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红色记忆 >> 纪念抗战胜利 >> 日军在锡暴行 >> 卢家村惨案

卢家村惨案调查实录

时间:2015-06-28 07:48      浏览次数:       来源: 无锡市档案史志馆       字号:[ ]

 

    为深化江阴抗战历史的研究,2006年,江阴市抗战损失调研课题组对抗战时期发生在江阴的“卢家村惨案”再次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组织人员查阅了各有关方面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对健在的幸存者、亲历者及知情者进行了个别走访和座谈了解,并在可能范围内进行填表调查,获得了一些新的口述证据。调查表明,在“卢家村惨案”中有108人惨遭日军杀害,由于被害人大部分为外来难民,故现在尚能列出姓名的为49人,尚能统计到的财产损失主要为烧毁房屋47间。

    现将调查情况实录如下:

 

    卢家村现属江阴市澄江镇谢北行政村,地处江阴市城区以南、花山以北,附近有陆家村、黄石桥、钱家村、张家圩、高家弄等自然村。卢家村中以卢姓为主,东接胡家村,北连张家圩,西邻陆家村。大池塘河坐落在卢家村最西面,当时东西长100多米,南北最宽处20多米,属于卢家村,是卢家村和陆家村的分界河。

    1937年12月1日、2日,日军第13师团在攻占江阴花山、占领江阴县城后,对江阴县城的周边地区,特别是花山以北地区进行报复,重点屠杀男性青壮年。3日,日军在花北地区的胡家村、转奚墩、朱家村杀人的消息,很快地传到了驻有日军的钱家村附近几个村庄。卢家村、高家弄、黄石桥和钱家村等村的老百姓连夜拖儿带女,纷纷出逃。钱家村约有100人逃到邻近的卢家村、陆家村。卢永生家3排12间屋子住满了来自钱家村等地的一百数十个男女难民。黄石桥村民在日军还没来时就出去逃难了,逃到云亭等地。

    12月5日清晨,有人通知住在陆家村的人,说日军在曹鲍村杀人了,快要过来了。陆家村难民有的马上逃走,有的躲了起来,还有些人准备吃完早饭再走。一个村民挑着担子从陆家村跑到卢家村,对住在卢永生家的钱家村村民钱阿初(39岁)说:“阿初,赶紧走啊,曹鲍村放火杀人了。”卢家村的难民都赶忙收拾了逃走或躲起来。卢永生家的村民准备逃走时,住在隔壁的花宝文母亲过来说:“你们先别走,我家隔壁永才家里烧了两锅甜酒汤,你们热乎乎地吃了走吧。”村民听见了都去盛碗汤回卢永生家,准备吃完就逃走。

    卢永生一早从家里出来,看见西沼山那边走来几个日本兵,心中叫声“不好”,就连忙回到屋里,挑了副箩筐,佯作上街赶集的样子。当他刚出大门不远,鬼子已经来到了村口,老远吆喝着叫他停下,卢永生不得不将箩筐放下。这时,2个鬼子已来到他的跟前,一个军官模样的鬼子看了看箩筐,指着他的鼻子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喝道:“你的!什么的干活?”卢永生指了箩筐,用手势比划着告诉他,想到南闸去赶集。那个鬼子将他从头到脚看了看,突然又大声吼道:“你的,撒谎的不许,皇军死拉死拉的有!”说着,“嚯”地抽出了刺刀,劈胸挑开了他的衣扣,另一个鬼子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搜出了一把铜元,放在手里掂了掂,然后把铜元摔在地上。此时,另外的2个鬼子已从乌龟桥堍抓来了陆家村的陆阿紫(50岁)。就在这个当儿,藏在卢永生家里的2个村民探出头来,想看看外边的动静,不料立即被日军发现,4个日军就丢开卢永生,拉了陆阿紫朝卢永生家走去。卢永生趁这个机会,转身钻进了家门口的柴堆里。

