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史事

明代三巨富,都是无锡人

时间:2016-07-10 17:43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许文龙 文

  【首富安国 还是儒雅名士】
  安国的先祖原姓黄,苏州悬珠里人,出身低微,世代贫困。明代洪武年间,生活所逼,后代人入赘于无锡胶山一姓安农家,从此世居无锡胶山。
  安国,字民泰,号桂坡,明成化十七年(1481)十月二十六日生于无锡胶山堠村。安国的父亲安祚,因经营土地得法,家里日益富裕,成为当地一大富翁。安祚深感自己幼年家庭贫穷,没有好好读书,没有功名,就要求儿子勤奋读书。现胶山之麓有“安国祠”,就是安国幼年读书的地方。安国青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广泛涉猎经书,最喜欢《资治通鉴》、《朱子纲目》一类史书,被乡民们称为:“天才少年”。成年后,安国虽有满肚子学问,但却无意仕途,决心继承父业,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终于发了大财,人称“安百万”。相传明武宗想出巡江南,无锡地方官员命安国准备接驾皇帝所需物品,后来皇帝未能南巡,但安国的声望大振,成为三巨富之首,名列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全国十七个首富之一。
  安国家富后,不忘做善事。他兴修水利,资助疏浚白茅塘。庄稼缺水灌溉,他开掘山河庄。倭寇侵扰东南,他怀有一颗爱国心,参与策划平倭。他还修建学校,为乡里造福。
  安国不仅是富商,而且是儒雅风流的名士。安国读书、著书、藏书,对书情有独钟。他收藏的三种北宋拓本,是目前传世的最古版本,在中国书法史和文学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最大贡献是用“桂坡馆”名,采用铜活字印刷《东光县志》六卷,这是我国唯一用铜活字印的地方志。以后,又陆续印了《颜鲁公集》(总16卷)等书,在我国古代印刷出版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喜欢旅游,足迹踏遍了半个中国,著有《游吟小记》、《安桂坡游记》。
  安国敬仰出生在无锡南门外古运河畔铁树桥东的秦燿才能,尤其秦燿在京城受冤罢官,解职回无锡,他怀抑郁不平之气,寄情山水,经营祖辈留下的惠山“凤谷行窝”(后攺名为寄畅园),在那里建成20个景点,每景题诗一首。安国大为赞颂,惊叹:“跑遍半个中国,不及寄畅园美景。”受寄畅园启发,萌发了建造山麓别墅的构想。安国居胶山,根据胶山山薄水浅地形,因山治圃,在胶山南麓利用人工湖自然景色,在山坡遍植桂花树,延袤二里余,自号桂坡,自题住所为“桂坡馆”。在整治百顷(1顷为100亩)水面时,又以镇江金山、焦山的历史典故,在水中留下两座小岛,取名金焦分胜墩。因地制宜,精心策划,构筑32景,园内堂榭楼阁,清流环绕,建成面积广大的园林,称为西林。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江南园林之一,形成东有西林、西有寄畅的无锡胜景,和苏北扬州个园、如皋水绘园,并列为清代中叶中国四大名园。如今,寄畅园已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家也关心颓废已久的西林。笔者耳闻有关部门正在设计规划,要重现恢复32景,幸存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西林记》,吴门画家张元春的西林32景图,有了复制的依据,相信有关部门一定会把西林打造成和寄畅园相媲美的旅游胜地。
  1534年安国病逝,终年53岁。安国虽未应科举,亦未做官,仍被嘉靖皇帝“诰赠”奉直大夫、南京户部员外郎的虚衔。明代万历以后各代无锡地方志将他生平收入《行义传》,让后人千古传颂。

