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地名

中流天关黄埠墩

时间:2016-07-04 06:18      浏览次数:       来源: 江南晚报       字号:[ ]

阿 福     文

  夫差的江南邗沟,是借用了泰伯开凿的伯渎河。由伯渎河到无锡湖这一段,是夫差借用了原有的自然河道,还是自己开凿的,我们不得而知。而历时2200余年从未变更的无锡古城其城址,就在这段河道的两岸。据说夫差驱战船北上伐齐时,在稍稍露出湖面的黄埠墩停泊以宴饮将士。到了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在这里立塘筑堤,将运河从芙蓉湖中分离出来,因河水水位下降,黄埠墩成了运河中一个著名小岛,有了现在的样子。

· 天关地轴 ·

  三里桥西面的黄埠墩,在无锡人眼里是一个有灵性的小岛。“峰有九起”的惠山,将它的余脉往东延伸,一直伸到运河的河心,浮起一块岩石地面。无锡人称,黄埠墩是驮在一条黄鳝精的脊背上,水涨墩起,大水淹不了它。而这条黄鳝精之所以对黄埠墩如此小心保护,是因为古时候住在这个岛上的一位老婆婆曾救过它的命,故有人称黄埠墩的取名,跟黄鳝精有关。
  清代著名画家王翚绘《康熙南巡图》时,在第七卷画了无锡的惠山、锡山、秦园和黄婆墩等景点; 秦园即惠山脚下的寄畅园,黄婆墩即运河里的黄埠墩。有人据此认为,黄婆墩是黄埠墩的古称,跟春申君黄歇不相干。
  明代《弘治重修无锡县志》记载:“黄埠墩在县北五里,有水环其四周,上有水月亭、环翠楼,九龙诸峰并列于前,过客必登览焉。”由此可见,王翚把“黄埠墩”写成“黄婆墩”,是笔误所致。
  清代《康熙无锡县志》记载:“黄埠墩在运河中流,而当寺塘泾口。其始得名,亦当以春申君故。形家言,邑之山脉从西北来至惠山、锡山,伏而东南行,由水底起为是墩,乃走城中再起金匮,乃结聚而成县。又水势直下而益广,须此以砥之故,谓黄埠墩为天关,太保墩为地轴。太保者,自此南下三里许,当梁清溪口者是也。”
  由此可见,黄埠墩得名于春申君黄歇是主流说法。康熙县志中的“形家”,是相度地形以定吉凶的人,文人称堪舆家,民间称风水先生。东晋的郭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下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写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气”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先秦思想家认为,天地间有一种像风一样流动的东西,虽眼睛看不见它,但可以被感觉到,故将它取名为气,而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气的运行与变化的结果。在风水先生眼里,水有止气、聚气的功能,若“水势直下而益广”,就要有水中的“关隘”、“轴心”来阻挡,以防气被流失散尽,成不了气候。而运河中的黄埠墩、太保墩,就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被称为风水枢纽的“天关”、“地轴”。
  在古人的概念中,天关指的是蛇,地轴指的是龟,龟蛇合一为玄武,而玄武居北海,为水神,辖水域。在风水先生看来,运河要冲处有天关、地轴行水神的法力,是顺理成章的事;而武汉有龟山、蛇山锁大江,是同样的道理。