    卢永生刚藏好身子不久,日军就走到他家里去。村民们正在喝甜酒汤,有的已经喝完了。8个日军进去,有的拿着枪,有的佩带着指挥刀,两个穿着黑衣服人手中各捧一捆绳。村民看见这情形都不敢动。不一会儿,日军把藏在屋里的130多个男女统统赶出来,让他们站到场上。几个日军在柴堆中乱戳,没有戳到卢永生,戳了几下就停下来,开始一个一个绑年轻人,老人、小孩去求日军放了他们的亲人。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去求日军放了他们,日军见此情景就把老年人、小孩赶入房子里,继续把年轻人用绳绑起来,牵着他们往卢家村边的的大池塘河边走去,绑到钱阿初和花姚安(40岁)时绳子没了,就喊他俩跟着走。

    日军在卢家村绑人时,3、4个日军去陆家村,正在吃早饭的村民来不及走,日军把人群分开来,年纪大的和年幼的留在了屋里,年轻的拉出去排在屋外,把他们两个两个地背靠背反绑起来,陆续牵到卢家村的大池塘河边。黄石桥青年农民陆根初,眼看日军就要动手杀人了,看见身旁就一个日军。他用肩膀悄悄地撞了撞绑在他身旁的弟弟陆林初(42岁),轻声说 “林初,快动手啊!”紧接着,他奋力挣脱绳子,飞身扑向对面的一个鬼子,伸出拳头,直向那个鬼子的心口挥去。这个日军万万没有料到竟有这么一招,一个踉跄连连向后退去。陆根初没有容他站稳,扑过去在他脸上狠狠地打了两拳,只见这个鬼子一个仰面朝天跌倒在地;此时,另一个鬼子刚想上前助战,陆根初又直朝这个鬼子的下腹踢去。随即,这个鬼子应声倒地。陆根初接连打翻了两个鬼子以后,不敢恋战,赶忙向北逃去,一头窜进陆家村的陆林宝家里,跑到屋后并反手扳上门扣,看见屋后有一根竹竿,就用竹竿撑着跳过陆林宝家后一条很窄的小河,逃到田野里,躲在一条一人高的圩岸背面。日军追到陆林宝家时,因为门被扣住,绕过他家走过去,看见圩岸上走过来钱家村顾根钱的儿子,就一枪把他打死,再看看四处已经没有其他人,就回去了。

    此时,日军在大池塘河边已经开始杀人了。花姚安大喊:“救命!”日军向他连刺几刀,一脚把他踢到河中。随后,一枪打中钱阿初的天灵盖,也把他踢入河中。一个日军端起刺刀,向陆阿紫的心口刺去,只听得陆阿紫喊了一声“娘呀”,一股鲜血就从他的心口喷洒出来,接着鬼子又上去加了一脚,可怜这个陆阿紫就翻身滚到了河心。陆阿紫旁边的2个村民,目睹这个惨状,当即吓得昏倒过去。心毒手狠的日军,先用枪托将他俩推到河中,然后扬手朝他们“嘭、嘭”两枪,只见水面上泛起了两股殷红的血水,那两个难民只在水中稍微挣扎了一下,就慢慢地沉下了水底。随后,日军乱砍乱杀,不断把人踢入河中。陆林初被日军刺后游过大池塘河,被日军用枪打死。卢林生的小舅子张家圩村民张金朝(28岁)被抓住抛入河中时,朝他母亲大声喊救命,他母亲赶过去时,日军朝张金朝开了两枪,张金朝就没了声响。徐阿伟父亲早上去卢家村给徐阿伟两个哥哥徐全宝(24岁)、徐坤宝(29岁)送早饭,看见他俩已经被杀死在大池塘河中,日军正要杀徐阿伟外公陆汝财,徐阿伟父亲赶忙向日军求饶,因为徐阿伟父亲帮日军烧过饭,日军对徐阿伟父亲有点熟悉,就放了他们,两人赶忙回到黄石桥,躲到地洞里。

    不到4个小时, 8个日本人就把这108个无辜的农民惨杀在这条大池塘河的河岸上[1]。一时间,鲜血染红了河边的野草,血流绕过草梗,汩汩地流向河中,原是清澈见底的大池塘河河水,渐渐变成了血河。有些人被刺后,没有当场死亡,被抛入河中后,因为双手都被绑着,无法行动,全部淹死在河中。被关在卢家村的老人、小孩在屋里等到晚上日军走后,纷纷散去。卢永生也从柴堆里爬出来,由于躲的时间长,人都瘫了下来。第二天清晨,卢永生全家外逃,不久,日军过来烧屋,卢家村的约47间屋大都被烧光。