    【邹望露富  尚书落败】
  邹望,无锡新安人,有田30万亩,僮仆3000人,纪录钱财的会计簿编号,从1编号至600,会计簿叠起来有几个人髙,粮仓里米谷以百万计,家中珍宝、钱财多到数也数不清,连床铺底下都是装钱的柜子。人称“邹百万”,也是名列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全国十七个首富之一。
  邹望母病故,为了露富,他大摆风水道场,请了一百多位僧人为母超度,来来往往都用华丽的轿子接送僧人。碰巧,邹望同乡顾尚书荣禧公因“丁忧”(其丧母,顾尚书由京返乡居丧)。这一天也坐华丽的轿子外出,邹望雇用的轿夫见前面是官轿,不敢超前,邹望得知,怒火冲天,管他什么大官小官,命令轿夫一律飞快超过。
  邹望疑顾尚书有意阻挡,命手下把顾尚书西大街的老宅子扒了。顾尚书回到家里,见此情景,立时火冒三丈,心想:“邹望啊,邹望,别人怕你,我是尚书,可不怕你,不将你法办,我这尚书算白当了!”立即拿出他的帖子,叫手下送到知府衙门告他。小小知府不敢怠慢,当即把邹望捉进大牢。这一下可出大事啦!无锡城里城外10里之中,所有商铺全部关门歇业,买卖人全部罢市,要求释放邹望。安国、华麟祥两大户捎信知府,不放邹望,不论乡村、城市都要罢市罢业。
  知府在衙内急得团团转。心想:“朝廷知道了,我头上的乌纱帽是肯定保不住了。”于是,知府命衙役轿夫备轿前往顾尚书家,令他纳闷的是这些轿夫,平时都非常听话,现在都说病了,没有一个人愿去。知府无奈,只得骑马而去。知府见了顾尚书,详告商人的厉害,你家人只要在无锡买东西,无论蔬菜水果、鱼肉布匹,所有商人都不会卖给你家,顾尚书连连摇头不信。当即叫管家上街购物,结果空手而回。还在门卫手中接过一封信捎给老爷,顾尚书一看,吓得脸色苍白,对知府说:“快!速速命衙役捕快来我这里保护我。”过了好一会,顾尚书才在惊吓中平静下来,叹气说:“啊!人们常说‘有钱能使鬼推磨’,看来果真如此,我一尚书今日败矣!”
  邹望借着财大气粗,敢于和官斗,但有时也会善心大发,有一年严重灾荒,他命家人施粥救济,而且一日三次,灾民们称他邹善人。

    【华麟祥弃仕途  经营有方成富豪
  华麟祥,字时祯,号海月居士,邑诸生。世居无锡南门外南下塘铁树岸(现名铁树桥)。南下塘始于宋代的古驿道,铁树岸是连通古运河的幽深小巷。1463年华麟祥出生在这里,其父华栋,字良用,号坦庵,邑贡生。宋代有一朝廷宦官,人叫秦显官。在华栋的祖屋旁建庄园,明目张胆侵占了华栋家五尺地,但他迫于官势,敢怒不敢言,一直忍声叹气。
  过了很多年以后,秦显官去世,庄废弃,由秦显官管家龚釜居住。这时,华栋己60多岁,憋在肚里的那股冤气,终于控制不住了,诉诸官府,状告龚釜,要求归还五尺祖地。因华栋有理有据,终于胜诉,夺回了五尺地。
  华栋立即立碑为记,在此建造住宅。挖地基时,发现了110只铁瓮,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原来是秦家庄园的镇宅之金,可惜名为管家的龚釜并不知此事。华栋逝世后,次子华麟祥虽是邑诸生,但屡试不中,便放弃仕途,用这些金银财宝,潜心经营田地与商贸,没几年便富甲全乡。与胶山安国、新安邹望三人均列入全国富豪榜行列。
  华麟祥念念不忘父恩,华栋卒,华麟祥将父葬于九里泾杨名阡,并为自己预置寿穴于华栋墓之前侧,请吴中才子文徵明撰写阡碑置于墓道旁,碑文519字,因华栋既无功名,也无文名,更无建树,发了横财是不能写的。而自己所具行状甚简,因而碑文无话可说,连华栋的生卒年月以及子孙情况都没有,非常空洞。这给华麟祥很大打击。决心为民做善事,弥补发横财憾事,更要求儿子华云奋发读书,求得功名。华云不负父亲期望,嘉靖二十年华云进士及第,于是领荐其父,得“浙江省布政司都事”之散衔;并为已故祖父华栋请封,获赠“锦衣卫指挥佥事”封号。第二年,华麟祥卒,华云请74岁高龄的文徵明撰写墓道碑,碑铭全文1079字,写得全面翔实,褒贬适度。1953年平整土地时,墓道被毁,因无锡文管部门对文物还未重视,文徵明所书四面碑被苏州文管部门取去,现存苏州博物馆。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