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历史地情 >> 无锡人文 >> 无锡艺文

【寻找无锡的乡愁符号】砖雕门楼,低坝上的“高宅”

时间:2015-10-19 16:50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日报       字号:[ ]

  【地理坐标】锡东大道东侧、锡太公路旁,嵩山与鸿山之间。
  【乡愁符号】一座饱经风霜的砖雕门楼,不仅成为僻静乡间的“宝贝”,更寄托着许多市民对村庄往昔的追念。
 

  在锡城周边村落中,拥有数百年历史、原汁原味的砖雕门楼已属稀罕之物。一个秋阳高照的午后,记者踏进锡山区厚桥街道嵩山村低坝上自然村,几经打听,在一排崭新的二层楼屋后面,见到了一座低矮的老屋。这座老屋虽已显残破之样,但迎面便见的砖雕门楼,让人颇感震撼(如图)。
  与这座老屋为邻几十年、年届六旬的村民徐雪良,自儿时起就对这座老屋及其砖雕门楼“着迷”。“因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是我们村里最漂亮的房屋。”老徐告诉说。他从老一辈乡亲口中知晓,这座老屋建于清朝乾隆14年(即1749年),原来主人姓浦,出身名门望族,曾在浙江湖州做官,卸任后迁家至低坝上,遂建起这座豪宅以振家声。但由于浦家后代中落,最后只得将这座老屋出卖。距今260多个春秋中,这座房屋已屡换主人。据老徐回忆,这座老屋原有五六百平方米面积,类似北方农村宽敞的四合院。里面除几组主屋外,尚设有厢房、天井等,这在当时应属经济宽裕的大户人家。但现存面积已不足三分之一。
  老徐介绍,这座房屋共建有一外一里两个砖雕门楼,愈加显得气势不凡。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房屋门楼不仅是一个出入口,更是主人的“脸面”,代表着户主的身份。外面的一处砖雕门楼由于破损不堪,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坍塌,眼下看到的则是建在里屋的一处砖雕门楼。“外面的高大壮观,这里面的就小了不少,但都很富有神韵。”上世纪“文革”期间红卫兵大破“四旧”时,因其浮雕图案实在精美,当地村民挺身而出鼎力相护。因此,这处砖雕门楼除两个官宦之头被砸毁外,其余均无大碍,并幸存至今。现在,这处砖雕门楼已成为低坝上村民引以为豪的“高宅”。
  仔细端详这处砖雕门楼,只见门楼匾额上部雕刻着花卉,下部为稻穗和游鱼,所刻动植物无不玲珑剔透,栩栩如生。门楼中间则题刻着“丕振家声”四字。据老徐和村里年长者根据地方史料反复考证,题字者应为张泰开,为乾隆七年无锡进士,曾官至礼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务。“丕振家声”按照《说文解字》上的说法,寓意“大力弘扬家声”。而在“丕振家声”四字两边,还各自雕刻着官宦游学与民同乐的图案。整个砖雕门楼高约五六米、宽不过3米,古韵很浓。
  陪同采访的嵩山村委副主任吴中良告诉记者,这几年,这处在锡山区已属“独苗”的古代砖雕门楼,时常吸引许多年长的市民前来造访。“旧时许多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一般都做砖雕门楼,但现在经过大规模拆迁就很难存留了。”因此,市民前来造访的目的,就是为了寄托不舍的乡愁。去年,一名年已七旬的香港富商在此品鉴后,提出花费几万元购买,再“搬迁”到国外一座城市陈列,但当场就被村民们拒绝了。吴中良表示,村里将按照乡亲们的意愿,永远保护好这处古物,以便让更多市民能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砖雕文化,以及对于往昔村庄事物的追念。

(东流 文 / 陈涛 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