    过了10天左右,村民回大池塘河捞起受难者的尸体,尸体大都浮在河边,河边杨树比较多,捞起来很困难。村民把尸体捞起来,放在河边,各自领回自己的家人,把他们埋葬。

 

(执笔人:江阴市澄江镇谢北村  高洪兴   江阴市史志办公室  承 鸿)

 

附 录:

卢家村惨案口述证据

 

证据之一:

    当事人:卢顺才

    年  龄:81岁

    住  址:江阴市澄江镇谢北村14组卢家村

    身份证号码:32021919******6517

    调查人:江阴市史志办公室  承  鸿

    调查时间:2006年8月22日

    公证书:(2006)澄证民内字第2321号

 

    惨案经过及受害受损情况:

    1937年日军过来时,我13岁。阴历10月,村里听说日军打到江阴来了,便四处逃难。我家前后3排共12间房子,里面住满了从邻村钱家村等地逃来的人。阴历11月初三早晨大概6点多钟,8个日军就到卢家村。之前,有人来喊:“快跑啊,曹鲍村放火杀人啦!”我二伯卢云生说:“各跑各的,不要搭着。”我二伯家里条件好,不愿意走。这时,隔壁西首卢紫林家烧了早饭,有人来喊吃早饭。很多人都去盛早饭吃,日军就在这当口过来了。我看见我父亲躲在门口的柴堆里,日军拿刺刀戳柴堆,没有戳到我父亲卢永生,戳了几下就停了下来。

    我们全部被赶到门口场上,日军带了绳子过来,准备绑年轻人,老人、小孩都去向日本人求饶,放了他们的家属,有的日本人打人了,并把老人、小孩赶到屋子里去了。日军把年轻人几个几个地绑起来,也有少数没有绑,把他们赶到我家旁边的大池塘河边,排着站在河岸上。当日军在我家绑人的同时,也有3、4个人去邻近的陆家村绑人,黄石桥人陆根初一看情形不对,喊了声:“动手!”把他旁边的一个日军一拳打翻,随后又踢了一脚,转身向北逃到陆林宝家,穿过他家并把后门扣上,跳过一条小河,躲到田野中一条很高的圩岸背面。日军追过来时,没看见陆根陆,只看见圩岸上有人走过来,就把他开枪打死,转身回去。此时,日军开始杀人,我在屋里听见喊救命声,枪声响,我堂哥卢仕才在喊救命。大概10点不到,日军杀人结束了。他们被刺杀后全部抛入河中,有些人当场没有死,被抛入河中因手反绑,浸在水里活活淹死。我叔叔的小舅子张金朝是张家圩人,和父母亲一起逃到我家,也被杀死在河中。我们在屋里坐了整整一天,到晚上等日军走后,住在我家的人全部散去,我父亲从柴堆里爬出来,因为躲的时间太久,人都瘫了下来,我们赶紧安顿好他。第二天一早,我家就出逃,逃到陆家村远远看见日军来卢家村烧房子,我们村上房子基本被烧光。我家烧掉12间,卢国兴家烧掉5间,卢云才家烧掉4间,卢桂乡家烧掉4间,卢汝根家烧掉8间,卢阿才家烧掉6间,卢乃康家烧掉4间,卢德康家烧掉1间,卢玉明家烧掉3间。过10天左右,我们回来捞河中尸体,把他们捞起来放河边,让人认领,全部共108人。

 

(卢顺才口述证据原件现存江阴市史志办公室)

 

证据之二:

    当事人:陆美郎

    年  龄:77岁

    住  址:江阴市澄江镇谢北村黄石桥152号

    身份证号码:32021919******6511

    调查人:江阴市澄江镇谢北村  高士兴

    调查时间:2006年7月26日

    公证书:(2006)澄证民内字第2320号

 

    惨案经过及受害受损情况:

    1937年日军过来时,我8岁。我们村上在日军还没过来时就出去逃难了。我们逃到了云亭蚂蚁庄,在那里住了几天,听说我们那儿杀人过了,就回到了陆家村,看见日军还在村上,本想住了一晚上就走。12月5日清晨,听见有人来说曹鲍村杀人了。和我们住一起的,有人收拾一下立马就逃走了,有人躲了起来,我们准备吃了早饭再走。正在吃早饭时,3、4个日军从卢家村走了过来,到屋里把年纪大的和年幼的分出来留在屋里,年轻的拉出去排在屋外,两个两个绑起来,陆续拉到陆家村东边的大池塘河边。