· 龙舟竞渡 ·

  旧时无锡的龙舟竞渡,就在运河中的天关、地轴间,即在黄埠墩至水西墩这段水面上举行。到了那一天,万人空巷,全城人都来黄埠墩看热闹。运河两岸人山人海,更有乡绅的酒船、农夫的田船、漕运的粮船,在运河中互相碰撞,把河道堵得水泄不通。
  江南民间对伍子胥感情深厚,认为他死于夫差之手尤为冤屈。据现有史料分析,伍子胥是在古吴都的无锡梅里,替阖闾找来专诸、要离,杀了吴王僚和僚的儿子庆忌,助阖闾夺得王位,吴国由此日渐强大。国都迁至苏州后,夫差要北上伐齐,称霸诸侯,伍子胥劝他先灭了越国以除后患,称杀了越王勾践是当务之急。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忠告,派人送去一把利剑。伍子胥拿此剑自杀前对门客说:“你们把我的眼睛要挖出来,搁到东门的城楼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国入城灭吴。”夫差听到这话勃然大怒,吩咐手下把伍子胥的尸首装入一个皮袋子,扔到河里去。
  古人称农历五月是恶月,俗称毒月,又称五月初五即端午节为恶日。端午日驱邪、解毒的种种习俗,源自民间对鬼神的恐惧,这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江南人于端午日往河里扔粽子,组织划船比赛,最早都是民间的驱邪活动。后来楚地祭祀屈原,越地祭祀曹娥,吴地祭祀伍子胥,都附会到端午习俗中来,结果端午日的龙舟竞渡,就成了民间一大盛事。
  比赛前有一个祭神仪式,这是古代驱邪活动的遗存,也是祭祀屈死的伍子胥。结束后,有本地头面人物或花枝女子,往水里扔活鸭或酒坛,于是划龙船的又展开另一项比赛,纷纷跳入水中抢鸭抢酒,看谁抢得多。其娱乐气氛越发浓重,驱邪、祭祀观念越发淡化。
  旧时无锡的龙船队由各神庙出钱组织,最多的时候,有十四条龙船参加。到了清朝后期,无锡人看赛龙船,更欣赏船的漂亮与否,看它们跟皇上南巡的龙船有无差别。当年财力雄厚的洞渊宫,就造了四层楼的大船,饰以幡、伞、旗、扇,蔚为壮观。且各队有各队的颜色以示区别,如黄埠墩府殿庙的是黄衣黄船,南上塘洞渊宫的是绿衣绿船,惠山张中丞庙的是乌衣乌船,亭子桥延寿司殿的是五色衣五色船,等等不一而足。过了端午节,各神庙都把龙船沉入水中存放,沉龙船的小河被称为龙船浜; 以前无锡的龙船浜,有十一条之多。

· 香船香灯 ·

  运河在黄埠墩一段最为宽阔,明朝的时候,每年农历二月中旬,苏州、松江两地前往武当山的香船,都聚集到这里。明代的《锡山景物略》写黄埠墩的香船香灯尤为详细:
  其灯贯索于高樯之首,各系灯架,或四方,或八角,以人数为准。每进香一人,人悬一灯,每舟若干人,即悬若干灯。灯光入水,灯灯倒映。每舟悬若干灯,每舟底即映若干灯。悬灯后,花炮四发,烟花入水,亦倒映,枝枝朵朵,上下一色。于是,香船百计,看香灯之船千计。香灯悬于樯顶,看香灯船之灯悬于船窗。香灯纯用纸灯,看香灯船之灯间以纱灯、珠灯、水晶羊角灯。香船纯锣声、或木鱼声,看香灯之船佐以歌声、笑语声、箫鼓声、吹弹丝竹声。人烟如沸,水面通红,至宵分始散。
  楚地的武当山,古人称它“盘亘万里,回旋若地轴天关之象”,是祀奉玄武的地方。在民间的传说中,玄武是龟蛇合一的水神,尤为江南水乡百姓所崇拜。当年武当香船聚集于运河中被喻为天关地轴的黄埠墩、西水墩之间,这在民间是颇有深意而耐人寻味的。明代无锡状元孙继皋有“朝玄朝侣集朦艘,灯火春明乱水蓉”诗句传世,其“朝玄”二字,即远道至武当山朝拜玄武神。后因楚地战乱频仍,黄埠墩的香船香灯日渐稀少,到清朝就没有了。

· 文天祥过无锡 ·

  宋代抗元宰相文天祥兵败被俘,被一路押送北上。他在岭南写了《过零丁洋》一诗,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传世;在黄埠墩又写了《过无锡》感慨万千: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从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国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二十余年前,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游于江南,过惠山,寓梁溪居”,同年“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得了状元。他再次来无锡,却成了异族的俘虏,在四面环水的小岛上,目睹无锡父老乡亲在运河边为他送行。战死于五牧的尹玉、麻士龙二人,都是他的部将,囚船走运河过五牧时,他“为之流涕不可御”,又写了《吊五牧》诗。
  文天祥在元大都从容就义后,是晚年隐居于无锡花溪(今洛社花渡村)的张毅甫收其骸骨,归葬于宰相的家乡江西吉安。张毅甫的祖籍地是四川绵竹,早年登文天祥榜进士,曾任盐城县令,并追随文天祥抗击元军。

