客团团围住,逐个盘问、搜身。约一个多时辰,一无所获。差役在捕头的一声号令下,才怏怏离去。事后得知,有个白痴样的人,在县衙门外,大声叫喊:三万昌茶馆内有革命党人!差役轻信痴话,酿成捕风捉影的一场闹剧。

  沦陷期的三万昌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同年11月上海等江南各地相继失守,无锡常遭日军飞机轰炸。12月初,锡城百姓纷纷出逃,王禄观举家逃难到江阴老家。但王禄观念及无锡的产业及新盖的楼房住宅,恐遭抢劫等不测,在江阴逗留两天,即携次子返锡。
  回锡后第二天近中午,听到密集的枪炮声,操日语的吼叫声,才知日军已经兵临县城。他亲睹几十个日军向大雄宝殿内的抗日军民联队(仅剩的几个抗日战士)疯狂扫射,相互激战,不一刻日军冲入大雄宝殿。没多时,只见殿内外火光冲天,大火持续到夜晚,大雄宝殿全部焚毁。

  次日,被挨家挨户搜查的日军查到,即被拳打脚踢,强令两人出去肩挑炊具、锅锹、行李等,被拉夫入伍,沿着铁路,随日本兵行军。一路上,常遭日军枪柄捅,拳打脚踢,只见路边、河塘里,到处是被日寇枪杀的同胞尸体,惨不忍睹。
  从石塘湾、洛社、横林,到戚墅堰,天色已暗,日军找屋子休息睡觉,令民夫在屋外歇息。深夜父子密谋,逃与不逃总归是死,决定趁星夜逃出日军魔爪。两人乘隙离开,沿小路急奔到石塘湾,天已破晓。在一农家躲藏到天黑,再向江阴方向逃跑,最后到江阴与家人团聚,连连惊呼并庆幸:老天保佑,死里逃生。
  1938年下半年,无锡汉奸伪县长杨高伯,作恶多端,被抗日游击队处决于控江城门内。1939年,伪警察侦缉队队长吴正荣(绰号沙壳子),敲诈勒索,残害抗日志士,被抗日锄奸队击毙。这两次严惩汉奸的壮举,使日伪军倾巢出动,城门关闭,全城戒严,将城内所有成年男性,全部驱赶到公花园内,任其抄身搜查,并有两个头戴黑布面罩,仅留二眼孔的人,将公花园内所有男人过目指认,谁是抗日分子。此时人人胆战心惊,这种恐怖场面到傍晚才结束,王禄观等人也悻悻回家。
  1940年秋,日军宪兵、翻译等十多人闯入三万昌,立即封店,驱逐茶客。翻译说:凡是三万昌里的男人,都到店堂里集合,共七个男人,被抓到复兴路日本宪兵队。几天过后,毫无消息,妇幼家人担惊受怕,悲伤不已。王禄观长女婿陈锡藩画师,找关系、走门路,花重金委托翻译薛满生(薛原来也是油画家),才将七人释放回家。被抓原因:有人密告三万昌有男人参加抗日游击队。七人都受到鞭打等严刑逼供,胞弟王祺观,跑堂陈士荣,遭老虎凳酷刑;日本宪兵还令七人,卧伏于地,牵进军马,要军马从人身上踩踏而过。军马长啸不已,不愿踩踏,日兵试了几回未成,只能作罢。回来后,王祺观因受酷刑,伤及身心,一直卧床不起,未逾一月,溘然长逝。
  1943年,三个地痞流氓到三万昌喝茶,对冲茶的跑堂说:“我这壶茶里有条活蜈蚣,我们喝了肚子痛,要拿钱出来到医院去看!”一副敲诈勒索的嘴脸,狂叫要老板出来,这三流氓将茶桌掀翻,茶壶茶盅摔坏几十个,再把挂在堂中的“三万昌茶社”招牌卸下砸成二三截。见此情景,王禄观只能跑出来,表示赔礼道歉。这伙流氓提出要赔偿,开口要十石米价。后经讨价还价,赔三石米了事。被砸的三万昌店牌再也没有复镌。

  阿炳与三万昌
  阿炳(华彦钧)年幼时,常随其父华清和(雷尊殿道馆道长)到三万昌喝茶,并坐台接洽法斋事,如请道士镇宅、驱邪、祈福消灾、丧事回夜、做五七等。阿炳也在三万昌喝茶,习练道士音乐,吹、打、拉、弹,琵琶、二胡,练得功底非凡,常常在堂内演奏。其父华清和逝世后,阿炳成了雷尊殿当家道士,但因疏于道教事业,不善经营,法事日渐清淡。到三十岁时又双目失明,更无法做法事,经济日趋拮据,第一次卖艺就在三万昌堂内,为众茶客弹拉琵琶、二胡,博得满堂喝彩。
  阿炳四十岁时,与寡妇董翠娣结为夫妻。董搀扶阿炳走街串巷,每日上午在三万昌堂内外的时间较多。王禄观体谅阿炳,喝茶免茶钱,卖艺时给一张能站立的长凳,十多年来,几乎天天如此。
  二胡曲目主要有《听松》《百鸟朝凤》《寒春风曲》等,还有些阿炳自编的无名曲调等。琵琶曲目有《闹龙船》《十面埋伏》等。阿炳高兴时,把琵琶放在头上,弹大套琵琶曲子。他的二胡居然也灵性,能拉出鸡鸣狗叫、锣鼓、喝彩、叹息等,引得听众开怀大笑,交口称奇。
  阿炳还敢于针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一二八”事变后,编唱《英勇抗击敌寇》,还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运动中,阿炳满腔爱国热情,激起人们对日伪的仇恨与愤慨。采拾新闻、自编自演,新闻来源大多是三万昌喝茶时,茶客们的所见所闻,逗得听众天天盼着,听阿炳说新闻。
  阿炳的二胡名曲,就是他在走街串巷卖唱,穷困潦倒的生活中,逐渐酝酿,精炼,成形。1950年9月,中央音乐院杨荫榆带领专家,从北京赶到无锡,在崇安寺三圣阁,为他钢丝录音,并由阿炳命名为《二泉映月》。曲中凄凉哀怨声声,倾诉了底层百姓的苦难与无奈,也让我们听到了受苦大众的呼喊,世界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感慨道:《二泉映月》要跪着听。
  所以瞎子阿炳与三万昌有几十年的不解之缘。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三万昌历经三反、五反等运动,店主王禄观,因一直参与劳动,并遵纪守法,评为基本守法户。
  1955年,崇安寺第一次内街小路拓宽, 三万昌、万松院、听松院等一一拆除。
  老字号三万昌,作为老无锡的一个符号,已是无锡的历史陈迹。但它的种种,必将名留青史。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