    日军准备杀人了。我村上的陆根初看见身旁就一个日军,其他几个离他较远,猛地把身旁的日军打翻在地,转身迅迅速逃到陆家村的一户人家,穿到屋后把后门拴上,看见屋后有一根竹竿,拿着它撑着跳过一条小河,逃到田野中,躲到一人高的圩岸后面,日军追来时,没看见陆根初,对面圩岸上走过来钱家村顾根钱的儿子,就一枪把他打死,看看四处没人就回去了。日军杀到9、10点钟的样子就回去了。陆林初被日军刺后穿过了大池塘逃跑,被日军用枪打死。钱阿伟父亲早晨到卢家村给两个儿子送早饭时,发现两个儿子都被刺杀在河中,日军准备杀钱阿伟外公时,赶忙向日军求饶。钱阿伟父亲因帮日军烧过饭,日军有些认识他,就放了他俩。我们就在陆家村等到晚上,重新逃回蚂蚁庄。当天在大池塘共被日军杀掉108人。

 

(陆美郎口述证据原件现存江阴市史志办公室)

 

证据之三:

    当事人:钱金成

    年  龄:82岁

    住  址:江阴市澄江镇谢北村钱家桥134号

    身份证号码:32021919******6517

    调查人:江阴市史志办公室  承 鸿

    调查时间:2006年8月22日

    公证书  (2006)澄证民内字第2319号

 

    惨案经过及受害受损情况:

    1937年日军过来时,我13岁。我们村听说日军过来便四处出去逃难。我随我村上100人左右逃到卢家村、陆家村,我躲到卢永生家里。阴历十一月初三早晨7点左右,钱宝林挑着担子从陆家村走来对我父亲钱阿初说:“阿初,赶紧走啊,曹鲍村放火杀人啦。”大家听见后,赶忙收拾收拾就走,这时花宝文的娘过来说:“你们先别走,我家隔壁家里烧了两锅甜酒汤,你们吃了走,热乎乎地。”大家听见了,去端了碗汤回到卢永生家,正好这个时候8个日军走了进来,6个人拿着枪,有的佩着指挥刀,2个穿着黑衣服的手中各捧一捆绳,大家都不敢动。日军把老人、小孩赶到屋子里,把年轻人绑起来,牵着他们去卢永生家旁边的大池塘河边。绑到我父亲钱阿初和花姚安时绳子没了,日军就拉着他俩走到河边。花姚喊救命!日军几刀把他刺死,抛入河中。一个日军一枪打在我父亲头上,一脚踢入河中。随着日军乱砍乱杀,胡乱地把人踢入河中。有的没有刺死,在河中被淹死。没过多久日军杀人结束。后来,日军又来烧房子,卢家村的房子基本都被烧掉,这次共被日军杀掉108人。

       

(钱金成口述证据原件现存江阴市史志办公室)

 

证据之四:

    当事人:顾财明

    年  龄:79岁

    住  址:江阴市澄江镇谢北村钱家桥13号

    身份证号码:32021919******651X

    调查人:江阴市史志办公室  承 鸿

    调查时间:2006年8月22日

    公证书  (2006)澄证民内字第2318号

 

    惨案经过及受害受损情况:

    一转眼69年过去了,想起那一幕血淋淋的场面真难以忘怀。1937年日本鬼子进入江阴后,到处烧杀抢掠,真是无恶不作。当时,我叔叔顾桂全为逃避日本鬼子,去了卢家村姐姐家中(当时那里还没有鬼子),想这样就能逃过一劫。万万没有想到,12月5日清晨6、7点,8个鬼子也来到了卢家村,把卢家村和陆家村村民和来逃难的百姓赶出来,把男子绑起来赶到卢家村旁的大池塘河边,乱砍乱刺,并把人推入河中。我叔叔和其他村民共108人被杀害,叔叔时年26岁。

 

(顾财明口述证据原件现存江阴市史志办公室)


 


    [1] 《日军在江阴乡村的暴行》,《江阴市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10页;《日军在江阴农村的暴行》,江阴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江阴文史资料》第六辑,1985年8月印行,第43页。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