· 海瑞谒先师 ·

  同是惠山余脉,城内的金匮山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黄埠墩却挡在运河的水中央,至今岿然不动。明朝的海瑞曾登临黄埠墩,为岛上的环翠楼题写“环山临水第一楼”。海瑞来无锡并非游山玩水,而是专程拜谒惠山的顾可久祠。顾可久是无锡人,号洞阳,明正德九年中进士。他在京城做官时,挨了两次廷杖,被打得臀肉皆脱; 一次是上疏劝阻正德皇帝南巡,一次是跪谏嘉靖皇帝尊其生身父亲为献皇帝,且挨了廷杖后,再次上疏抗命。
  顾可久任广东按察副使的时候,兼管海南防务,多次主持乡试,而海瑞的脱颖而出,缘于他伯乐识马的提携。后因得罪豪强,受权臣中伤,顾可久被解职还乡。海瑞任应天巡抚时,奏请朝廷为他已谢世的老师平反,并修建祠堂。日后海瑞来无锡时,写了《谒先师顾洞阳公祠》一诗,称顾可久是“抗疏名传骨鲠臣”;祠堂前有一太湖石,名丈人峰,似昂首袒腹,仿佛顾可久的伟岸身影,有中流砥柱之气概。
  被迫还乡后,顾可久在西水关外筑清溪庄,并与华察、王问、张选等人恢复碧山吟社,常诗酒唱和,悠然自得。史称他擅小楷,师法钟繇、王羲之,尽得其髓;亦工诗,初学李白、杜甫,中年崇陶渊明,晚年追求王维风韵;他的赋文则“词宏尔雅,本之庄周氏”。身在其位则必谋其事,退隐山野则独善其身,顾可久便是这样一位古人。
  文天祥早年游无锡时,“沿溯轻驶,四顾溪山邑屋之美,慨然曰:‘君子进而在朝,则行其道;退而在野,则乐其志。’”而海瑞于百忙中登黄埠墩临水观山,也有退而乐其志的向往。可他二人在位时一个就义于刑场,一个病死于任上,都不及顾可久幸运。
  民间称顾可久“被廷杖,臀肉尽脱,割羊臀补之,后生少子起东,臀上有羊毛,至孙犹然”,是百姓举重若轻的戏谑之言。这个传说,载于《光绪无锡金匮县志·杂识卷》中。无锡的顾家,自古是名门望族。无锡康熙县志记载,黄埠墩东面的三里桥,是顾可久的兄长顾可学所建,筑造时“掘地得碑,上书顾港桥,云是顾长康所造”,而这个顾长康,就是“六朝四大家”之一的著名画家顾恺之。又有县志记载,顾可久的五世孙顾敦,见运河“土堤水浸,极易崩塌,纤夫行人徒涉不易……捐资筑石塘,自三里桥至石塘湾,凡二十余里”。

· 黄埠墩摆渡一脚去 ·

  明朝的时候,黄埠墩上有文昌阁、环翠楼、水月轩等园林建筑,明人称此处“垂柳掩映,不即不离。登阁九峰环列,风帆片片,时过几案间”。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都在黄埠墩有过逗留,康熙帝在此处题“兰若”二字,乾隆帝在此处吟“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诗句,但本地人更欣赏孙尔准所写的黄埠墩对联“灯火春星浮北廓,云霞朝景揽西神”,称此联“秀整雅切”。南巡后回到京城,乾隆帝叫人在昆明湖仿黄埠墩建凤凰墩,亦遍植垂柳,秀出一派江南风光。
  但奇怪的是,民间对黄埠墩颇有畏惧感,时至今日,本地人也很少登临游览。在百姓眼里,它是天关重地,凶险莫测,少去为妙。而本地一句俗语“黄埠墩摆渡一脚去”,叫人有了更多的顾忌。在本地方言里,“一脚去”是碰到凶险死于非命。一说是,黄埠墩水面辽阔,旧时常有人坐渡船在风急浪高时落水身亡。另一说是,黄埠墩的南面有一条小河叫棺材浜,旧时丧家出殡,送葬者只送到运河北岸,若随死者进了棺材浜,就回不来了。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